小宇11岁,是个小胖墩。前天,大坪医院儿科门诊,小宇的妈妈正带着他向医生咨询病情。
接诊的大坪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蒙萌问小宇,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小宇眼睛突然一亮:“我最喜欢吃汉堡、薯片,特别是炸的鸡翅、鸡腿。”医生又问他平时喜欢干什么呢?他说,班上有些同学经常约他踢足球、游泳之类的,但就是觉得太累了,不上课的时候自己就在家里打电脑。
小胖墩一顿吃两碗饭 父母以为胖点身体才好
小宇的妈妈李女士说,小宇现在11岁,身高1米52,体重却达到了118斤。
李女士说,她和老公都觉得娃儿胖点,身体素质才好。所以小宇平时有什么要求,他们都基本满足,而小宇吃饭也从来不让大人操心,一顿要吃两碗,还特别喜欢吃回锅肉和炒饭,但蔬菜吃得不多。
李女士说,最近老师打了好几次电话给她,都说小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就睡着了。“小宇每天晚上9点半睡觉,按理说睡眠很充足了。我找他谈了几次心,娃儿都说他不是故意睡着的,就是觉得特别疲倦。”李女士担心小宇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前天就带他到医院看病。
经过检查,小宇的转氨酶值为130u/l,而转氨酶水平在0~40u/l之间是正常的,结果表明小宇患上了脂肪肝。
全国14岁以下少年儿童 2%左右的患上脂肪肝
“怎么可能啊?娃儿这么小,怎么会得这种‘成人病’呢?”李女士说。
大坪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蒙萌说,脂肪肝并不是所谓的“中老年病”,有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2%左右的14岁以下少年儿童患上脂肪肝,脂肪肝患病群体越来越低龄化。而小宇患上脂肪肝的原因和他的肥胖有关,而最大的“祸首”就是平时食用过多的油炸食品,不吃蔬菜造成的。
“由于机体需消耗的能量处于长期不能满足的状态,机体便动员全身的脂肪分解为脂肪酸运送到肝脏,但肝脏不能将它们全部变成能量,剩余的部分就沉积在内,就形成脂肪肝。”
蒙医生说,这两年来,她接诊的脂肪肝小患者越来越多,40%的孩子都是小胖墩。这些小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很多共同特征,如偏好吃油腻的、高蛋白食品,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不爱运动,喜欢上网玩游戏。
家长最好每半年或一年 给孩子做一次肝脏B超
如何预防孩子患上脂肪肝?蒙医生说,首先就要对肥胖的孩子进行饮食和运动方面的干预。她建议,在孩子的饮食上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尤其晚餐不要吃得过饱,少食油腻、油炸食物。另外,如果孩子体重超过标准的20%,就需要进行体检,家中有“小胖墩”的家长,最好每半年或一年给孩子做一次肝脏B超。
除了在饮食结构上要注意外,零食是可以吃的。吃对了不但不会引发肥胖,还会增进孩子食欲。
至于运动方面,蒙医生建议,孩子可以平时步行上下楼梯,晚饭后家长陪孩子进行30分钟以上的散步。还要鼓励孩子上好每节体育课;每周两次饭后慢跑20~30分钟,以后可逐渐增加到40分钟;选择孩子喜爱的体育活动,家长周末和孩子一起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零食分三级
限制类的每周不超1次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三个级别,家长可以看看,哪些零食可常吃,哪些要少吃。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烤黄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或烤制的红薯、地瓜、土豆、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适当食用的零食: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月饼、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盐焗腰果、甘薯球、干地瓜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乳酸饮料、鲜奶冰淇淋、******淇淋。(每周1~2次。)
限制食用的零食:棉花糖、奶糖、****、软糖、水果糖、话梅糖、炸鸡块、炸鸡翅、炸鸡翅根、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蜜枣脯、胡萝卜脯、苹果脯、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冰淇淋等。(每周不超过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