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全国爱肝日,重医附一院感染科主任黄文祥说,全国酒精肝发生率为1%~5%,而重庆人好酒,酒精肝发生率为其上限,即5%。
酒精肝多半没有显著症状,常常被忽略
酒精肝全称为酒精性肝病,黄文祥说,这几年来他接诊的酒精肝患者逐年增多,发病年龄也逐年下降,最年轻酒精肝患者只有20来岁。
“而酒精肝多半都不会有显著症状,即便是发展成肝硬化,也往往不会有显著的不适,因此常常会被忽略。”黄文祥说,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在进入肝细胞后会受到氧化,最后变成乙醛。10%左右的酒精在进入身体后从肠胃排出,剩下90%则在肝脏中进行代谢,不管是乙醇还是乙醛,会导致肝脏细胞发生脂肪变性,严重时甚至会坏死,进一步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有调查显示,重度饮酒人群中,80%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脂肪肝,10%至30%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炎,10%至20%会发展为肝硬化。
每天2两白酒 5年可患上酒精肝
黄文祥说,诊断酒精性肝炎的国际标准是,男性如果每天摄入酒精40克,相当于53度的白酒二两,或者啤酒两瓶,5年可能就会患上酒精性脂肪肝。女性更少,在20克左右。
重庆人由于比较豪爽,一喝就是10多瓶,或者是七八两,就按照一周摄入的酒精量来算,如果一周摄入的酒精含量达到210克,相当于一斤多白酒,反反复复,5年后也可能患上酒精肝。
目前我国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5%,男女患病率为8∶1。黄文祥说,以重医附一院肝胆科门诊为例,每天可接诊患脂肪肝的病人30例,其中酒精肝占10个,一年因酒精肝转化为肝硬化的就有200多例患者。
多数酒精肝患者也有脂肪肝
黄文祥给我们讲了一个案例:一个36岁的男患者,有5年的酒龄,每周都有两三次应酬,平均每天饮酒量在3两以上。去年3月,这个患者开始出现昏迷,有腹水,在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这就是由酒精性肝病转化而来的。”
黄文祥说,脂肪肝多发于30~50岁这个年龄段,其中三成为酒精性脂肪肝。患酒精性脂肪肝的病人其实很多,来医院就诊的却很少。“他们通常都认为无非是饮食和运动上注意一下,自己都能控制,没必要来医院就诊,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黄文祥说,其实医生的监督指导作用必不可少,自己控制饮食和运动往往达不到医生要求的指标。
一次过量饮酒也能导致酒精肝
黄文祥说,也不要以为喝酒的次数少,就不会导致酒精肝。“一次大量酗酒,同样可能造成酒精肝。”黄文祥说,一般来讲,这种酒精肝多半并不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就会消失。
轻度酒精肝多无症状,一般来说,多是肠胃不舒服。但如果你第二天出现恶心,食欲不振等,其实就是在给你发警报,此时肝脏已经受到了损伤。
中、重度酒精肝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很多病人都是感觉肝区不适,腹胀、乏力或容易疲劳等症状才来就诊,多数已经是酒精性肝炎,甚至是肝硬化了。
需要注意的是,酒精肝和病毒性肝炎患者必须要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