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卫计委公布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

患儿家长一般都认为输液好得快,医生说这是误区。
■重庆晚报 第一眼网首席记者 冉文 记者 邹渝 见习记者 严艺菲 摄影报道
18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公布了《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确定了“53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清单。重庆晚报记者发现,这份清单里包括感冒、腹泻、咽喉炎等常见病,都明确不需要抗生素输液治疗。
昨天,重庆晚报记者请重庆各大医院医生对这份疾病清单进行解读,看看“53种疾病清单”中的一些普通疾病到底哪些情况下不需要输液。
这些病哪种情况不需要输液
重庆晚报记者从“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挑选了一些最常见的,仅供参考。同时针对这份疾病清单,记者采访了我市各大医院不同科室医生。在医生心中,不少疾病没必要输液。
病名:手足口病和轮状病毒
输液后果:频繁输液没帮助
不需要输液的临床指征:简单来说,对于手足口病等病症,只要没有连续腹泻、持续高热、不能自主进食或中度脱水症状这些临床指征,都没必要直接用输液的方式解决,一般建议口服药物。
治疗普通哮喘
雾化效果也不错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医生李望说,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手足口病等,输液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临床中,不少父母却主动要求输液,医生不得不进行解释。但也遇到一些小医院盲目给孩子用药,追求药效。
新桥医院儿科副主任王丽雁认为,冬季常见疾病“婴儿毛细支气管炎”由病毒引起,但有些医院依然给予抗菌药治疗,对该病毫无作用,还导致孩子久治不愈。抗菌药必须是经过血常规检查有异常,提示有细菌感染时才用。病毒感染用抗菌药是有害无益的。除非病毒感染后期继发细菌感染,有细菌感染证据。如果不输液,可采用雾化治疗。此外,对一些诸如普通哮喘之类的治疗,雾化效果也很不错,也不需要输液。
但有江苏的专家坦言,“儿科疾病的一大特点就是,病情的进展很快,对于一些混合感染的小宝宝,有时医生也会让患儿输液,主要是怕其发展为肺炎,这也是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希望家长理解。”
病名:慢性盆腔炎
输液后果:会带来身体负担,且药物不能直达患处,反而会在体内被分散,治疗效果也不好。
需要输液的临床指征:急性发热指征一般表现为腹痛,只要有腹痛表现,无论是否发烧都应该输液进行消炎治疗。否则容易引起盆腔粘黏甚至不孕。
慢性盆腔炎
没有腹痛不需输液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妇科医生刘静认为,阴道炎一般不需要输液,直接进行患处上药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刘静认为,慢性盆腔炎是不需要输液治疗的。但如果急性发作,应该及时输液。在医生检查时如果患者明确感受到子宫或附件有压痛感,也应该考虑输液治疗。新桥医院急诊科主任史忠说,有些女性阴道炎反复发作,便到一些小诊所打点滴,滥用抗菌药,导致阴道菌群失调,造成细菌耐药或反复感染。应到正规医院查清病因再对症下药。
病名:小型体表清创术、体表挫伤等
输液后果:长期输液功不抵过或引起血管栓塞
是否需要输液的临床指征: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杜全印认为,小型体表清创术首先要考虑伤口的污染程度,如果污染程度高,那么即使伤口很小,也可以考虑输液治疗。其次看伤口是否经过缝针处理,如果没有缝针、污染程度也不高,则可不必输液,外用药或服药即可。
体表挫伤无明显高热
不需输液
杜全印还认为,如果有缝针处理,最好还是适量输液,以防伤口化脓以及进一步感染。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关节四肢外科博士兰秀夫说,从外科遇到的病人来说,大部分病人都不需要输液,不需使用抗生素。从一些体表的挫伤、轻微感染、急慢性疾病等来看,只要无明显高热、血象高等,都不需要输液。
病名:普通感冒
输液后果:经常输液还易患上输液病
需要输液的临床指征:连续高热,流脓性鼻涕,进行痰检后发现已经有继发细菌感染,血检呈现白细胞增高等指征。
需要用抗生素的
建议先口服
有人一感冒就直奔诊所,这样并不好。新桥医院呼吸科徐智副主任说,就算需要用抗生素,也建议先行口服抗生素,在经过两三天观察无好转后再考虑静脉治疗。“一般感冒我们不建议患者输液。”
新桥医院急诊科史忠主任说,反复输液还容易患上输液病。比如得了感冒等疾病,小时候长期使用输液治疗,导致以后再得同样的病不输液就难以治愈,也就是常说的“输液病”。
图方便和药效好
主动要求输液的
多是孩子父母或年轻人
家住渝北区松石北路15号6-2的刘琴,去年嗓子长期发炎,每次到附近的小诊所就会自动要求输液。“我的病不输液不会好,会化脓,因此还会建议医生加上一种10块钱一颗的阿莫西林‘特效药’,必须加起来才有效果。”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和刘琴一样,不少患者都觉得输液治病快,会要求医生进行不必要的输液。该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要求不必要输液情况最多的是儿科的感冒患者,家长一般都认为输液好得快。“但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家住九龙坡区石坪桥骏逸新视界9栋25楼的何林今年28岁,则喜欢不吃药,先硬扛。不行再输液。“平时上下班都开车,吃了感冒药直接打瞌睡。”何林说。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徐智说,像何林这样的病人,他每月至少能碰见几例,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不少病人自以为对病情了解,一来就要求输液,其实是为了图方便。
选择输液
上班族和学生家长很无奈
针对这份“53种不需要输液”疾病清单,有人觉得好,“这是一份官方发布的清单,有参考的价值。”
也有网友感到无奈,网友“吃得多”说,“每次跟病人解释你这病不用治疗,一周自然就好了,病人说,不行,我要输液,为什么我住院两天了,还没给输液?”患者也很无奈,有上班族网友说,“我也不想输液,但感冒了不可能天天红着鼻子,流着鼻涕去见客户吧。”有家长网友说,如果不输液,病好得不快,会耽误学习。
如何控输液?
市卫计委:用药有原则
市卫计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在禁止滥用抗生素与滥用输液治疗方式方面我市有相关规定。今年五月还发起过“重庆市2014年合理用药,共享健康”活动。同时发布了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其中就曾提到“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针对这些输液乱象,重庆一些大医院采取了相应措施,比如西南医院,一是医生承诺不给患者使用不必要的抗生素与输液治疗,即使患者强烈要求。二是“驾照式用药管理办法”。
抗生素使用“三不”“三问”
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抗生素的使用中,要记得“三不”:一、不自行购买。抗生素是处方药,要凭医生处方购买;二、不主动要求。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90%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无能为力;三、不随意停药。一旦医生认为需要使用抗生素,病人就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保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完成足够的疗程,以免制造出抗药性细菌让其伺机再起。
当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含有抗生素时,要做到“三问”:一、询问自己的疾病是否是细菌感染,是不是必须应用抗生素才能治疗;二、经诊断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时,应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三、在取药时询问药师,服药时需注意什么。
据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