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我们个个都是守桥人”——红军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25/7/15 16:56:53  [发表评论]

    七月十四日,綦江区石壕镇高山村,守桥人陈文涛在红军桥头向记者讲述红军故事。记者 付爱农 摄\视觉重庆

      这里是****主力红军长征时,在重庆唯一的过境和转战地。

      7月14日,綦江区石壕镇高山村,盛夏炙热的阳光洒在红军桥上。前几天下了大暴雨,58岁的“新任”守桥人陈文涛仔细查看着廊桥顶部的木头和瓦片有无破损。

      这座桥原名两河口大桥,迄今有150多年历史。1935年1月21日,红一军团的8000余人从贵州松坎翻过大山,从这座桥经过并转战于石壕、安稳、永城等地。“红军桥”由此得名。

      90年过去了,红军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守桥人也换了一拨又一拨,每年到石壕镇来瞻仰红军桥、红军烈士墓和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的超过20万人次……

      “伟大的长征精神永不磨灭,红色血脉赓续传承。可以说,我们个个都是守桥人!”高山村党总支****李尚国说。

      守桥人一当43年

      红军桥的“上任”守桥人陈文全,是陈文涛的哥哥。从17岁起,陈文全守护红军桥43年,直到2023年底因病去世。陈文涛接过了哥哥交出的“接力棒”。

      “我家祖祖辈辈住在这里,是天然的守桥人。”陈文涛自豪地说,爷爷辈、父辈以及兄弟、子侄辈都把守桥当作自己的责任。

      守桥人是义务“工作”,没谁开工资,但日常的事情并不少:红军桥长19米、宽3米,要经常打扫卫生;桥属木石结构、上覆青瓦,风雨侵蚀下难免会有破损,要定期查看;桥面铺的木板,如果有人负重过大或动作太猛,承受力有限;桥下是羊叉河、仙渡河汇聚而成的河沟,常有孩子戏水,也要劝导;更重要的任务是,随时要当“讲解员”……“哥哥一做就是43年,我也要做到。”陈文涛说。

      “不光是陈家兄弟,高山村2580多人,其中党员62人,也都是守桥人。”李尚国说,碰到“五一”“七一”以及暑假等重要节点,外地人来得多了,他们很多人都会主动来帮忙,“前几天(7月9日)下暴雨,怕大桥尤其是瓦片受损,我们跑了好几趟、查了好几遍。”

      重庆文理学院学生赵欢欢今年20岁,是土生土长的石壕人,“不管是以前在外地上中学,还是现在上大学,每年‘五一’、暑假、‘十一’回家,我都要来看看红军桥,帮帮忙。”

      “我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红军和红军桥的故事,爷爷熟得不得了,我们从小听到大,当讲解员很合适。”赵欢欢说。

      5名红军烈士永远相伴

      夕阳西下,距离红军桥5公里的红军烈士墓庄严肃穆。一首名为《当祖国召唤的时候》的歌曲响起,嘹亮激昂。

      63岁的退休干部赵福乾拖着有点吃力的腿,拾级而上。7月14日是赵福乾的生日。这位曾任石壕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的老同志,来看看他三十多年的“老朋友”——埋着5名红军战士的石壕红军烈士墓。

      这5名战士来自江西等地,红一军团转战綦江时牺牲,牺牲地分别在石壕、安稳等乡镇。1979年,当地把烈士的遗骸移至石壕镇,建起红军烈士墓、树起长征精神纪念碑,旁边设立陈列馆,1981年竣工面向社会开放。5位战友“相伴”在一起。

      1989年,赵福乾调到石壕镇文化服务中心工作。“当初,这5名烈士有的只晓得姓,有一名只晓得是司务长,姓甚名谁一概不知。我们专门去了江西,多方查证,才初步确定了他的身份。”赵福乾说,类似这种工作,还有红军故事的梳理、查证等。

      “实际上,我家几代人都跟红军沾边。”赵福乾回忆,“八九十年前,爷爷婆婆在红军某团驻扎地开了家小饭馆,我常听婆婆讲,饭馆地处交通要道,常有贵州、四川的军队来吃饭,只有红军给钱,还讲礼貌;父亲则是抗美援朝老兵,先后任一家县办煤矿、龙门村(现长征村)党支部****,一直兼任红军故事讲解员;1989年起,我又成了讲解员。”

      “红军故事,人们爱听。”赵福乾说,每年他都要为近100个团队义务讲解,党员干部团队占2/3,学生和社会团体占1/3。

      打造“綦迹”红色IP

      “我已经连续4年来寻访‘綦迹’了。”“我来了两次。”“我也来了两次。”……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里,几名穿着火红色T恤的女大学生说。T恤后背上印有“新时代长征路上的青春(第四季)”。

      这是重庆师范大学的一个思政课团队,一共有80多人。连续4年,该校都组织一批大学生到綦江来寻访红色印迹。

      “希望有更多人能沿着‘綦迹’,更深刻地了解长征文化,感悟长征精神。”重庆赤骋山禾文化传媒工作室创办人孙涵说。这名山东妹子从西北大学本科毕业、在日本读教育学硕士回国创业,投身于红色研学领域,在綦江工作了3年,组织大学大思政课、中小学红色文化教育、“长征文化入社区”等活动,累计服务团队超200个。“我的爷爷是老红军。我干这项工作,是一种很自然的传承。”孙涵说。

      “綦迹”是綦江区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的第一IP。这里诞生了有明确记载的重庆最早党支部,这里是著名红军烈士王良、邹进贤等人的家乡,这里有石壕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王良同志纪念馆及故居等176处红色文化保护单位。

      红色印记,在綦江这片热土上闪闪发光。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硝烟中的情书:以青春许国,以深情许

    立足人大职能找准切入点 奋力推动全

    重庆大轰炸彩色图像高清修复首度发布

    重庆原创《归来红菱艳》传递不屈精神

    沉睡数百年 老关口遗址重见天日

    重庆恐龙家族再添巨星 长达25米!

    重庆市表彰50个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吴焜:威震日寇

    硝烟中的情书:以青春许国,以深情许

    立足人大职能找准切入点 奋力推动全

    重庆大轰炸彩色图像高清修复首度发布

    重庆原创《归来红菱艳》传递不屈精神

    沉睡数百年 老关口遗址重见天日

    重庆恐龙家族再添巨星 长达25米!

    重庆市表彰50个体育工作先进集体、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吴焜:威震日寇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