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全面助力科学幼小衔接,12月17日,谢家湾幼儿园、袁家岗幼儿园、谢家湾小学联合开展了以“园校联合·双向衔接”为主题的幼小衔接联合教研活动。
活动现场。
数学活动《生日会》课堂。
活动中,参会教师观摩了谢家湾幼儿园中班老师组织的数学活动《生日会》、袁家岗幼儿园组织的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左右》、谢家湾小学执教数学活动《认识时钟》。
谢家湾幼儿园园长陶燕分享《谢家湾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微讲座。
谢家湾幼儿园园长陶燕分享了《谢家湾幼儿园幼小衔接的实践研究》微讲座,汇报了幼儿园针对幼小衔接所作的工作。陶燕针对幼小衔接工作提出“三不”原则,一是不要增加额外的衔接课程;二是不要停留在形式上,要提高实效;三是不要停留在表面,要联合各层面积极作为。她表示,幼儿园从教师成长方案、幼小衔接三年规划、实施内容、教师能力评估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发挥示范园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幼儿园共同发展。
“幼小衔接不是为一年级服务,是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我们要注重幼小衔接双向性,促进小学与幼儿园双方共同培养孩子。”陶燕介绍到,幼儿园搭建了5个平台,通过师徒结对、与谢家湾小学低年级教师共同研讨交流等形式,切实提升教师个人能力;通过开发“讲一讲、诵一诵、玩一玩”等游戏环节,培养孩子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课例研讨会上,参会教师就幼儿园和小学课堂带来的直观体验、课堂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进行了交流。
学前教研员唐仁友向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进行提问。
一年级教师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理解a、o、e?学前教研员唐仁友举例了她在日常听课中与小朋友发生的趣事。她提到,通常幼儿园教导孩子按照自身方位辨别左右,但升入一年级后,孩子要应对镜面示范左右的教学课堂,幼儿园老师对于左右相对性的知识是否有新的思考?幼儿园老师能够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学前教研员汪世君发言。
学前教研员汪世君表示,幼儿园要从小班着手规划,做好入学准备(生活准备、身心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小学要做好入学适应教育,重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加强宣传,让家长和幼儿园、小学低端教师共同关注幼小衔接,减缓幼儿进入小学的坡度。
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初教室主任吴家平进行指导。
随后,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初教室主任吴家平提出了幼小精准合作的建议。他表示,希望幼儿园和小学努力形成幼小教研共同体,在相互学习的基础上共同为科学幼小衔接寻求双向实践的有效路径,真正实现两个学段在幼小衔接方面的“双向奔赴”,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