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1年“高校生态文化周”启动。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11月1日电(陈雨 胡梦雪)11月1日,以“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为主题的重庆市2021年“高校生态文化周”正式拉开帷幕。
据介绍,本次活动覆盖重庆市22个区县69所高校90余万在校大学生。主会场设在重庆大学A区,除了开幕式、生态文明思想青年宣讲大赛决赛,接下来,还将举行“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进高校、“以案释法”生态环保案例分享会、低碳主题报告会、闭幕式等系列活动。各区县选择辖区内一所高校作为本地分会场,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联动举办高校“生态文化周”活动,开展各具特色的环保宣传展示和实践体验活动。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邦平表示,活动将围绕学术和艺术两个维度,通过交流、展示、体验三种形式,传播一批具有巴渝特色的生态文化艺术精品,展示一批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庆案例,倡导一批崇尚生态道德、弘扬生态价值的行为风尚,分享一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权威观点和政策路径。
开幕式上,主办方公布了重庆市第一批市级绿色学校(高校)并授牌。重庆17个高校环保社团发出了《绿色低碳高校,青春行动有我》倡议,倡导全市大学生树立良好生态价值观、节约能源资源,践行绿色消费、杜绝舌尖浪费,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绿色文明旅游、参与环保实践。
本次活动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实现节能减排。开幕式当天实现全程无纸化,现场提供会议议程等材料的二维码,参会人员自行扫码知悉。活动现场也没有彩旗“造势”,尽量减少物料使用。所有活动项目,都提倡绿色出行,鼓励参与人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要实现节能降碳,除了尽量采取减排措施,还要将排放的碳中和掉。为此,活动主办方特意邀请了中国船级社对将在重庆大学A区举办的各项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进行了测算。
经过测算,在重庆大学A区举办的各项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2.521吨二氧化碳当量。“我们通过购买重庆‘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登记的13吨二氧化碳当量来实现此次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中和。”王邦平介绍,这也是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大型公共活动首次获得专业机构颁发的碳中和证书。
“我们将通过在广阳岛岛内碳汇造林项目来实现此次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中和。”王邦平介绍,倡导大型活动“碳中和”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务实行动,通过大型活动“碳中和”示范,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碳中和理念,倡导公众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和实现碳中和的低碳理念,有利于公众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促进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重庆17个高校环保社团发出《绿色低碳高校,青春行动有我》倡议。新华网发
主办方为重庆市第一批市级绿色学校(高校)授牌。新华网发
专业机构向主办方颁发本次活动碳中和证书。新华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