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结对科普活动,来自黄桷垭小学一至三年级的48名学生走进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在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员师生的讲解带领下,近距离参观体验了智慧农业、机器人表演、3D打印、智慧交通以及无人机飞行表演等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面的科学技术。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结对科普活动。
据了解,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精神,广泛开展“学党史、践承诺、见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学院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与黄桷垭小学签署了志愿服务结对科普活动合作协议。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与黄桷垭小学签署志愿服务结对科普活动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依托管理的重庆邮电大学——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重庆市重点科普基地——物联网互动体验馆和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基地等,面向黄桷垭小学学生开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包括科普知识大讲堂、观摩和体验现代科技产品等,以增强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并结合专业特色,面向小学生开设一批科技培训课,如创新大赛、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指导他们参加市、区创新大赛及有关专业竞赛活动。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李春介绍,近年来自动化学院在科技研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李春从科学研究实力、人才培养资源、专业建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介绍了自动化学院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表示此次携手黄桷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结对科普活动,旨在依托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载体和平台,通过科普大讲堂、“零距离”科技体验等系列活动,让小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科技兴趣。同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学院在持续积累社会服务经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院党员师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普讲座上,付蔚与学生互动。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什么?是怎么影响并改变人们生活的?生活中常见的哪些技术是来源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开发与研究?合作签字仪式后,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实验实训中心副主任、重庆邮电大学——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重庆市重点科普基地——物联网互动体验馆负责人付蔚带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科普大讲堂,以视频播放、图片呈现、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引用说明等方法深入浅出地向小学生们介绍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自动化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智慧农业传感系统的工作原理。
同学们充满好奇与乐趣,观看机器人表演。
科技参观体验过程中,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员志愿者向小学生们讲解科学原理。
同学们观看无人驾驶的汽车在模拟城市道路上行驶。
同学们体验3D打印技术。
“到底这些‘高大上’又很厉害的技术是怎么工作,并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的?”为了让小学生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在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师生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这群小学生以人工智能为主题进行科技体验参观活动,“零距离”地观看了智慧农业、机器人表演、3D打印、智慧交通等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有的学生还跃跃欲试,在志愿者的辅助下,体验了一把无人机飞行表演。
黄桷垭小学校长徐勇强调从小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小学校长徐勇认为,智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科技创新助力国家发展是国家软实力有效提升的方式之一。人人懂科学,人人会科学,是一种美好的畅想,人人理解科学,接受科学,并以之改善生活是容易实现的。此次怀着梦想来到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感受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的科技智能,同学们不仅了解了更多科技智能方面的知识,还通过参观学习与科学体验活动,培养了他们的科技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