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第六届“青蓝杯”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举行,讲台上青年教师们通过运用图片、视频、角色扮演以及互动小游戏、探究型实验等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一节节生动的课堂教学。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之“青蓝杯”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现场。
此次赛课活动的参赛对象为2019年9月或2020年9月两年内新入职的65名青年教师,主要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美术、体育等11门学科。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旨在进一步锻炼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加强新教材研究,推进精准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好更快地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同时,给正在适应新高考、新课改的全体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营造课改氛围,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教学设计新颖,注重学生全面多元发展
课堂上,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交流。
老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分享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及掌握情况。
听课过程中,可以发现,如今的课堂更加强调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多元发展。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文化素养。
参赛教师汪佳在上生物课《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时,为了让学生们易于理解并区分细胞的衰老和死亡之间的差别与具体表现,她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出发:“树叶变黄了为什么要凋零?”“为什么会出现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疾病?”“面对市场上一些虚假宣传的抗衰老产品,怎样辨别?”……
汪佳说,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并且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教学,再回归到生活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辩证科学的态度看待事情。同时,希望学生构建起生命观念,关爱老人,珍惜生命。
授课过程中,老师告诉同学们要发扬并传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授课老师运用图片、画板等道具,让同学们充分融入到教学情境中。
同学们进行实验操作。
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数据记录下来。
“这不是简单地上一次课,整个过程让我们新老师受益匪浅。”“准备这堂课时,其他有经验的老师给了我很多的指导,从课堂环节的设计、逻辑的设计,到从哪些方面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谈及此次经历,参赛老师们坦言,无论是在专业知识、教育理念方面,还是教学方法、学生互动方面,都有不少的收获和认识。
科学精准评价,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对青年教师课堂之中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评委们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
根据每位授课老师的课堂表现,评委组进行精准评分。
“一节课中既要有明确的、可检测的学习目标,也要保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不少于20分钟的时间;既要有学习策略的指导,也要有不少于5分钟的教学反馈环节,以及民主平等、积极互赖的师生关系。”活动现场,由校级领导、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优秀教师代表等组成的评委组,按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评课标准》进行精准评分。
评委老师点评道,每堂课的任教老师精神面貌好,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参与度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很新颖,他们真正领会了新课堂的理念。在课堂中可以看到,他们非常强调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通过做游戏等方式,真正让学生懂得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
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改进?不少评委老师给出自己的建议。他们认为,课堂的主角不是老师,而是“以生为本”,老师应该适当地“放手”,更多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教堂变成真正的学堂。
据了解,近年来,重庆市第十八中学特别重视教研教改,此次“青蓝杯”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便是学校开展的“教学研究月”系列活动之一。
“教学研究月”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教研协同,推进教考融合”为主题,自2021年3月29日启动,至4月30日结束,期间将陆续开展“青蓝杯”青年教师赛课、高(中)考变化趋势和试题研究、研究作业的精准布置及有效性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新高考”改革及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解与认知,提高教研组、备课组教学教研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