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戏剧遇上学科教学会擦出怎样的“火花”?4月8日,重庆南坪实验小学正街校区邀请自由戏剧创始人蔡洁博士,通过参与课程教研会、戏剧体验工作坊、案例分享等方式,给全体老师们进行了戏剧运用于学科教学的培训。
2016年,南坪实验小学将戏剧课作为特色课程引入课堂教学,以戏剧课程与情景体验为载体,引导学生“体验学习”。
蔡洁博士参与戏剧课程教研组的教研会。
为加强学校戏剧课程建设,蔡洁博士与学校戏剧课程教研组的老师们一同开展教研会,指导学校戏剧课程建设框架和发展方向。“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孩子的学习、表达、合作、想象和社交等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蔡洁表示,以戏剧的形式构思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富有教益的活动情境和“舞台”空间,通过想象、扮演等方式有意识地对知识技能进行包装,对学习过程进行富有情趣的转化,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并不断生发新思考,提升教学效果。
蔡洁博士分享了国内外戏剧与各学科融合实践的案例。
全校教师跟随蔡洁博士参与戏剧体验工作坊。
点评老师们塑造的花木兰一家的“全家福”。
如何把戏剧的形式和技巧应用到教学中?在戏剧体验工作坊,蔡洁博士以《木兰辞》为基础,首先让老师们思考一系列问题:花木兰是怎样的人?她有什么心理活动?当时的征兵令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源于想象,但又归于文章内容和生活经历。随后,蔡洁博士引导老师们通过角色扮演、观察、模仿、游戏等戏剧方式,促使老师们调动经验、运用想象去完成“全家福”“征兵令”“心里话”等任务,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对文章活色生香的扩充,实现了教育目的。蔡洁表示,在教育戏剧里,教师是协助孩子们共同完成“游戏”和任务的人。当师生以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即兴对话、肢体律动等方式进入到学科教学中,便不知不觉地被代入到了情景之中,就能帮助解决“学习兴趣”“深度思考”“教学关系”等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在讲座环节,蔡洁博士还为全体老师讲述了戏剧的起源,戏剧教育与戏剧艺术的共性和区别,分享了国内外戏剧与各学科融合实践的实例。
扎实的培训令老师们受益匪浅。南坪实验小学戏剧教师谭璐表示,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希望这样的培训教研活动能常常开展,让戏剧运用于学科教学形成经验和成果,赋能更多的孩子。
据悉,南坪实验小学作为戏剧特色学校,目前在二、三年级开设了每周一节的戏剧常规课,延时服务开设了戏剧社团,帮助孩子了解戏剧艺术,培养孩子的协作、表达、审美等素质。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戏剧运用于学科教学,师生一起感知、探索不同学科背后那共同而广阔的世界,这是戏剧的意义,更是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