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至13日,谢家湾小学针对500余名教职员工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员全覆盖心肺复苏救护专题培训。
谢家湾小学开展心肺复苏救护专题培训。
安装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1月12日上午,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心肺复苏导师黄猛及其团队到谢家湾小学安装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并对全体体育教师、医护人员进行使用培训。当天下午,重庆建设医院副院长伍茵、唐春艳主任及其团队对全体班主任、体育教师、干部、后勤员工等进行了心肺复苏救护专题培训。13日上午,谢家湾小学医护团队对其余教职员工进行了心肺复苏救护专题培训。
培训医生认真讲解心肺复苏术的相关知识。
“如何判断是否进行心肺复苏?”专题培训上,唐春艳向老师们边讲解边示范:“一拍打”,即拍打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判断其是否有意识;“二观察”,看患者面色及胸部有无起伏,靠近口鼻感受其呼吸状况;“三触摸”,即通过触摸患者颈侧动脉判断心跳情况。
“心肺复苏前要注意哪些事项?”首先要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然后指定他人拨打120、拿取AED,并将患者平放,准备施救。“如何正确实施胸外按压?”找准按压位置,规范按压手势,达到按压深度,掌握按压频率。其中,培训人员特别结合小学生身体发育特点,讲解示范了对小学生施救的按压深度和力度。
在培训医生的讲解中,老师们充分了解了关于心肺复苏术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听到不能盲目施救,否则可能造成二次伤害时,大家意识到科学施救的重要性。当培训医生讲到如何实施胸外按压时,老师们都纷纷把手放到胸前寻找正确的按压位置,并伸直手臂,双手交叠相扣,还彼此相互看一看是否做对了。每一个知识点,老师们都全神贯注,生怕遗漏。
老师进行全过程模拟实践。
随后,全体进行了全过程模拟实践。“判断呼吸脉搏,一秒读1001、1002……”“按压胸腔时,半秒按一次,读01、02……”老师们边听边记录,跟随培训人员的示范进行模拟,并不时互动:“怎么按压到合适的深度?”“如何通过‘切’‘截’轻松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在模型旁边,亲手做一套完整的心肺复苏,老师们才发现听着简单,做起不易。一不小心就漏掉一个步骤,或者操作不到位。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全校教师个个参与,人人学习,牢牢记住了“黄金4分钟”,初步掌握了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老师们都表示受益匪浅。接下来,谢家湾小学还将继续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活动,为孩子们的平安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