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9-9-9 12:12:21  [发表评论]

      2019年7月21日,菜园坝长江大桥和远处的重庆长江大桥连接着渝中区和南岸区。记者 苏思 摄

      城口县周(溪)双(河)公路像丝带连接大山中的村庄,成为村民们的脱贫致富路。记者 万难 摄

      2018年9月19日,列车行驶在轨道交通3号线上。记者 罗斌 摄

      2017年8月15日,九永高速永川段。通讯员 陈科儒 摄

      2016年10月,果园港集装箱码头作业区。记者 张锦辉 摄

      重庆机场T3A航站楼。记者 罗斌 摄

      2016年5月11日,空中俯瞰新白沙沱长江特大桥。记者 万难 摄

      2019年3月13日,在长江三峡巫山境内的巫峡,一艘豪华游轮停靠在神女峰旅游码头。通讯员 卢先庆 摄

      重庆老市民曾经熟悉的铰接式无轨电车。(资料图片)

      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通车。市美术公司/视觉重庆 供图

      1990年,江北机场建成投用。许可 摄

      核心提示

      “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

      解放初期,重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广大地区处于十分闭塞的状态,交通成为制约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主城第一座跨江大桥、重庆第一条铁路、第一条高速公路……重庆交通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来,随着交通建设一次次提速,重庆交通工具实现华丽蝶变。长江索道跨越天堑、轨道列车“上天入地”、高速列车飞驰山间、民航飞机连通世界……如今的重庆,不仅是中国有名的“桥都”,还构建起“铁公水空”立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为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2017年起,我市积极实施城市提升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高铁建设“五年行动”……巴渝大地交通条件的改善,不仅推动了重庆经济发展,也切实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68岁市民罗文宇讲述自己眼中的山城交通变化——

      从怕出行到爱出行

      市民时空感被不断刷新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小时候就经历了这种出行之苦。但现在出个门,便捷又舒适。”家住渝北区黄泥塝的68岁老大爷罗文宇眼中的出行变化,就是70年来重庆交通大发展、大跨越的一个剪影。

      小时候出门主要是坐船

      从长寿到重庆要8个小时

      上世纪50年代末,每逢过年过节,我都要跟随父母从长寿到主城走亲戚。一听说要到重庆,我就害怕,觉得路远不好走,很折磨人。

      当时,从长寿到重庆主城有两种选择——要么坐船,要么坐车。船非常简陋。我们坐在船上的小板凳上,经常被晃得东倒西歪,上水行船非常慢,一坐就是七八个小时。

      到了主城,大家也不轻松。那时,我们把到解放碑叫“进城”。从朝天门到江北要坐木船过江,不排队的话,也要半个多小时。

      父亲说,当时主城区公交车只有一条线路,从曾家岩到小什字,后来才延伸到朝天门。那个年代的公交车也很简陋,在边窗下装两块木板就是座椅了。到上世纪90年代,主城才出现了带软座、有空调的公交车。

      1979年,我到重庆主城工作了。当时的主城,跨江大桥只有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一座。由于公交车不多,不少人出门坐轮渡和缆车。

      我至今记得1980年重庆长江大桥通车时的情景。当时,大家都沸腾了。以前南岸区到渝中区要坐轮渡,有时一等就是半天。重庆长江大桥让两岸市民出行变得“风雨无阻”,从桥的一头走到另一头不过10来分钟。

      重庆直辖后,桥梁建设开始加快。一座座“彩虹”飞架南北,市民过江变得方便。如今,我出门经常要过不止一座跨江大桥,桥梁已成为大家生活的好伙伴。

      有了高速公路后

      坐车回长寿老家只要1小时

      如果有人问我:70年来重庆交通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我觉得是公路。现在的公路四通八达,出门就有路,抬脚就上车。

      我小时候坐车从长寿到重庆走的就是泥石路,通常一走就5个多小时。车子颠簸在盘山的泥石路上,肚子经常饿得咕咕叫,有时车还坏在路上,那种尴尬不摆了。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重庆还有许多坑坑洼洼的烂泥巴路或者泥石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当时市民出行的真实写照。

      1986年,重庆市第一条一级公路——重庆机场公路开工建设。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激动了很久。想到车子一小时可以开几十公里,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去年底,我在报纸上看到修建的重庆高速公路已超过3000公里,作为市民我倍感自豪。现在,主城到最偏远的城口只要4个多小时,到湖北、贵州、四川也有高速公路连接。有了它们,大家自驾和坐长途班车变得更加方便。

      在这些高速公路中,最让我感到亲切的还是渝长高速,这是重庆直辖后通车的第一条高速公路,2000年通车。有了这条高速,从主城坐车到长寿只要1个小时。如今,农村公路都通到了家门口,老家村民亲切地把农村公路称为“致富路”“小康路”。

      火车释放“速度与激情”

      从重庆到香港仅需7小时

      这70年来,我觉得重庆不仅桥多了,公路长了,坐火车也更能感受“速度与激情”了。

      2016年初,成渝高铁刚通不久,我和家人坐高铁到成都玩。我还记得那次坐高铁所花的时间:全程1小时35分。快,真是太快了!

      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我第一次坐火车到成都花了10多个小时,晚上上车,第二天早上8点到。当时火车“咣当”“咣当”的声音,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渝万高铁、渝贵铁路等路线开通,重庆铁路融入全国高铁网。便捷的铁路交通使得我们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从主城到长寿坐高铁不过半小时,到贵阳也只要2个小时,到昆明4个多小时,西安5个小时……前段时间,我和朋友去香港坐的是高铁,全程舒适,单程只用了7个小时。

      坐飞机也很方便。记得上世纪80年代,表哥坐了一趟飞机去上海,当时大家都羡慕不已。如今,飞机可谓“飞入寻常百姓家”。重庆开通很多直达国际航线,市民打“飞的”出国旅游都是常事。

      从投硬币到扫码支付

      “智慧出行”省时省心

      这些年,不仅交通工具发生了变化,大家也变得更喜欢出行了。

      我家住在渝北黄泥塝,坐轻轨非常方便。每当在轨道站看到年轻人扫码购票时,我很羡慕他们:现在只要带着一部手机出门,卡里有钱,就不愁坐不到车。

      我们年轻的时候,这样的事情想不都敢想。以前我们坐公交车,车上有专门的售票员,他们不仅要卖票,还要扯着嗓子报站。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主城出现了无人售票的公交车。大概是2000年后,我市推出了公交卡,市民坐公交可直接刷卡,不再为换零钱坐公交发愁了。

      如今,主城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部实现了移动支付。今年上半年,移动支付扫码购票实现轨道交通线路全覆盖。听说今年底我市所有轨道交通线路,将实现移动支付过闸,到时候,大家坐轨道时无需购票,用手机在轨道闸机前扫一扫就可进站了。

      最让我开心的是,还是各种智慧交通技术的应用,让大家出行变得省心。高速公路通行费可以扫码支付、也可刷ETC卡实现不停车缴费;坐高铁不仅可以网上购票,还可不取票直接刷身份证进站;市民打车,也可直接在手机上下订单,真正做到了“召之即来,来之即走”。

      那些年,重庆交通建设的“第一”

      重庆市区第一座跨江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

      牛角沱嘉陵江大桥长625.71米,宽21.5米。它是渝中区连接江北区、渝北区的重要通道,也是重庆市区第一座城市大桥,1958年12月开工,1966年1月竣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江北、渝北、两江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重庆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

      成渝铁路1950年6月开工,1952年建成通车,线路西起成都,东抵重庆,全长505公里(含四川段)。作为西南地区第一条铁路干线,成渝铁路是连接川西、川东的经济交通大动脉,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长江上游唯一的外贸口岸——重庆港

      1980年,******批准重庆成为长江沿线首批开放的8个港口之一,重庆港成为长江上游唯一的外贸口岸。

      重庆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

      1994年,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重庆告别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成渝高速公路是我国最早通车的高速公路之一,全长337.5公里,1990年9月动工,1995年9月建成,双向4车道,沿线经过成都、资阳、内江、重庆等川渝沿线城市。成渝铁路是连接成都市和重庆市的高速公路,同时还是四川东向、南向出川(至重庆、贵州、云南)大通道的组成部分,其建成对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北机场——结束重庆没有民用机场的历史

      江北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前身)1985年11月开工,1990年投用,结束了重庆没有民用机场的历史。此后,江北机场开展了二期、三期、四期扩建工程。2017年8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工程正式投运,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实现三条跑道同时运行的机场。目前,重庆“一大四小”(即“一大”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四小”万州机场、黔江机场、巫山机场、武隆机场等支线机场)机场格局正在形成,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不断增强,有力支撑了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重庆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2号线

      2005年6月,我国首条跨座式单轨线路——轨道交通2号线较场口至动物园正式开通运营。截至去年,重庆主城已开通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4号线、5号线一期10号线一期和环线共8条轨道交通线,覆盖主城九区,运营里程长达315.3公里,位居全国第七位,中西部第一。

      重庆第一条高铁——成渝高铁

      2015年12月,重庆首条高铁——成渝高铁建成通车,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客运里程308.2公里。成渝高铁西起成都东站,东至重庆站,是沪蓉快速客运通道及沿江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建起成渝1小时快速交通圈,缩短了成渝经济带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带动沿线城市化发展。

      重庆交通大事记

      1952年

      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自行设计施工,完全采用国产材料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1956年

      重庆无轨电车—上清寺至小什字1路电车建成通车。

      1966年

      重庆市区第一座城市大桥——牛角沱嘉陵江大桥通车。

      1980年

      重庆人自己修建的第一座城市跨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通车。

      1990年

      江北机场投用,结束了重庆没有民用机场的历史。

      1993年

      首次开辟重庆至上海集装箱运输班轮航线。

      1994年

      成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重庆告别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

      1999年

      黄花园嘉陵江大桥通车,这是重庆直辖后主城建成通车的第一座跨江大桥。

      2005年

      重庆建成投运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轨道交通2号线。

      同年,因为重庆的桥梁数量多、桥梁规模大、桥梁技术水平高、桥梁多样化、桥梁影响力强,茅以升桥梁委员会2005年会认定重庆是中国“桥都”。

      2007年

      重庆市交通系统第一座航电枢纽——涪江富金坝航电枢纽工程全面建成投用。

      2009年

      重庆建成全国最长的环城高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

      同年9月,成渝两地间首次开行最高速度为200km/h的“和谐号”动车组,标志着西南铁路正式迈入快速时代。

      2010年

      “二环八射”近2000公里骨架公路网全面形成,重庆提前十年实现“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交通蓝图。

      2011年

      中欧班列(重庆)在全国率先开行,经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到达欧洲。

      2015年

      重庆首条高铁——成渝高铁建成通车,极大地便捷了成渝城市群之间的联系。

      2017年

      重庆启动城市提升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庆交通建设按下了“快车键”。

      2018年

      渝贵铁路、成渝高铁枢纽段以及重庆西站和沙坪坝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开通投运。

      数说重庆交通

      ●公路

      1949年,只有836.5公里。1978年,15421公里。1997年,27045公里。2018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5.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96公里、普通国省道15125公里,农村公路13.9万公里。

      ●铁路

      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投运,全长505公里,重庆段长217公里。

      1978年,重庆铁路营运里程仅347公里。

      2018年,营运里程达到2371公里。

      ●高速公路

      1994年,114公里。2010年2000公里。2017年,全市高速通车总里程突破3000公里。截至2018年底,全市高速通车总里程达到3096公里,省际出口通道达到20个,高速公路密度居西部第一。

      ●航道

      1978年,全市内河航道通航里程444公里,能通机动船的航道只有177公里。2008年,内河航行里程达4337公里。2018年全市航道里程达到4472公里,5000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主城。

      ●桥梁

      1966年,主城区仅有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一座跨江大桥;1980年,重庆长江大桥通车,成为主城区建成的第二座跨江大桥。目前,重庆主城区已建成和在建的跨江大桥有46座(含轨道专用桥等桥梁)。

      ●城市路网

      直辖之初,主城区城市道路通车里程不足2000公里。截至2018年底,主城区城市道路通车总里程达5664公里,建成区道路网密度由2000年的4.82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7.01公里/平方公里。

      ●航空

      1978年,重庆白市驿机场当年旅客发运量为3.9万人次,货邮发运量1022吨。

      1990年,重庆江北机场投用,当年旅客吞吐量为4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为3894吨。

      1997年,重庆直辖,当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4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3.5万吨。

      2018年,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38万吨。

      (本版文字由杨永芹、廖雪梅采写,数据由市交通局、市住房城乡建委提供)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