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中国木香第一村”养成记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9/3/27 11:56:50  [发表评论]

      二〇一八年十月十八日,开州区关面乡泉秀村,村民正在将中药材木香装袋。

      2018年5月,开州区关面乡泉秀村,满山遍野的中药材木香。

      2016年11月18日,开州区关面乡泉秀村七里坪,村民在雨雾天里收捡木香。

      2016年11月18日,开州区关面乡泉秀村连接七里坪的崖壁路。

      核心提示

      开州区关面乡泉秀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不过是高山峡谷深处人烟几许。

      这里距开州城区近百公里,偏远闭塞,可在每年白露至小雪时节,有着200余户人家的泉秀街,就会挤满大大小小的货车。长长的车队,甚至能排到6公里外的关面乡场上。

      这些货车,来自全国各地,带来操着各种口音的货商。

      这个时节的泉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药材的清香。这种清香,来自中药材木香。

      这些货商,闻香而来,也能满载而归,心满意足地离开有着“中国木香第一村”之称的泉秀。

      小小泉秀,何德何能,能被称为“中国木香第一村”?

      数字是枯燥的,却是最好的佐证。

      2018年,全国木香销量约3000吨,泉秀村就销了900吨,占比达到近30%。

      不仅如此,经万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泉秀所产的木香,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分别达到了8.6%和22.6%,远高于1.8%和12.6%的行业标准。

      “中国木香第一村”称号,实至名归。

      这900吨木香,2018年给泉秀807名村民带来了900余万元收入,人均逾1万元。

      可在上世纪90年代,泉秀绝大多数村民还是“一条裤子全家穿”“吃了上顿愁下顿”……

      一座大山

      生养了村民 也圈养了贫穷

      今天,行走在泉秀街上,抬头所见,依然只是河谷两侧崔巍的大山。

      “泉秀村最低海拔700多米,最高海拔2400多米,落差超过1700米。”关面乡乡长郑斌虽然自小在开州长大,初到泉秀时,依然被这里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震惊。

      崔巍的大山,峡谷里蜿蜒流淌的东河,养育了泉秀世代村民,却也成为无法逾越的屏障,圈养着世世代代的贫穷。

      泉秀的穷,村民们刻骨铭心。

      “坡陡,一下大雨,坡上的土就被冲走了。”70岁的唐绍权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担任泉秀村党支部****,在他的记忆里,“种的洋芋、苞谷是‘十年九不收’”,村民也难有其它收入来源。

      唐绍权记得,有一年冬天,自己烤火时不小心,将裤子烤出个大洞。

      “我拿针线补裤子,他就裹着破棉絮,在床上坐了半天。”忆及往事,老伴林云香不甚嘘唏,“我们屋里每个人还有条破裤子。许多人屋里只有一条裤子,哪个出门哪个穿。”

      泉秀的村民们并不甘于贫穷。

      上个世纪50年代,村里许多人就已经在寻找出路。唐绍权的父亲唐远福就是其中之一。

      “泉秀到处都是崖壁壁,但也有一大块平坝子。”唐绍权所说的平坝子,就是平均海拔超过2000米的七里坪,“七里坪种不出洋芋、苞谷,却产中药材。”

      有了这一发现后,唐远福萌生了在七里坪人工种植中药材的想法。

      “一开始种党参,不好管护,没搞得成。”唐绍权记得,父亲前前后后试种了近十种中药材,都因各种原因失败了,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唐远福托人从云南带回了3斤木香种子。

      中药材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圆柱形或椭圆柱形,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依据产地不同,分为云木香、川木香、广木香等。

      唐远福托人带回的,正是原产于云南丽江等地的云木香种子。因为七里坪的海拔、气候、土壤都很适合云木香生长,一次就种成功了。

      到2016年年初,七里坪种植的木香已近1万亩,但村民们依然过着“辛苦种一年,只够吃半年”的苦日子。

      这是为什么?

      一条崖路

      连通了高山 也打通了出路

      3月23日,虽已临近清明,但重庆日报记者来到七里坪时,倏然而至的冷空气依然让七里坪一片银装素裹。

      飘飞的雪花里,村民罗习权、李天碧两口子正仔细检查着烤房里的木香,“清明后,就会有商贩上山收木香了,可不能返潮。”

      种木香种了十几年的李天碧,双手粗糙而黝黑,“以前没有公路,车子上不来,木香全靠背下山。”

      2016年之前,七里坪与泉秀村仅靠悬崖峭壁上一条宽30余厘米的“毛毛路”连通,单程步行时间超过7个小时,村民们种植的木香,全靠肩挑背扛搬下山。

      “我们这里全是高山深谷,苞谷、洋芋、红苕只能填肚皮。”罗习权一脸烟尘地从烤房里钻出来,“只有种药材管点钱,再苦也要爬上来哦。”

      然而,因为不通公路,他家之前种的30多亩木香,每年只能挖出三分之一,“多的背不下去啊,山上又不好保存。”

      再加上上一趟山实在太艰难,种植的木香就缺乏管理,基本上是自生自灭,每亩地每年能背下山的木香也就100多斤。“一年能背下去1000多斤,1斤三四块钱,也就4000来块钱。”李天碧说。

      路难行,不仅木香难以下山,村民上山下山也是险象环生。

      2008年年底,关面乡多方筹资,开始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毛路”(意为机耕道),并在2016年年初实现通车。

      “‘毛路’还是陡,也经常塌方,但好歹车能上山了,木香下山方便,就能卖更多钱。”李天碧说,“毛路”通之前,药商都在山下等;路通后,药商都上山“抢”木香,等在山下根本收不到木香。

      这年立冬之前,李天碧两口子挖出了地里三分之二的木香,“一亩接近400斤,三十几亩地,挖了1万多斤,收入5万多元,还不用自己背下山。”

      因为崖路的开通,2016年冬天,泉秀村有许多村民和李天碧一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一篇报道

      引起了关注 也引来了资金

      “毛路”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但路况太差且经常塌方,依然是泉秀木香产业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

      “修这条‘毛路’就已经让乡里弹尽粮绝了,哪有钱平整甚至硬化哦?”郑斌介绍,要想把这条崖壁上的15公里“毛路”硬化、加装护栏,所需资金上千万元,对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关面乡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

      2016年11月24日,重庆日报一版以《崖路 出路》为题,全面、深入报道了泉秀村的发展状况及其所面临的难题。

      报道引起了开州区委、区****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决定划拨1000万元,用于关面乡泉秀村七里坪产业路改造,支持当地木香产业发展。

      有了资金,要想完成七里坪产业路的改造,仍然并非易事。

      早在2017年年初,开州相关部门就着手进行对这条产业路的改造方案设计,但直至今天,也才硬化了2.5公里。

      “15公里的‘毛路’全在崖壁上,弯急、坡陡、存在多处地质灾害隐患,因此改造方案几经修改,迟迟未能通过专家评审。”郑斌介绍,直到2018年6月份,七里坪产业路改造方案才最终定稿并付诸实施。

      “到2018年11月,我们已经完成了整条路的边沟、堡坎整修和路面平整。”郑斌说,由于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底,七里坪高海拔地区会出现凝冻无法施工,只能先硬化低海拔处的2.5公里。

      “虽然还没有全部硬化,但整修了边沟和堡坎的‘毛路’不再塌方,平整的路面也能让更多类型的车辆上山,一方面木香下山更容易,另一方面村民对木香的管护也更加到位,木香产量也更高。”郑斌说,从2016年起,七里坪上的木香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泉秀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地灾避让搬迁等,按照“人口下山、产业上山”的发展思路,在七里坪大力发展以木香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并在七里坪建立木香产业基地,带动村民脱贫增收。

      一个产业

      幸福了村民 也造福了生态

      2018年,泉秀村的木香种植面积已近两万亩,产销量达到了900吨,占全国木香产销量的三分之一,全村木香销售收入900余万元。

      到2018年年底,全村仅有1户两人未脱贫。而在2015年初时,村里还有贫困户55户221人。

      “种木香又不用施肥,主要就是除草。我们两个70岁了,一样可以种木香,只是管得粗一点嘛。”尽管管护粗放,但唐绍权和林云香种植的80余亩木香,还是在去年给他们带来了10余万元的收入。唐绍权的二儿子唐祖亮两口子管理精细,80余亩木香在2018年的销售收入超过了20万元。

      村里还成立了开州区木香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以前我们背木香下山的时候,量不大,药商就会联合起来把价格压底,我们辛苦一年也赚不到啥子钱。”唐绍权说,如今,村民在合作社带领下抱团发展,合作社的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还要高出1元左右。

      “已经有176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理事长谢国友介绍,就连周边青蒿村、关面村等村子也有不少贫困户以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贫困户除了享有财政资金入股固定分红外,还享有统一销售利润分红、务工收入、生产资料扶持等收益。

      青蒿村贫困户王合友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在合作社配股536元,每年能拿到分红1000多元。

      木香产业的蓬勃发展,吸引了许多外出务工的泉秀村民回村种木香。

      村民胡世培原本在云南打工,2016年听说七里坪的“毛路”要整修,就回到村里种木香,2018年收入近10万元,“村里陆陆续续回来种木香的,有20多户。挣了钱,还能照顾家人,比打工强。”

      “种木香还改善了七里坪的生态环境。”郑斌说,七里坪海拔高,夏天多暴雨,冬天冰雪侵蚀,此前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沙化的迹象。而木香是多年生植物,根系深深扎入土壤中,一般长度为50厘米左右,最长的能到80余厘米,具有较好的固土防沙作用,“村民采挖木香,一般只挖出约20厘米长的木香根,余下的根部在来年就能继续发芽生长。因此,种植木香既能让村民脱贫致富,也能有效改善生态。”

      从“三大坨”到“三大宝”

      三种利益联结机制让关面成为中药材之乡

      开州区关面乡地处开州北部山区,地理条件十分恶劣,多年来老百姓种的都是苞谷、洋芋、红苕,俗称“三大坨”。近年来,关面乡以打造“股份农民”为核心,大力发展被老百姓称为“三大宝”的木香、黄连、厚朴等中药材,成了远近闻名的中药材之乡。

      据了解,如今关面乡在姚程村、青蒿村、火焰村分别建起了4000亩、3000亩、3000亩的黄连种植示范园;在泉秀村、水溪村、小园村分别建立了20000亩、3000亩、2500亩的木香种植示范园;厚朴、杜仲等中药材种植面积也超过了2万亩。全乡共计种植中药材5.8万亩,户均种植药材8.1亩。其中全乡种植木香2.8万亩,年出产木香达1500吨以上,产值近2000万元。

      在此基础上,关面乡把“三变”改革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总抓手,以打造“股份农民”为核心,通过“三变”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

      一是股份合作式利益联结模式。全乡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身份入股方式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贫困户共237户。入股贫困户的收入来源有三种,即:土地流转收入,贫困户每年能够享受到3000元左右的流转费用;固定分红保收,通过财政资金配股,贫困人口可享受固定分红;就业务工创收。

      二是龙头带动式利益联结模式。龙头带头,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家庭农场带动和大户带动。例如:2017年,扶贫帮扶资金为水溪村八面山力维木瓜种植家庭农场配股到户5万元,带动八面山5户贫困户脱贫。

      三是产业托管式利益联结模式。举家外出的贫困户,把家中原有种植产业交由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经营,贫困户分得一定的产业托管利益。例如:水溪村枫竹坪木香种植大户杨云培,托管种植木香2000亩,收益按7:3分成,贫困户每亩可分得2000余元。

      利益联结,让关面乡贫困户户户有增收门道,从而实现了稳定脱贫。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

    聚焦4大领域 永川向全球发出合作“

    重庆南川:一句承诺 半世纪坚守 三

    解码江北“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记者手记: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

    重庆永川:抢抓晴好天气 晾晒粮食作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

    聚焦4大领域 永川向全球发出合作“

    重庆南川:一句承诺 半世纪坚守 三

    解码江北“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记者手记: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

    重庆永川:抢抓晴好天气 晾晒粮食作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