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这群重庆人让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滴水不漏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18-10-24 10:53:22  [发表评论]

      10月23日上午,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长达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是我国第一条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和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而这条隧道的一半沉管,都由中国交建旗下三级子公司、在渝央企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打造。

      从2011年起,中交二航局近2000名建设者扎根孤岛外海,转战牛头岛、东人工岛、西人工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承担了沉管预制厂建设、超级沉管预制、非通航孔桥建设、最终接头施工、海底隧道内装、岛上主体工程大斜屋面安装和沥青路面铺装等关键工序施工任务,为港珠澳大桥建设添砖加瓦。

      中国沉管“工厂法”生产第一队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最终接头段组成,每节标准沉管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单个管节重约8万吨,最大沉放水深超过45米,是世界体量最大、埋度最深的沉管,号称“沉管航母”。

      “中交二航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部承担了一半的沉管生产任务。这些沉管并不是我们平常概念中的普通混凝土水泥管道,而是重达8万吨的超级巨无霸,且隧道基础还是30多米的深厚软土层,在长达120年的使用周期内,一旦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都会给这个‘超级工程’带来巨大的灾难。”中交二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1年6月,二航建设者进驻牛头岛,开建沉管预制工厂,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编制超大型沉管工厂法生产预制方案。

      港珠澳大桥沉管管节每节的体量相当于一座60层的高楼,是世界最大的沉管管节,且全部采用“工厂法”进行生产,这在全世界是第二次。国内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有的方案只能依靠技术人员一点一滴地研究、推敲、试验、优化和集成,最终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

      上百种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怎么加工、转运?重达上千吨的钢筋笼怎么绑扎、移动?一次性浇筑3000多方混凝土怎么杜绝出现裂纹?8万吨巨型刚性混凝土结构怎么从浅坞区移动到深坞区?这些都是施工团队必须攻克的难题。在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先后完成了6次小模型试验、2次足尺模型试验,方案从无到有;再一次次地论证、一次次地否定、一次次地优化,实现了技术、施工的重大突破和超越。

      最终,团队编制完成了超大型沉管“工厂法”生产成套施工方案,首次在建筑领域采用新型J型拉钩筋,创新采用大体积构件多点支撑、分散顶推新工法,解决了“沉管航母”的生产、顶推、体系转换等系列难题,实现了我国外海沉管“工厂法”预制工艺的突破,并成为中国沉管“工厂法”生产第一支“吃螃蟹”的团队。

      创造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纹奇迹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建设是一个全程充满了高风险的过程,不把最后一节沉管预制完成,现场管控都不能有丝毫放松。沉管防水质量是沉管预制所有技术指标中的重中之重,每一节沉管、每一个接头、每一段管壁,都不能有丝毫缺陷。

      然而,由于沉管采用混凝土自防水,这种结构决定了防水控制特别困难;再加上沉管体积大,钢筋密集,预埋件种类、数量都非常多,墙体浇筑作业面又狭窄,人在里面转身都不容易,振捣非常困难;此外,随着安装水深逐步增加,沉管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水密控制面临的局面也越来越严峻。

      2014年初,前五批沉管已顺利预制完毕,第六批沉管安装位置将进入伶仃主航道,安装水深超过了30米。为了保证沉管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滴水不漏,二航建设团队成立了沉管水密性攻关突击队。

      团队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源,制定专项优化方案,同时开展沉管水密性提升专项活动,增设大功率通风装置,改善墙体混凝土浇筑振捣环境,杜绝漏振隐患。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9月,团队率先完成所有沉管预制任务,创造了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纹的工程奇迹。

      突破“最终接头”新结构三道难关

      为了尽最大努力减少水下作业时间,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首创了整体安装、主动止水的最终接头新结构,把采用传统工法的隧道合龙时间从至少半年压缩到不到一天。

      造好最终接头,是沉管隧道建设成败的关键,而中交二航局再次成为这一任务的执行方。

      打造最终接头,建设者们面临三道难关。第一道难关就是要制造出结构复杂、止水严密、尺寸精准的钢壳结构。冒着数九隆冬,建设团队夜以继日奋战,一条焊缝一条焊缝地查,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复核,加班加点完成最终接头制造工作,赶在最后一节沉管安装完成的当天,从上海长兴岛制造基地顺利运抵珠海牛头岛沉管预制厂。 

      第二道难关是完成最终接头“三明治”结构浇筑。这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采用高流动性混凝土浇筑工艺,304个隔舱,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出现质量隐患。为此,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二航建设团队先后开展了数十次模拟试验、玻璃箱浇筑试验、实验室检测分析,同时建立3D模型,编制出详细的浇筑方案,细致规划好场地安排、管线布局、浇筑顺序、质量检查、缺陷修复等全套施工方案。最终经过20多天的紧张施工,接头“三明治”结构浇筑取得圆满成功。 

      第三道难关则是完成最终接头基础注浆。由于施工在近30米海底进行,注浆管线距离长、潜水作业量大、安全风险性高,极易受到洋流波浪及不稳定天气因素影响,现场施工极为复杂和困难。二航建设团队提前筹划,精心制定相关方案,历经12小时冒雨鏖战,圆满完成最终接头基础注浆任务。

      2017年5月2日,世界最大起重船1.2万吨“振华30”首秀伶仃,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6120吨最终接头实现毫米级精确安装,在世界上第一次做到了深水复杂环境下沉管隧道滴水不漏。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打开超大城市的另一片天地,8D魔幻

    严查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数字赋能 多管齐下 整治非法营运

    重庆成立中心城区首个出租汽车司机志

    轨道站里可纳凉 、试点“耳牌”服务

    受暴雨影响 7月9日重庆火车站部分

    “进得来、停得下、出得去、行得畅”

    司机如何寻找网约车平台?如何维护合

    打开超大城市的另一片天地,8D魔幻

    严查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

    数字赋能 多管齐下 整治非法营运

    重庆成立中心城区首个出租汽车司机志

    轨道站里可纳凉 、试点“耳牌”服务

    受暴雨影响 7月9日重庆火车站部分

    “进得来、停得下、出得去、行得畅”

    司机如何寻找网约车平台?如何维护合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