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宝寨保护工程示意图。制图/胡杨
附近居民得知石宝寨即将被保护起来,非常高兴。
商贩在石宝寨附近搭起棚户区。记者张锦旗摄
总投资9600万的石宝寨保护工程2007年11月竣工,届时新石宝寨就像一个漂浮在长江中的巨大盆景
新华网重庆频道讯 据重庆晨报报道,人们翘盼已久的石宝古寨保护工程昨日终于破土动工。从昨日算起,23个月后,被称作“天下第一盆景”的新石宝寨将盛装出现在全世界游客的眼前。
投入巨资 保护工程如打造盆景
聂万全是此工程的代理业主———重庆峡江文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他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昨天上午10点正式动工开始,到2007年11月,总投资9600多万元的石宝寨保护工程将全部完成。到时候,四面环水的石宝寨,就像一个装在巨大花盆里的山石盆景,会让全世界的游客都欣喜万分。
石宝寨的主体是形状奇异垂直笔立的巨石,上附古老的木质、砖瓦结构的古典建筑,其本身就给人如诗如画的感觉,三峡工程175米水位完成后,石宝寨的整个下部都将淹没在水中,而保护工程恰如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盆子,中间就装着整个石宝寨,使完成保护后的石宝寨完全就是一个漂浮在江水中的巨大盆景。由于谁都没有见过如此巨大的盆景,因此被赞誉为“天下第一盆景”。
交通便捷 水路陆路到石宝寨
未来的石宝寨,在盛装这个巨大盆景的“盆子”的临江一侧,还修建有专供游轮停靠的精致码头,凡是从水路前来参观这个“天下第一盆景”的游客,都可以在码头登陆,直接经过没有受到任何损害的前寨门进入石宝寨寨楼,盘旋而上,领略这里说不出的美景。而由陆路前来的游客,则可以在石宝寨一侧的石宝新镇下车,步行经过连接场镇与石宝寨东端的天桥,参观石宝寨。
有关人士说,这个全球独一无二的巨大“盆景”,将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拜访,对忠县当地乃至其周边区域的旅游发展,起到强大的拉动作用。
历时数年 保护方案来之不易
昨天上午10点,在喧闹的鞭炮声中,石宝寨保护工程正式动工,数千名石宝寨人以及为这个工程长期奔走的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石宝寨终于逃脱江水的威胁了。
石宝寨在忠县县城以东45公里的长江北岸,高50米,四壁如削,像一方巨大无比的玉印,因此又名“玉印山”。巨石正面,依崖建有12层塔形楼阁,绿瓦红墙,飞檐展翼,甚为壮观。崖顶天子殿,绀宇横陈,藏檐推山,平添了几分神秘。
据介绍,石宝寨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清朝康熙至同治年间多次扩建维修。从1979年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上千万中外游客。
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后,石宝寨脚下的石宝古镇全部拆迁,但江水并未对石宝寨构成威胁。明年5月以后,三峡工程三期156米蓄水完成后,回流的江水将使石宝寨底步部分浸泡在水中,而2008年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三峡工程175米成库后,石宝寨整个下半部分都将浸泡在水中。聂万全说,石宝寨下半部的泥土,经过千万年的演变,已经和石宝寨紧密连接在一起,严密保护着石宝寨的基础。但是,如果听凭石宝寨长期浸泡在江水中,用不了多久,石宝寨下部的泥土就会松动、变软,随水流消失,底部被镂空的石宝寨,说不定会突然坍塌,“那将是让全球人都心痛的损失。”
其实,石宝寨的保护问题,早在多年前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其保护方案也一直在反复论证、研究中。毫不夸张地说,为了不让这块鬼斧神工的石头受到任何损失,多少人一直寝食难安。
面临考验 施工与三峡蓄水赛跑
虽然关于石宝寨保护方案的争论终于尘埃落定,但参与保护工作的每一个人却都快乐不起来———如果在明年5月前,不完成整个保护工程的60%以上最基础的部分,保护工作的继续进行将招致巨大障碍,甚至无法继续进行。
原因很简单,156米水位完成后,石宝寨下部相当大的面积将浸泡在江水中。
“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必须抢在156米水位前,将这个水位线以下的保护工程全部完成!”聂万全斩钉截铁地说。
这些工程,占据了整个保护工程总量的60%以上,但是,可用的时间只有4个月,这对所有参加会战的人,都是异常严峻的考验。
这些艰巨的工程包括:石宝寨四周挡墙、仰墙、护坡的基础开挖,挡墙、护坡、仰墙的镶砌、浇筑。最为艰巨的工作是,挡墙、护坡、仰墙的基础开挖,聂万全说,其基础开挖最深的,将达到地面以下25米左右。
基础开挖最大的难题在于,绝对不允许爆破作业,因为爆破引起的震动波,将危及石宝寨寨体的安全,甚至可能引起寨体石头的松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所有的基础开挖只能允许机械或人工作业,遇到大块的石头,也只能允许使用风钻一小块一小块地淬取。
另外,如果在石宝寨基脚四周做连续的条块状开挖,也将导致寨脚的泥土松动坍塌,危及石宝寨安全,因此,基础开挖也采取特殊工艺———跳槽式开挖,也就是先做间隔跳跃式开挖,开挖完毕后,做必要的保护,回头再开挖间隔留下的部分。
聂万全说,这些保护性的施工措施,将很大程度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虽然所有人都为此捏着一把汗,但是,作为这个项目业主的现场经理,聂万全说,如果施工单位加大设备和人力的投入,所有与此工程相关的单位、部门、机构通力协作,要在短短的4个月内完成如此巨大的工程,“完全没有问题”。
石宝寨是我们的恩人
对石宝寨感情最深的,是世代生活在石宝寨下的石宝寨人。他们对石宝寨满怀感激。
“它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54岁的石宝寨居民邓述华老人说,石宝寨是所有石宝寨人的恩人,是他们的衣食父母。
2003年以前,古老的石宝镇紧紧地围绕在石宝寨脚下,上千名石宝寨人,依托石宝寨,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
每天最多时游客数千
石宝寨对外开放以来,每天都有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最多的时候,游客多达数千人,少的时候也有几百人。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在兴致勃勃游览完石宝寨后,都要在古老的石宝镇上流连,领略古镇美丽的风情,同时购买各种旅游商品,作为纪念。
邓述华说,那时,石宝镇上,家家都开着店铺,向游客销售品种繁多而又价廉物美的纪念品,有的家庭还开着饭馆,廉价而丰美的地方风味菜肴,使游客们赞不绝口。因此,每天,镇上的所有人家都有可观的进账,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附近的农民也沾光
就是小镇附近的农民,也对石宝寨满怀感激,他们每天把自家生产的农副产品挑到古镇上,卖给过往船只上的水手,每年也能赚取相当可观的钱。
62名身体强壮的当地农民,还组成轿夫队,每天抬着非常漂亮的传统花轿,在码头上揽客,“62个人挣的钱,养活了62个家庭。”
今后游人将更多
2003年古镇搬迁后,原先镇上的100户人家又在古镇的废墟上,搭建起简易的商铺,经营各种纪念品,继续依靠石宝寨挣钱。
昨天,在现场观看完开工典礼的邓述华高兴地说,将来的石宝寨更好看了,游客肯定更多了,“我们就能赚更多的钱,日子更好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