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当属首选 今年5月获得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翔小笼制作工艺”,已于近日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若成功,南翔小笼将成为首个小吃类国家“非遗”。而作为美食之城,重庆小吃的命运同样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昨日,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段明表示,如果上海南翔小笼申遗成功,重庆将会考虑于明年试水小吃类的申遗项目,其中,重庆火锅当属首选。 小吃逐渐消失 美女、美景、美食素来是重庆的三大王牌,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美食界的支柱之一———重庆小吃却越来越缺乏独有特色,且消失速度惊人。高豆花、丘二馆、山城汤圆等众多小吃老字号也已不见往日生机。 “细致的人会注意到,不少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经典坊间小吃都已无迹可寻,而像老四川、露凝香等老字号发展势头也不如从前。”段明表示,总体看来,重庆的传统名小吃保护情况并不乐观,他以亲身经历向记者举例说,“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解放碑原五路车站附近就常有岳南泡糖卖,而这个有100多年历史的重庆著名特产到80年代就已难觅踪影。” 申遗难度不小 据了解,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条件,除了必须是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外,还包括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活态存在的特点等四项要求,而在申报种类上,却没有提及小吃这一项目。段明坦言,上海之所以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还是缘于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思维上的区别,“如果国家没有明文规定不许申报,他们就会有尝试一下的想法,而我们就相对‘老实’些,只做文件上规定下来的东西。” 即使有不少著名小吃垫底,如果申报国家“非遗”,重庆小吃也并非就会一帆风顺,“首先我们必须组建小吃类的专家团,研究相关标准,组建资料库等,这是需要相当大的工作量;再次,渝蓉两地不少小吃已经难分老家,到底哪些是重庆的,哪些又是成都的已很难说清楚。”段明说。 有望明年申报 “如果这次上海南翔小笼‘申遗’成功,或者国家做出了小吃类‘申遗’的明确规定,我们也会考虑在明年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把重庆小吃列入其中。”段明称,近年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主要集中戏曲、手工艺术、民间文学等宣传类别上,小吃还处于非主流项目之中,可以利用“申遗”的机会促进重庆小吃的发展。“重庆火锅具有相当重要的饮食地位,如果有可能,明年6月,重庆申报省级‘非遗’时会将其作为首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