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几名工人对从蒋介石“重庆行营”拆除中清理出的旧式灰砖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保护性作业。
当日,在网民的争议声中,蒋介石“重庆行营”被拆得只剩下最后一层。记者在现场看到,有施工人员用吹塑纸小心翼翼地将拆下的门窗和完整的青砖进行逐一包装,以备复建时使用。重庆市渝中区文广新局在回应蒋介石“重庆行营”(又称国民****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被“保护性拆除”时称,这次施工是合理合法的“落架大修”。据了解,落架大修是指当建筑构架中主要承重构件残损,有待彻底整修或更换时,先将建筑构架全部或局部拆落,修配后再按原状安装的维修方法。
据重庆市渝中区文广新局介绍,修复工程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和程序进行,于2011年年初启动,通过前期的可行性论证、现场测绘、方案设计等程序,当年11月修复方案通过重庆市文物局审批。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2月16日,一名工人在蒋介石“重庆行营”最后一层进行拆除作业。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2月16日,从最初行营遗址测绘开始就全程参与项目的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陈蔚在施工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这是2月14日拍摄的蒋介石“重庆行营”拆除施工现场及四周高楼。继北京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之后,蒋介石“重庆行营”正被“保护性拆除”。蒋介石“重庆行营”目前已被拆除屋顶,仅剩砖木残体。此事引发了网友的关注。蒋介石“重庆行营”又称“国民****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旧址为三幢两楼一底的砖木结构建筑群,属于民国时期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作为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国民****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旧址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该址的保护方案通过了重庆市文物局的审批。据当地部门解释,目前正在进行的施工是这项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今年8月将在原址进行文物复建,复建将尽量保留原有实物。工程预计2013年10月竣工,修好后的行营将作为抗战历史陈列馆,对公众免费开放。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2月14日,工人们在对“重庆行营”进行拆除。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2月14日,施工人员将从蒋介石“重庆行营”旧址拆下来的一扇旧式木门包装存放。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这是2月14日拍摄的蒋介石“重庆行营”拆除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这是2月14日拍摄的蒋介石“重庆行营”拆除施工现场。新华社记者刘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