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图形 王若静 制
明星背后拥有大量的粉丝,这些粉丝中蕴藏着那些商机?近日成都一家数字娱乐公司为此推出首款“粉丝”APP软件,受到数万粉丝的热捧,如何掘金“粉丝经济”?专家指出,粉丝社交网站目前仍属于市场空白,但前期推广费用多、运营成本高,建议引入资本,多途径开辟市场。
首款“粉丝”APP受热捧
家住渝中区的谭佳在乘坐公交时,经常掏出手机浏览当天的明星资讯,最近她发现一款“粉丝”APP软件,上面有明星的最新动态,还能和其他粉丝随时随地交流,不仅如此,有时候大家还会组织线下活动,让有共同兴趣的粉丝们坐在一起交流。
据悉,这款“粉丝”APP叫“明星汇”,由成都果豆数字娱乐有限公司研发,从7月28日推出至今,时间并不长,但在各大APP应用平台上拥有百万左右的下载量和数万的注册会员。
“这是一款专门针对追星族的APP应用软件。”该公司运营总监许良告诉商报记者,他曾经从事过娱乐行业,非常了解追星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所以就在思考,既然粉丝经济还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空白市场,里面就大有商机可挖。于是在2012年5月,开始着手研发“明星汇”这款APP软件。
据许良介绍,这款APP是由明星资讯(“聚明星”)和粉丝社区(“汇粉丝”)两大板块构成。在“聚明星”栏目,用户可接收娱乐新闻、明星资讯、视频、图册、八卦等。而在“汇明星”中,用户则可加入粉丝社区,收藏自己所喜爱的明星,随时随地与其他粉丝群体交流。
他说,明星资讯主要来源于网上采集、团队编辑整理和合作公司。而粉丝社区则是向追星族们提供一个随时随地可以交流的平台,只要是有人喜欢的明星,都有自己的粉丝区。粉丝们不仅能在平台上第一时间收到相关资讯,还能抱团结交朋友,推广自己喜爱的明星。同时公司还会向粉丝们提供活动经费,让他们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增加用户的粘度。并考虑日后提供语音聊天服务,深度挖掘粉丝的需求并尽力满足。
据介绍,该款APP并不像普通的交流类论坛,只在线上交流,它针对粉丝机制还有一系列的配套服务。例如做粉丝团排名,定期组织粉丝活动,将优秀活动推荐到官方首页等,还将邀请明星驻扎,以吸引更多粉丝。
盈利主要靠广告和佣金
“明星汇才面世,暂时还没考虑收益。”许良说,虽然目前仍在思考商业模式,但既然做的是粉丝社区,未来的盈利点也会从“粉丝”着手。他告诉商报记者,做媒体行业收益最多的地方就是广告。一部电影的成本将有30%~40%是用于推广,所以在未来,将会从制片公司拿到新片电影的预告、原声,包括明星的代言、娱乐圈的时尚产品等图片投放到APP,以此来收取推广费用。广告将是最大的盈利来源。
“因为粉丝是一个具有群体效应的存在,所以我们正在考虑做社交类的演唱会票务订购,如果粉丝通过APP平台订票,那么我们会向粉丝们发放统一的衣服与灯牌,安排坐在固定区域形成一个团体效应,而公司也能从票务处拿到3~5个点的佣金。”许良说,除了这些收益外,还在考虑其它盈利模式。例如从平台上链接经过淘宝认证的明星网店,引导粉丝去该网店消费,之后公司从中收取一定交易佣金。而移动彩铃,也是正在设法介入的盈利领域。“一首彩铃2元钱,其中有25%都会给渠道商。所以我们在考虑接收彩铃业务,会员粉丝可从我们这里下载彩铃,每下载一首,我们就会有5毛钱的收益。”
许良表示,在该款APP有了一定用户规模后,将凭借产品的社交属性,可以发起线上和线下活动,销售明星的签名唱片等,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多途径掘金“粉丝经济”
针对粉丝社区应用平台,三屋集团大石创投副总裁戴伟国表示“非常看好”。
“追星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年龄阶层从十几岁至几十岁,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都有目共睹,一旦站稳脚跟就有很多生意可做。”戴伟国说,虽然粉丝群体庞大,但想要从中掘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掘金“粉丝经济”?粉丝都是有组织型的,所以公司可考虑联系粉丝团里的活跃用户,投其所好,根据其需求提供一些特殊条件,以此吸引他们入驻,他们一旦入驻,就会吸引更多的粉丝群体。其次,平台还可考虑和明星直接相关的“生意”。例如明星相关物品的拍卖义卖,新歌曲的在线下载,为明星的公开活动做配套服务,甚至可以与经纪公司协商,将明星的微博接口也可转嫁到公司的平台发布。
“实际上,签名的歌手唱片,未公开的艺人电影电视作品,演唱会门票,相关衍生产品等,都是吸引粉丝聚集的最好方式。掘金‘粉丝经济’的公司,可考虑从各个渠道去获得关系,拿到第一手资源,因为只有资源才能提高粉丝的粘度。而只要掌握好粉丝粘度,之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掘金,‘粉丝经济’的未来市场将不可估量。”戴伟国说,随着明星的增多,从唱片到电影,再到演唱会,粉丝们都乐意为明星付费,市场前景广阔。
商机诊脉
推广成本高 联手风投共同掘金
粉丝的钱到底好不好挣?重庆网络媒体协会副会长李滨虹指出,要想类似的APP应用长久存活,足够的用户量和活跃度至关重要。“广告向APP的投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展示付费,二是点击付费。一般而言,在一个应用平台里投放广告,对方会首先看你的客户量够不够活跃,最起码要拥有上千万粉丝,下载量在5000万到1亿,公司才能获得广告资源。”李滨虹坦言。
随即,李滨虹向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类似这样的APP应用,最重要的是要让用户产生粘度。而现在运营不错的APP,100个人下载大概有3~5个活跃用户。而让一个用户下载你的APP的推广成本大概是5到10元,如果你想拥有上千万的活跃度,那么你的运营成本将在5000万以上,这是需要相当高运营费用。除此之外,虽然目前中国有上千万的粉丝群体,但有多少粉丝习惯使用APP,其中的活跃程度如何?所以,想在移动终端中掘金“粉丝经济”,最重要的还是要在粉丝群中打响名气,做好运营推广,培养粉丝的使用习惯。而如此高额的运营费用,完全靠APP公司承担或许有一定难度。建议做“粉丝经济”,可考虑寻找投资机构或者联系风投公司,看是否有明星团队愿意花钱投入到粉丝关系的维护上。
另外,三屋集团大石创投副总裁戴伟国提醒,粉丝虽然为明星掏钱无怨无悔,这块市场含金量高,但前期平台要想吸引人流量,都需要烧钱做推广,所以应用的下载量和用户数至关重要。商报记者 衷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