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是歌手》观众陶醉恸哭,托儿演的?




参加过节目的观众表示,现场值得流泪的感动没电视里频繁
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我是歌手》中观众的夸张表情了!虽然导演组已无数次强调“《我是歌手》中的观众反应全是真实的,自然的”,但随着赛程的推进,有关对观众的质疑已经越来越多,“陶醉哥”、“流泪姐”似乎比某些歌手更具口水率。现场真的足以让人感动得每次都哭吗?要成为现场听歌的观众究竟难不难?昨日,晨报记者经过采访,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现场。
报名
必须回答一个问题:
是否曾为一首歌流泪
90后的重庆美女何燕妮是个综艺节目迷,自《我是歌手》节目开播以来,“每周五晚10点守候在电视机旁,是我近段时间的必备课。”何燕妮告诉记者,其实一开始,自己对这个节目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总觉得是明星在作秀,没有太大悬念,“但当重庆籍歌手黄绮珊一次次完美演唱后,我觉得作为重庆人肯定还是要给‘黄妈’扎场子。”
“每次看到观众听歌如痴如醉的表情,就让我有种想亲临现场的冲动。”虽然节目组明确要求参与者路费、食宿费自理,小何还是决定试一试,“我先打开湖南卫视的主页‘金鹰网’,点击进入相应版块,注册成功后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接着还要填写一些与节目相关的问题‘申请参与节目的理由’‘作为现场评审团,歌手要具有怎样的现场表现才能获得你的一票’……”
有个问题小何记忆犹新———你是否曾为一首歌流泪,歌名及原因。联想到每期都有泪流满面的观众,小何说:自己不知道这一点算不算入选基本条件,思量再三后,还是如实回答‘没有’。”不出所料,小何连续申请两次(第九期和第十期报名),都没有成功,“我的好同学林玲(化名)因是节目中一个著名乐评人的学生,就被成功介绍进去了。”
现场
值得流泪的感动
没电视中频繁
当排着队成功进入录播大厅那一刻,林玲要做的就不再仅仅是“观看”那么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她成了演员,必须按照现场导演的培训内容“遵守”规矩:比如,坐着不要驼背;鼓掌时举起双手;当摄影机对准你,不要扭捏躲闪;追光亮起,主持人和歌手上场时,要用掌声来欢迎。此外,导演还会在节目录制前组织了几次欢呼和鼓掌的练习。
紧接着,总导演洪涛接过话筒,会向现场所有观众解释这个节目的音乐宗旨,鼓励大家自然地表达情绪,“想站起来就站起来,想怎么动就怎么动。”同时提醒,不要根据歌手的人气、歌曲的传唱度来投票,要根据此时此地到底哪首歌打动了你。“说实话,真正看现场和在电视上看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电视上有很多切割画面,还有人物采访,而现场没有,只有凭感受去评定哪位歌手更好,可以说现场被歌手陶醉的情绪是有,但值得流泪的感动,不像电视镜头中那么频繁。”林玲如是感慨。
分析
娱乐节目打情感牌
托儿是肯定有的
记者在网上看到关于《我是歌手》节目中观众表现的评论铺天盖地,大部分是质疑和调侃。有网友尖锐地说“没有哪档娱乐节目,观众分担如此重任———歌手唱歌时他们要全神贯注,镜头达到时他们要全力表现,每个人身上都有枚开关,镜头就是指令,反应快、入戏深的出位。”更有细心的网友统计,最敬业的入戏是“流泪姐”……”本是一档“真人秀”的节目,却总在打情感节目的牌,每场都有眼泪四处飞,观众“审美疲劳”的同时,也开始质疑,“真不相信,听歌可以听出这么多泪水,而且还是男女老少都爱哭。”
“任何一档节目都有托儿,凭我多年出席各种节目录制现场的经验,《我是歌手》的观众托儿也少不了。”知名电视人舞美师向重庆晨报记者透露,自己也亲临到《我是歌手》录制现场,当时在不远处有一个50岁以上的中年男人,“从节目一开始,他就站起身不断地摆动双手、身体,直到节目结束,当然他也成功地吸引到镜头,后来电视播出时,我就看到他很多画面。”
同时,舞美师还表示,因为《我是歌手》的乐队不错,而且音响效果很震撼,“所以当好的歌声唱起时,的确有一种想跟着唱的感觉,但有那么多流泪的观众,我实在不理解是出于什么情绪。” 重庆晨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