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习惯了潮流瞬息万变的时尚界而言,“变”其实是永恒的命题,更是2012年时尚圈最显著的注脚。
回顾这一年的时尚圈,时尚大幕依旧上演着王位更迭、权利转移、传奇不再、新人辈出、咸鱼翻生的戏码,只不过轮盘上的指针悄悄转换了方向:疯狂增长的中国市场遭遇瓶颈、男装周则开始大展拳脚开疆辟土,还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换帅风云,以及以布拉德·皮特代言香奈儿N°5女香为代表的美容变革……我们精心梳理出时尚圈在这一年里不容错过的25个变化,正是这些变化,让这一年过得有趣,并且有希望看见未来。
Change——中国市场寒流暗涌
近年来,在奢侈品消费方面以两位数的增速而傲视其他地区的中国,一直被视为全球奢侈品牌市场的“救世主”,“中国将是全球奢华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已成为业内专家的共识,波士顿咨询公司曾经预计,中国将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但即将过去的2012年,国外多家奢侈品品牌却在中国市场集体遭遇了近年来难得一遇的“寒流”,从第二季度开始,一些顶级奢侈大牌的销售增长率便只有去年同期增幅的一半;中国最大名表零售商亨得利公司曾表示,高端手表的需求增速已放缓至个位数;在日化领域,国际化妆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2009年的57.9%掉到如今的44.5%。作为全球奢侈品牌市场增长的引擎之一,中国成为了奢侈品巨头心目中的“失落之地”,贝恩咨询公司早在上个月便大胆预测,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整体规模仅增长8%,而前两年增速则分别为30%和26%。
奢侈品消费在中国遇冷,与今年国内经济放缓有很大关系:股市、房价裹足不前,富人和中产阶层资产下滑;再加上中国内地奢侈品税高昂,让追求时尚而又精打细算的国人走出国门消费;此外,国内的奢侈品市场已发展近10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盲目跟从转向理性购买,所有这一切都使得奢侈品牌对于中国市场表现得愈发谨慎。
不过,如果就此对中国的奢侈品市场持悲观态度却为时尚早,也有一些品牌表现强劲,如增长势头明显的Dior和Bottega Veneta,后者今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幅更是超过了50%。而更多的品牌则是在摩拳擦掌准备收复失地——针对中国的高关税,LVMH已在10月开始提高欧洲零售价8%,其他品牌也陆续传出欧洲提价的消息;而Prada则更是做两手准备,一方面为抵御欧元贬值提价至多10%,另一方面又暗示在中国也有降价的可能性。伴随着2012年奢侈品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变缓,奢侈品市场新一轮的洗牌,或许就此开始。

卡塔尔王室是奢侈大牌的忠实拥趸
Change——大牌换个亚洲老板
今年7月,卡塔尔王室以7亿欧元收购了意大利奢侈品牌Valentino和Missoni,在2012年席卷奢侈品行业的资产并购潮中,这绝对算是一次大手笔的买卖。随着越来越多来自亚洲的资金登上奢侈市场的资本舞台,尽管传统的巨头垄断地位未受动摇,但借助资本整合的力量,一直默默无闻的亚洲公司开始崭露头角。
今年仅前4个月,在时装、鞋履与零售领域全球就达成62笔收购、涉及金额36.6亿美元,达到去年的一倍。在此番收购热潮里,中东资本最引人注目。早在2010年卡塔尔皇室就花22亿美元收购了英国著名的Harrods(哈罗德百货)。此外,它还拥有1.03%的LVMH集团、5.2%的Tiffany、26%的英国超市Sainsbury和12.8%的法国媒体集团Lagardère的股份。虽然这次收购的Valentino始终与亏损联系在一起(直到近一两年才开始盈利),但石油金主们本身就是高级定制的忠实客户:不对经营提出过高要求这一点是双方极其看重的。
与财大气粗的中东资本比较,来自东亚或者准确一点说中国的资本显然更低调一些。今年5月,香港YGM公司收购了在英国申请破产的Aquascutum并最终完全取得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操控权;之前的4月里,利丰集团旗下的Trinity以5160万美元收购了英国老牌男装品牌Gieves &Hawkes;而集团的另一个基金则收购了法国设计师品牌Sonia Rykiel的80%股份。显然,来自中国的资本对国外时尚品牌的收购和入股目的颇为务实:获得客观的投资回报永远放在首位,这一方面来自中国市场本身的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则是品牌提升后带来的价值回报。
亚洲,从奢侈品牌的代工者变成消费者,再到今天的股权持有者,我们看到了一幅奢侈品产业变迁的新图景。当然,新格局的形成或许需要很长时间,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奢侈品行业在全球经济低迷之际却因此充满了活力。
Change——由下而上去Logo化
Logo,一度被认为是彰显奢侈身份最好的标签,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崛起的这些年,仿佛只有那些醒目的Logo才能满足新贵人群对身份认同的诉求,甚至也有小白领们勒紧裤带攒钱只为能拥有标志性Logo的大牌来装点门面,满足一把自己的虚荣心理。
然而,对2012年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而言,经历对Logo的集体崇拜后,中国消费者悄然发生着改变,人们的兴趣开始分化,消费诉求变得更为复杂。由于数字传媒带来海量信息,加上旅行的机会不断增多,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不再盲目。比起过去几年,受标明“社会地位因素”驱动而进行奢侈品消费的人已经少了很多,越来越多的人会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以及个人的工作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手袋或配饰,从对大牌Logo的盲目崇拜中清醒过来的人们,开始注重产品的品质、设计以及是否能搭配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各高端品牌为迎合消费者的变化,也适时推出了一些与过去不同的、更为低调的产品——前有LV将满身的MONOGRAM图案浓缩成印在包角上一个小小的“LV”字母图案;后有今年7月Coach新推出Legacy(莱格西)系列,不仅去掉了品牌经典而醒目的“C”Logo,甚至标志性的马车图案也“消失”了,而事实证明,去Logo后的产品反而更受市场欢迎,以至于Coach决定要将Legacy和经典系列Madison(麦迪逊)并驾齐驱地作为未来的主打产品之一。淡化Logo,更加低调的姿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奢侈品牌接受并主推,这可是一个大变化,要知道,过去这些高端品牌可能只会昂着头高傲地说:“我们不会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只会创造需求。”
事实上,正是消费者的水平和层次决定了奢侈品牌的定位与改变,发生在中国奢侈市场的这场去Logo化行为,恰恰是一场“自下而上”发生的变革,这让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在未来,低调的,才是美的。




对向“高端”进军的快时尚们来说,流水化的工业生产显然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Change——成衣的高定救赎
每过一段时间,时尚界就会传出“高级定制已死”这个话题,代表定制女装最高标准的“Haute Couture”现在已经很少能作为一个品牌的赢利商品运营了。相反,从春夏到秋冬,2012的时尚成衣T台数度让人恍若置身高定秀场之中,设计师们早已心知肚明,高级成衣除了没有“量身定制”这个过程外,已经开始频繁使用表现华丽与奢侈感的高定技术与工艺,在高级女装趋于成衣化的同时,成衣中的高级时装元素也日益显现,这或许可以看做是成衣和高级女装之间的折中表达。
在今年的时尚T台上,高级成衣的奢华秀频繁上演:McQueen军装风格的外套却辅以 3D 刺绣细节和奢华皮草,用高级定制的细节和复古营造出强烈反差;精致剪裁的沙漏型紧身连衣裙,Lanvin以高级定制的裁剪技术赋予成衣设计重塑女性体型的极致可能性;Dolce&Gabanna的宝石胸衣上,那在高定界大行其道的奢华装饰主义无疑令人叹为观止;还有Peplum,这个被Dior先生用来强调女性的身体曲线的裙摆式褶皱,几乎成了战后的贫瘠时期最奢侈的风景,而在今季Dior的成衣系列中,Peplum成了日常外套的下摆,与透明欧根纱的裙子形成了华丽又不失实用的造型,而YSL则将Peplum与长裤搭配,成为干练且不失女人味的时代象征。
如果把成衣的高定化仅仅理解为是时尚设计师们对高定这个“浮华世界”的集体致敬,这未免过于片面了,事实上,让成衣高定起来的不是别的,正是市场。时尚奢侈品行业无疑是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绝佳造梦机,这台机器的两大引擎——LVMH集团与PPR集团在去年均有超过20%的销售增长。要运转如此一个行销全球的梦想、一个拜物的宗教,为品牌打工的设计师就算再勤力,却也力有不逮。赚钱之余,行业巨头的高级时装之梦急需为自己验明正身,祭出繁复奢华可以直逼高级定制服的手工艺技巧,无疑是让他们胜出的锦囊妙计。
媲美高级定制的剪裁、宛如工艺品般的手工、奢华稀有的面料……这股看似不可阻挡的成衣高定化趋势已经如日中天!

宇舶500万美元全钻腕表

艾美“奔涛”系列入门级腕表,只要人民币两万元左右。
Change——腕表市场两极分化
2012年的腕表界用一个词来归纳,就是“两极分化”——贵价表更奢华,入门表新血增;复杂技术更让人望尘莫及,简约表盘则通吃主打市场。在年度两个最重要的钟表盛会SIHH和巴塞尔珠宝钟表展上,这两极的表现正符合表展自身的定位。对于标榜“奢侈品”概念的SIHH来说,华贵和尊重传统工艺是每一个参展品牌都要恪守的基本准则,今年极为张扬的“视觉系美学”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导致复杂机芯的产品线和奢华珠宝腕表颇有看点,不论数量还是技术上的创新都明显多于去年,视觉震撼效果更是全面爆发。黄金和珍珠贝母上的雕塑和雕刻、微绘、宝石镶嵌、秸秆镶嵌、掐丝、单色珐琅微绘和镂空技艺在今年的SIHH上更加夺目,似乎要将价值感主旨发扬得更为极致。作为技术创新突破口的陀飞轮在实用性上越来越突出,成为复杂腕表提高价格的最重要手段。而在针对大众的巴塞尔表展上,许多品牌已经意识到涨价并非王道,拓宽价格区间,除了向上,还要往下。毕竟豪客只是少数人,普罗大众才占多数,这个消费群体才更有拓展空间。于是价格更亲民的入门级表款开始遍地开花。但这个入门级,也是相对的,我们不能奢望一个生产高复杂腕表、平均售价在6位数以上的品牌推出一款万元以下的表;但它可以做一只对于自己品牌来说是入门级的腕表,这样就放宽了消费者对于品牌追求的门槛,一样皆大欢喜。入门级腕表的细分价格市场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但对于腕表工业的未来却至关重要。年轻一代消费群体虽然不是购买的主力,但是几乎所有品牌都很清楚是否能成功地将他们吸引过来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入门级机械表相应的“入门级”价位对年轻人来说相当具有诱惑力。


Change6
Change——快时尚抢逼高端市场
2012年9月,COS(Collection of Style)在北京的侨福芳草地购物中心开出了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第一家门店。11月23日,第二家门店在天津开张。同时,品牌负责人Marie Honda和设计师Karin Gustafsson、Martin Andersson一起,在北京举办了自品牌创立以来的第二场时装秀,上一次是2007年在伦敦开设第一家门店的时候。
创立COS只是H&M进入高端品牌战略的一个开始,而为这个快时尚品牌吹响全面进军高端奢侈品领域号角的,是新品牌&Other Story的推出。这个将于明年春季问世的品牌将提供鞋子、包袋、配饰、美容产品、内衣和成衣,H&M邀请了来自巴黎和斯德哥尔摩的设计师负责奢侈品系列的产品设计,注重细节和质量——看重设计师团队,这是快时尚过去不会去做的一件事。而在过去的每一年,H&M都要和不同的奢侈品牌或名人合作推出系列产品,今年年初和贝克汉姆联手推出的David Beckham Bodywear for H&M男士内衣系列,销售包括三角裤、平角裤、背心、T 恤、睡衣和秋裤在内的9个系列,哪怕和贝克汉姆性感的外形及巨大的时尚号召力相比,这批男士内衣系列产品显得过于平庸,但名人加持的好处在于,卖的不止是产品,更有梦想,而梦想,则是所有高端品牌必不可少的营销诉求。
其实,在快时尚涉足高端领域,H&M的起步并不算早,早在上世纪90年代,ZARA的母公司Inditex便开始了多品牌策略,并通过收购男式正装品牌Massimo Dutti进入高端市场;迅销集团——优衣库的母公司在今年11月30日,宣布以250亿日元(约合3.04亿美元)收购了拥有高端牛仔裤品牌J Brand的母公司J Brand Holdings。这些以快时尚起家的公司都在加速除主品牌之外的其他品牌的扩张速度,它们所面对的市场仍然年轻,但更加细分。
第一次尝试摆脱“廉价”的快时尚们正在加快变得“更贵”的速度。与此同时,ZARA的销售额在Inditex集团的比例从3年前的80%下降到64%,新品牌们在快时尚集团中所占的销售收入比越来越高,而且更赚钱——COS伦敦单店一天的利润已经超过了H&M。
这个市场的游戏规则已经不再仅仅是快了。



此次男装周上国内新锐设计师周翔宇携自创时装品牌Xander Zhou带来了2013春夏男装系列。这也是国内设计师第一次出现在如此重要的国际性服装发布的官方品牌列表中。
Change——男装周 新力量
借着奥运东风,英伦时尚在2012年大放异彩。在奥运前夕,伦敦也迎来了首个男装周。为了给初次亮相的伦敦男装周造势,伦敦的一众时尚人士纷纷出动,做足了“前戏”。Alexa Chung、David Gandy等时尚名人以“义不容辞”之姿态亮相男装周宣传片。作为男装周的“非官方代言人”,查尔斯王储甚至在St James's Palace亲自为男装周举行开幕酒会,并对他致力推广的羊毛运动作了演讲。
然而,即便如此,这个名为“London Collections”的2013春夏男装周初次亮相仍只吸引了Margaret Howell、Pringle of Scotland等为数不多的品牌真正亮相T台,而Burberry、Paul Smith、Tom Ford、Dunhill等一众大牌的参与更像是“友情支持”性质的“凑数”。 没有时尚大咖的撑腰,年轻品牌、新锐设计师扎堆,本次伦敦男装周收获了“雷声大雨点小”、“太嫩”的评价。而日前,第二届伦敦男装周日程公布也引起了米兰男装周组织的不满,因为其日期与米兰男装周产生了冲突。看来,新生的伦敦男装周就不得不像伦敦时装周一样面对巴黎和米兰男装周的夹击。究竟该如何突围?或许只能拭目以待。

Dolce&Gabbana的首个高定系列

Atelier Versace2012秋冬高定系列

Dolce&Gabbana的首个高定系列

Atelier Versace回归高级定制时装周的首场发布
Change——Atelier Versace重回高定秀场
大牌们纷纷退出高级定制秀场,曾经成为高级定制曲高和寡的落寞侧影。而今年,伴随着Atelier Versace重新回归T台,令高级定制再次成为时尚圈的话题焦点。结束了每年的静态展示,今年1月末,Atelier Versace以一场云集了诸多大牌超模和明星秀场嘉宾的时装发布,宣告品牌在暌违八年之久重新回归高级定制时装周的舞台。在今年7月初的2012秋冬高级定制时装周上,Atelier Versace则正式举办了8年来的首场高级定制T台大秀。在巴黎丽兹酒店开启的这场大秀显然带着向品牌前任设计师Gianni Versace致敬的意味。模特们身穿水彩色轻盈礼服与精细编制的绑带皮装登场。
而今年7月,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举行的一场非公开的时装发布会上,亦宣告Dolce&Gabbana的首个高定系列亮相。这场在西西里偏远村庄的一处修道院的发布除了秀场嘉宾外,只邀请了3家媒体并且全程禁止拍照,尽显“神秘低调”。此外,“新官上任”的Hidi Slimane据说也正蠢蠢欲动,要将Saint Laurent重新送回高定舞台。2013年高级定制领域的大牌之争,势必更加精彩。
Stephane Rolland高定品牌的设计师Stephane Rolland对范冰冰十分倾慕,称她是自己本季设计的缪斯。


Change9
Change——范冰冰从头排到T台
时装周俨然已成为内地女明星的人气试金石。不过,当有人正在为终于踏上时装周“镀金”之旅而沾沾自喜时,有人却早已不再满足于时装周秀场头排的看客角色,而是登上T台华丽转身,成为了秀场主角。在2012秋冬巴黎高定时装周上,范冰冰身穿Stephane Rolland 2012秋冬系列高级定制礼服作为压轴模特登场,成为首登巴黎高定T台的内地女星。
当日,范冰冰身穿一袭重达几十斤的拖尾白色丝质贴身长裙亮相,6米长的裙摆令她走过之处如一条滑过的河流。而这袭既凸显身材又颇具女王范的人鱼装显然与“范爷”的霸气气场融为一体,难怪时尚撰稿人Chrison就评论T台上的她“有一种‘贱婢们都给老娘滚出去’的feel”。而范冰冰也被设计师奉为本季的“灵感缪斯”。 虽说身上的礼服遭网友恶搞为“面条上身”,搭配的“黑色神秘天鹅眼妆”也遭人吐槽“‘范美人’的电眼彻底熏成了熊猫眼”,但毕竟,人家这是在巴黎的T台上,玩的是国际化的时尚美不是?就算Stephane Rolland的名字此前或许没几个人知道,但好歹人家也是走上时装周T台的内地女星第一人了。


Tim Roth

Willem Dafoe

Gary Oldman

Adrien Brody


Change10
Change——穿Prada的影帝们
虽说让明星名人客串时装秀并非新鲜事,但在今年米兰2012/2013秋冬男装周,Prada却用一场“超豪华阵容”的时装秀,改写了明星客串时装秀的历史。在时装秀的压轴环节,包括四位奥斯卡影帝Adrien Brody、Gary Oldman、Tim Roth以及Willem Dafoe的一众明星大咖悉数登场,星光熠熠犹如奥斯卡红毯。而对于早已见识过红毯大阵仗的影帝们来说,走T台显然对他们来说是小菜一碟。猫步不标准怕什么,只要气场能Hold住便足矣。Gary Oldman一袭亮黑色大衣出场,成熟男性的独特魅力展露无遗,而胸口的眼镜和徽章装饰却又在庄严中透着一丝滑稽和俏皮。Adrien Brody一袭红色大衣搭配红色复古眼镜亮相,配上其独有的忧郁气质,犹如古堡里走出的贵族。
为了保持神秘感,Prada方面事先甚至未透露一丝口风,这也难怪当这些“重量级”模特压轴亮相时,大感惊喜的现场观众尖叫连连。据Prada方面透露,他们当初为了确保人数足够,邀请时采取了“广撒网”的策略,没想到这些明星们都爽快接受了邀请,最终便成就了这场“史上最强阵容”的明星客串大秀。有意思的是,Prada时装秀刚好与金球奖“撞日”,这些大多收到金球奖邀请的大咖们,却不爱红毯爱T台。而有Parada此次开例在前,或许让其他时尚大牌们郁闷的是:以后得在时装周玩怎样的跨界花样才能扳回一城呢?



2011年初亮相Louis Vuitton 秀场。

范冰冰曾经是时装周用力过猛变“雷神”的典型,如今的时装周街拍也变得淡定多了。 2012年巴黎高定时装周期间街拍。

Change11
Change——国产女星 雷神变优雅
曾几何时,抱着“为国争光”的“雄心”奔赴时装周“朝圣”的内地女明星们往往铆足了劲,将时装周直接走成了红地毯:整套造型团队跟班,一天数套华服轮番上阵,虽然赚足了话题,但一不小心便用力过猛,变成了“雷神”。其中的典型便属范冰冰,当初一连多套秀服亮相时装周,招得style.com网站和WWD全数一阵佳评,却遭遇国内媒体吐槽其穿得“像走秀多过于看秀”,即便如今范爷有一众大牌加持,辗转各大秀场头排,在时尚圈玩得风生水起,在不少时尚评论者眼中,却仍难洗白。
而如今,随着“看秀军团”阵容扩大,晃时装周渐成常态,内地女明星们的时装周表现终于回归理性。看看姚晨亮相纽约时装周,两套Vera Wang简约造型,从时装秀出来便可直接穿回家。如此从容淡定范,就连曾经的“秀场头号女神”张曼玉也在一旁变得暗淡无光。而高圆圆、孙俪等时装周的“后起之秀”也显然吸取了“前辈”们的经验教训,初次出征时装周便走低调优雅路线。的确,毕竟咱是去看秀而非走秀,唯驾驭得体自如方显时尚功力。



Change12
Change——时尚的高科技
崇尚创新的时尚向来热衷于与科技联姻。而在今年纽约时装周,高科技与时尚的彼此相融,愈发让人津津乐道。在DVF品牌的秀场上,模特们鼻梁上架着google glass出场,Google创始人之一Sergey Brin更亲自登场,与DVF品牌创始人、设计师Diane Von Furstenberg一起戴着它出场谢幕。不过,google glass并非简单地作为时尚的配饰出现,而是主要被用来记录Diane von Furstenberg在纽约时装周上的发布会。发布会后,Google又与DVF联手合作,将当天通过google glass拍摄的画面剪辑成一部名为《DVF Through Glass(透过谷歌眼镜看黛安冯芙丝汀宝)》的短片,带领大家从另一个角度观看这场高科技与时尚的亲密相拥。
而在Rebecca Minkoff时装秀上,闭场时模特手拿一款Stelle Jungle Audio绿色手包亮相。这一外观看来和其他手提包无异的包包其实是一款可以通过蓝牙连接的随身音响,就像iPhone一样。Cushine et Ochs也携手HTC共同打造了一款超酷的黑白双色手机,只可惜只送不卖。新秀设计师christian Cota、Timo Weiland和Suzanne Rae更与设计平台CutOnYourBias合作,请网友票选最受欢迎的设计草图,由民众的力量决定哪些设计能够登上伸展台。时装周T台也海选,让时尚变得更加民主,高科技看来亦功不可没。









Change13
Change——Hedi Slimane初掌帅印 大胆更名
还记得那个引导“病态红花瘦身革命”的Hedi Slimane吗?没错,今年3月,沉寂了5年之后,善搅浑水的Hedi Slimane在万众期待之下接替Stefano Pilati成为了YSL的创意总监,曾经的巴黎惨绿少年回来了。但接掌YSL不意味着回归正统,反而是更大的颠覆。
Hedi Slimane接掌YSL,意味着他将首次涉足女装设计,这对于早年即为YSL工作的他来说,显然意义非常。他在1996年首次加入YSL,从助理到设计总监,Yves Saint Laurent先生专门对他进行了系统性的培养,今年3月Hedi加入YSL的重新回家,还真让人萌生了些旧情。但Hedi Slimane从来都不是乖小子,新官上任三把火,不仅先是将YSL工作室从法国巴黎搬到了他现在的家美国洛杉矶,接着又将品牌用了近50年的名字Yves Saint Laurent变更为Saint Laurent Paris,并且自2013春夏季起,Saint Laurent Paris将重回高级定制的行列,可谓野心十足。Hedi这次对YSL的改革引来了品牌一众铁粉的抗议,人们显然对这个从1966年创立至今沿用的名字充满了感情,但Hedi Slimane绝对是个倔主儿。在与品牌协商之后,从2013春夏季起,由Hedi主理的男女成衣系列将使用新名字、但同时YSL原先的logo也并不会消失,这些都只是表面,变革刚刚开始,并将在6个月内逐步实施,明年1月完成转变。Hedi回归将使YSL的产品线绝对保证以成衣为主,围绕成衣来生产配饰,逐步增加成衣的比重,因为目前的比例为配饰76%,成衣24%。也许对于一个接近知天命之年的品牌来说,是时候加入一些年轻的元素,来点叛逆,加点躁动的激情;也许Hedi Slimiane的这番举动,更是回归到品牌创立的初衷,正如他所说“拥抱年轻的新一代”,使Hedi Slimiane的行为更加理所当然,符合理性;也许一开始这些都不被随着YSL旧LOGO成长的时尚迷们所接受,但相信对于更多关注时尚的人们来说,在意的是重回YSL,Hedi Slimiane能否以他招牌的超然冷静、敏感与精致,将YSL打造成重回旧日经典独属于巴黎女人漫不经心的典雅调调。
从引发颠覆世界的男性审美浪潮,到掌管Dior Homme的辉煌,再到接掌YSL引来镁光灯无数,Hedi Slimane——这个浪漫敏感的巴黎男人一次次征服了所有热衷时尚的男人和女人们。





Change14
Change——Raf Simons去除浮华 重返优雅
Dior的换帅风波终于在今年4月彻底尘埃落定,Raf Simons成了最后的赢家。众所周知,Raf Simons是个做男装出身、却又能把极简主义这条羊肠小道拓宽成了康庄大路的高段位选手。可以说,如果作为任何一个一线品牌的掌门设计师,Raf Simons都当之无愧,但这一次,是Christian Dior——这个在过去几十年中,用高级时装的极致奢靡为时尚王国守护至高殿堂的品牌。从2012秋冬高级定制到2013春夏女装成衣,没有了John Galliano式的奢华,Raf Simons带领Dior扫去浮华,回归简约优雅的时代,硬朗的廓形、利落的线条使得新Dior更加精致与“聪慧”,他建筑感强烈的设计和极简风格主义的融入让人不禁回想起Dior先生在二战后塑造的精致女人味。不同于Galliano式的摇摆撩拨、风情万种,Dior先生更倾向于用没有过多累赘堆积的简约流畅来完成对高级时装的打造,而这点与以反奢华、反时髦、反性别起家的Raf Simons不谋而合。Raf Simons手下的设计虽摒除了多余的结构和色彩,却不显得单调乏味,反之从其出众的剪裁和版型中透出的那股力量自有一种简单却诱惑人心的劲儿。不可否认John Galliano时代的Dior是梦幻样的美,但Raf Simons设计下的Bar Suit更加有Dior最初的风格,欧洲的经济不景气,正需要用这样的实用主义来拯救。
时尚评论员Tim Blanks准确地说出了Raf Simons的设计好在哪里:“以庄重为主的过去,与简洁为主的未来,在它们的中心点相遇。他将自己的风格与个人所了解的关于Dior的历史糅杂在一起,同时证明了Raf Simons并不仅仅要跟着Dior的步伐前进,而是推动着整个高级时装前进。”Raf Simons的设计不仅显现出了自己的设计风格,同时也巧妙地续写了Christian Dior老先生当年New Look的优雅风格特点,无不让人回忆起上世纪50年代的Dior画册女郎。而在迷幻的色彩及一些繁复的剪裁细节上,又可以看到是这个时代才能做到的,这就是对复古风潮最好的表示方式,尊重经典,也融入新时代的新元素。比起Galliano的香艳颓靡,Raf Simons一贯擅长的简约线条似乎更贴近Dior先生的优雅华贵。Dior兜兜转转一圈,终于在Raf Simons的笔下洗去风骚重返优雅的圣坛。

雅诗兰黛携手中国设计师吉承打造“摩登中国美人”妆容

雅诗兰黛密集焕白系列

雪花秀滋晶美白精华露
Change——东方养颜新灵感
不论你是否相信世界的未来在中国的豪言,美妆界都已谱写了对东方女性的偏爱。2012年,各种以东方元素为灵感的重要产品层出不穷、亮点多多。兰蔻专为中国女性研制的根源补养系列,通过6 种关键参数(包括三种肌肤色调和三大完美光彩状态),对中国女性经常提到的气色进行了定义和量化,并因地制宜地选用3 种植物根茎营养——红景天、龙胆根和野山药来有效提升肌肤气色;雅诗兰黛研发团队从中国古韵颂赞的“肤如凝脂”、“肌如白雪”这一传统美肌概念中获得灵感,全新推出的密集焕白系列,追求的是细水长流的清、淡、静、润之“白”;雪花秀今年的美白炸弹滋晶美白系列,其主要成分是白花蛇舌草,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能调理肌肤内里的燥热和清理废弃物,首次倡导美白既要抗光又要抗热这一新概念的同时,重新书写东方草本美白新时代。

兰蔻根源补养系列

巴黎欧莱雅复颜光学嫩肤眼部醒活精华乳

玉兰油新生塑颜金纯面霜

兰蔻小黑瓶眼部肌底精华

巴黎欧莱雅青春密码眼部精华肌底液
Change——涂涂抹抹微整形
护肤的新概念总是年年带来接连不断的革新,护理程序的细化带来越来越全面的呵护。眼部精华的问世是今年的一大趋势,巴黎欧莱雅继大卖的青春密码活颜色精华肌液之后,续写“一滴奇迹”的神话,推出了同一系列的眼部精华肌底液,可以提升眼部肌肤的修护力,并加强后续眼霜的保养效果;兰蔻为明星小黑瓶家族增加了一名新成员——眼部肌底精华,这款产品在功能性上的颠覆设计,也揭露了工具与产品结合的大趋势。类医学保养、媲美微整形也是今年美容护肤的焦点话题。巴黎欧莱雅复颜光学嫩肤系列,添加高效抗老成分“Pro-Xylane玻色因”,帮助肌肤破损处迅速复原;OLAY新生塑颜面霜在平价产品中也堪称领航,它从每个细胞护理入手,针对最容易产生皱纹的部位,帮助肌肤紧致新生。这些添加了高效抗老成分的护肤品成功实现了美容手术瓶装化,让梦想拥有美容手术后的好皮肤又担心副作用的爱美者,大可通过一瓶面霜来满足自己的愿望。

美宝莲VS《绯闻女孩》造型师Eric Daman

兰蔻VS纽约华裔艺术家Andrew Yang

植村秀VS老佛爷

香奈儿慕斯眼影

La Mer海蓝之谜精华乳霜

“云丝绒”质地的阿玛尼黑钥匙至臻奂颜面霜
Change——美容品傍上艺术咖
2012年美容圈里热闹非凡,设计师元老、造型界一姐、知名漫画家齐齐换到美容领域活动拳脚,引发外貌协会、小清新文艺范儿、美容中毒分子的一路尖叫。其实美容界的跨界合作已经屡见不鲜,但今年的跨界不再只是推出限量版,而是与艺术家深度合作。跨界鼻祖植村秀请到了永远精力旺盛的老佛爷,植村秀·卡尔小姐大师圣诞系列问世,酷感十足的同时“萌”味迸发。兰蔻携手25岁的纽约华裔艺术家Andrew Yang,量身打造出两款不同妆容的限量版精美娃娃;美宝莲潮妆学院继打响“无妆不潮——不化妆,怎么算潮人”的口号后,联手国际顶尖造型师、《绯闻女孩》首席造型师Eric Daman及品牌特约彩妆专家Andy Koh,在上海外滩为中国女性呈现了一场时尚彩妆视觉盛宴。


两种质地的希思黎男士抗皱润肤乳液
Change——经典产品出男版
今年依旧有不少美容品牌进驻男士护肤市场,相较以前一水上市一条完整的男士产品线,今年品牌选择研发全效产品,推出能够实现全方位功能、一瓶满足男士肌肤所有需求的全效明星。沿袭全能乳液的好口碑,希思黎男士抗皱润肤乳液主打全面抗老,但特别针对男士肤质的复杂性推出了两种质地,凝露质地完美控油,乳霜质地呵护中性至干性肌肤;SK-Ⅱ推出首款男士******,同样富含90%以上的经典成分PiteraTM,让男女生携手一同体验肌肤14天的五维奇迹焕变,收获肌肤与心灵的双重新生。

T台帅模Freja 加入美宝莲超模代言团队

布莱德·彼特成为首位女香代言人
Change——产品质地新突破
今年美容品的质地也让我们大开眼界,那些抹在脸上的护肤品居然可以像甜品般诱人!阿玛尼实验室率先使用“专利高温瞬间冷凝技术”,将提炼自复苏植物南非凤凰草中的活性成分完美封存,使之拥有莹润透白的“云丝绒”质地,在与肌肤接触的一瞬间,融为滴滴精油质感的凝露,释放强大赋活能量;海蓝之谜精华乳霜以丝滑柔润的质地呈现,延续了海蓝之谜面霜的精髓。美妆市场的质地也是众多品牌在2012年的重大课题,其中香奈儿慕斯眼影最为引人注目,奶油般的质地非常容易涂抹,持久度也很高,不管是作为打底还是单独使用都别有风情,珠光粒子在不同角度及灯光下有不同的细腻效果,令眼妆更加出彩。
Change——全新代言惊喜多
2012年是美妆代言人打破固有思维,创造全新合作领域的一年。号称“小王子”的T台帅模Freja Beha Erichsen出人意料地被美宝莲相中,加入了该品牌强大的超模阵容。香奈儿选择布拉德·皮特代言其经典的五号香水,这是香奈儿在其90年的历史中首次选择男明星代言,也是美容界第一次起用男星代言女香,因此代言的每一步进展都让时尚界和美容达人们倍加关注,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彼特金发及肩,黑白镜头缓缓推进,皮特不急不缓娓娓道来,整段广告都透露着性感又优雅的味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SK-Ⅱ在日本也邀福山雅治为品牌******女款代言,已年过四十的福山大叔仍然是不少女性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风度翩翩又保养有加的他必然为产品带来新的热点。

艺术家打造创意“骨头先生”为弱势儿童募资金

用于支持“爱心课桌计划”的牛尔 &何炅限量明星组
Change——美容品牌慈善潮
慈善跨界也是这两年美容界发展的风向标,在抢占市场的同时也拿出相应的精力来体现人文关怀,用美的正能量去感染、帮助更多的人,已经成为美容品品牌建设的重要部分。比如阿玛尼的寄情之水,凡是购买一瓶寄情香水,就意味着为缺水地区儿童捐赠100公升干净的水;科颜氏通过“爱·循环”全球慈善平台发动全世界艺术家为科颜氏“骨头先生”打造创意形象,并通过在艺术展上的捐赠和公开拍卖等形式,为弱势儿童募集资金,发展他们的教育环境。娇韵诗、M.A.C、悦诗风呤等也通过公平贸易的方式在原料产地获得相应的植物原料。

巴黎欧莱雅请来顶级护肤专家分享独家按摩手法

兰蔻眼舞曲

赫莲娜重温品牌创始人对护肤手法的重视
Change——美容手法打包卖
以往健康专家会说运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最好方法,今年,美容专家则告诉你“运动”也是保持肌肤年轻活力的妙招,而按摩就是最好的“脸部运动操”,不仅很多品牌不约而同地强调按摩的重要性,很多新品的上市也都和“按摩手法”配套售卖。像阿玛尼升级的黑钥匙至臻奂颜面霜就附带了三步不同效果的奂颜瑜伽;兰蔻小黑瓶眼部肌底精华独创出一套“兰蔻眼舞曲”;巴黎欧莱雅复颜光学系列邀请到全球顶级护肤专家分享针对性的按摩手法,这无一不是在宣告:护肤=护肤品+按摩才是今后护肤的正确公式,购买护肤品的同时学会配套的按摩手法,才能让护肤品发挥最大功效,让运动获得美丽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