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苟红和韩利拿到了结婚证书,喜悦之情写在脸上。 记者 李化摄
微博
2012年12月12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因3个“12”连在一起,被网友赋予了新的含义——“要爱要爱要爱”。微博上盛传:错过了象征“长长久久”的2009年9月9日,错过了寓意“十全十美”的2010年10月10日,错过了象征“一心一意”的2011年11月11日,一定不能错过“要爱要爱要爱”的2012年12月12日。于是,这一天成了恋人扎堆结婚、向相爱的人表白、献出自己爱心的日子。
分析
网络热点引发跟
为何数字节日如此受网友关注?昨日,互联网资深观察家、速途网评论中心主编丁道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时代,网络深入生活,网络自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有些原本平常的日子被网友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并成为了网络热点时,人们就不自觉地跟风,并成为所谓的节日。”丁道师也指出,“数字节日”是网络娱乐化的产物,可以给网友带来欢乐,也可以传播“正能量”,不过“数字节日”没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当做生活的调味剂可以,不必太认真。
线下
婚姻登记处排起长队
江北区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放弃了中午的休息时间,并将下班时间延后,让前来登记的新人都能领到结婚证。昨日下午4点,渝北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早上七点半就上班了。据主城9区婚姻登记处反馈的数据显示,截至12日下午4点半,“1212”这天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达2000多对。其中九龙坡、渝北两区的新人登记量分别达320对和360对。另外江北区今年5月20日结婚的新人为91对,而昨日登记结婚人数为400对,增幅达340%。记者还发现,选在这一天进行结婚登记的大多是二十几岁的年轻情侣。
总动员
妈妈爷爷帮忙排队
昨日中午12点,记者在江北区婚姻登记处看见,前来登记结婚的人将婚姻登记处的大厅挤得水泄不通。张爷爷是来帮自己的孙子排队登记的,临近中午时,孙子才和孙媳妇赶到登记处领取了结婚证。“他们要上班,请不了假。”张爷爷告诉记者,他和女儿一起来排队,早上不到8点就到了婚姻登记处,当时前面就已经排了十多人,昨天是孙子30岁的生日,又赶上了3个“12”的好彩头,所以孙子和孙媳妇就决定这一天领证。
邀见证
领证后拍照发微博
昨日上午10点,九龙坡区婚姻登记处前,来办理结婚的新人同样不在少数。“我老婆比较‘马大哈’,经常忘了一些事,这个日子作为结婚纪念日,好记。”新人杜先生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上个月就计划在12月12日领证,两人拿到结婚证后兴奋不已,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拍下结婚证和两人的甜蜜合照,发到了微博上让亲朋好友一起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
占位置
小两口边排队边吃盒饭
就算到了午饭时间,排队的人也不愿意离开。江北区婚姻登记处的魏先生和程女士就买着盒饭,一边排队一边吃。“怕老婆肚子饿着了,就去买了些吃的回来。”魏先生介绍,他们来排队的时候已经快中午12点了,如果两人去吃饭再重新排队,肯定要到下午两三点才能领到证。所以他买了盒饭回来,和妻子边排队边吃饭。
线上
不只是爱情,各种爱正流行
“世纪示爱日”到了,你示爱了么?昨日的微博,“要爱要爱要爱”成了最火的词语,记者在微博中搜索,新浪微博中弹出2671711条结果,腾讯微博更是有59923600条相关广播。2012年12月12日,成为众多网友心目中的好日子。
够浪漫
辅导员校园结婚
“2012年12月12日,宜春学院经管院女辅导员和男友举行浪漫校园婚礼!”昨日,该微博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众多网友的围观。昨日,记者从江西宜春学院经管学院获悉,该院辅导员李丹丹确实在学校开启了婚姻的第一步,不过新郎并不是网上盛传的大二学生。据悉,新郎从宿舍出发,骑着电动车载着新娘环游全校,学生们则跟在二位新人后欢呼雀跃,为他们送上了祝福。
正能量
向父亲借钱帮贫困儿童
在微博上,除了爱慕之情外,很多“正能量”的大爱也在默默传递。网友@小兰州晒出的一张借条感动了众多网友,他的儿子向自己借钱,只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小兰州告诉记者,他在上海工作,儿子在成都上大学。儿子看到了甘肃省****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支队王堃发起的爱心捐款活动(这是一个帮助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麻当乡的化旦尖措孤儿学校募捐过冬煤的活动),便向他借了1000元用于捐款。儿子的善举感动了自己的好友,为了与“1212”这个日子迎合,他的好友谢东波当即捐了1212元。昨日,王堃也告诉记者,这两笔善款均已收到。
新定义
重庆人称为“幺儿节”
诸多重庆网友还给“1212”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12”和重庆方言“幺儿”谐音,重庆网友将昨日称为“幺儿节”。“幺儿”一词在重庆不仅代表最小的孩子,也是亲密恋人间的称呼。昨日,重庆网友“李派斯”发微博称,要为他的老婆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在‘示爱节’为‘幺儿’献上爱心晚餐,她一定非常感动”。记者在微博上搜索,发现过“幺儿节”的网友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