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隐私问题,是否困扰过你,比如接私人电话时被同事窃听,或者电脑里的个人照片和QQ记录被同事偷窥……昨日,在重庆商报写字楼QQ群里,一位白领向大家诉苦,称同事私自接听了自己的电话,还到处传播,令自己很难堪。办公室隐私如何保护?这位白领的遭遇也引起对办公室道德的关注。
私接电话致恋情曝光
“他就坐我旁边,趁我上厕所的时候,接了我的电话。”24岁的伍奕刚参加工作,在石桥铺一家小广告公司工作。同事接听她电话之后,伍奕在写字楼群里诉苦,并请大家支招怎样对付偷听她隐私的男同事。
伍奕告诉记者,她来这家公司时间并不长,也没有和其他人聊过自己的私事。“那天我刚从厕所回来,就看到旁边的30多岁的男同事陈翔(化名)拿着我的手机在说话。”深感意外的伍奕一把夺过手机,虽然她很生气,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说是你男朋友,声音听上去像大叔呀,哈哈哈哈……”谁知陈翔在办公室大声“呛”起了伍奕,让她又急又气。作为新人,怕在公司被人“穿小鞋”,她拼命忍住了这口气。伍奕认为,自己的手机属于私人物品,在没有经过她允许的情况下,就被不熟悉的同事接听,是极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行为。不过除了生气,刚参加工作的她也感到有些无能为力。
不敢在办公室打电话
在写字楼采访中,记者发现私人电话被偷听的案例不在少数。
在重庆代理手机销售工作的王一帆发现,几个同事经常会在私底下八卦她的私人生活。“比如我上周六和朋友去了酒吧,他们也知道了,就说我是去疯玩。但我没有和他们提过此事。”王一帆说。某日晚上加班,王一帆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那天晚上7点,我爸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猛然发现隔壁桌的一个同事正盯着我。”自从偷听事件后,王一帆选择了去卫生间打电话。
陈海飞,一名在重庆某写字楼从事外贸翻译工作的白领,对于办公室私人电话被偷听一事,他显得既愤怒又无奈。“我们公司是以接单作为业绩考核的,接单都是靠个人去向别的公司争取,所以公司内部,大家都会有‘抢食’的冲动。”陈海飞向记者透露,2009年的时候,他曾获得一个大单,当时他在办公室用电话向合作方确认了诸多细节问题,“后来被同事抢了我的单子”。“我现在干脆不在办公室打电话了,一律短信或者QQ。”陈海飞说。
电脑聊天记录被偷窥
“最近我老是发现自己的QQ聊天窗被人移位了。”在重庆一家建筑私企当会计的杨云泉向记者抱怨道。杨称,她有轻度强迫症,对自己摆好位置的物品拥有特别的记忆力,而每当发现自己定格好的QQ聊天窗被移位,她就猜测是否有人动过她的办公室电脑。“这种猜测被我抓到过,很龌龊的行为。”杨云泉说,有一天她没有关机就去吃午饭,提前回来的时候,看到同事坐在自己的电脑前上网,而QQ聊天窗也确实移位了。“人家只说是上网,我也没深究,只是立马给电脑上‘锁’了。”
工程验收专业出身的钟美娟,因为是应届毕业生,没少听学校的师兄师姐谈论办公室文化,她记忆犹新的一点是:必须给电脑上“锁”。
“我就亲眼见过两个同事去偷看别人的QQ聊天记录。”钟美娟说,办公室只有6个人,平时和科长都会用到QQ。有一次,钟美娟的两个同事认定另一个同事给科长打了小报告,趁中午人家去打饭的时候,就把办公室门锁了,翻看人家的聊天记录。“这种事情大家都睁只眼闭只眼。我也算吸取经验了。”
说法
律师:很难认定侵权
重庆丽达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段勤表示,在办公室偷听私人电话,或者偷看人家电脑里的隐私,还很难在法律中认定其侵权。段律师表示,除非是在未经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泄露其个人信息,或者利用这些个人信息非法获利,那么就涉嫌侵犯了他人隐私权。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段勤同时建议,对于办公室隐私,最重要的还是从道德层面进行呼吁,以及每个人要有隐私保护意识。
心理学家:偷看隐私的人没安全感
重庆尚悦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心理咨询师罗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秘密的好奇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对他人秘密有好奇心,很有可能来源于他在所处环境中缺乏安全感,从而想通过获取越多秘密来得到对环境的把控感。
罗练称,要应对自己隐私被泄露,首先是要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秘密,尽量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比如,不在办公室的洗手间或者走廊等地谈论私生活,这些通常是秘密“高产地”。面对隐私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不要说出老板的隐私;别把同事的隐私当把柄。另外,可以在下班前清理电脑系统中的“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