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中国新闻周刊:第四极,第四区?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07-5-9 22:16:38 【阅读】6493
    文/ ****波 于淼

    打开中国的经济版图,从东边看,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个经济增长极。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这“三个极”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三个极”的耀眼光环之下,中国广袤的西部似乎被遗忘了。这些年来,那里究竟孕育着怎样的变化?在奔腾不息的长江上游是否正“破茧”着中国经济版图的“第四极”?

    “这是每三个月都要更新一版地图的地方!”2007年2月27日,大年初十,******新闻办春节后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王鸿举用这样的方式介绍着重庆这座城市的变化。这个用“迅捷”都无法形容变化速度的城市,用十年的“爬坡上坎”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上。

    要“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3月8日,******总****在人民大会堂重庆厅,亲自为重庆今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导航定向”。

    寻着这座年轻直辖市的新定位,“第四极”的概念跃然而起!但是,要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版图的重要一极,重庆还必须具备极具支撑力的产业高地。

    这一点,以其它三个增长极为佐证,每一“极”都有一个“区”作为支撑发展的产业高地: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三个区”对应着“三个极”,这是中国区域经济集群化、产业发展群聚效应的必然。

    “第四极” 拉弓放箭

    “沿海像弓背,处在最前沿;西部像弓弦;长江像弓箭;弓背弓弦要有拉弓的韧劲和张力,箭已在弦上,有着足够的穿透力。”这是很早前重庆****官员曾做过的一个比喻。而在这个比喻中,重庆就是这箭尾与弓弦相接的地方!

    处于大陆版图中心地带的重庆,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南北传递,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10年前,重庆境内只有一条成渝高速公路、3条铁路;直辖10年后,如今已拥有“一环五射”高速公路、6条铁路,还有4条高速公路和3条铁路在建或即将开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扩建后,吞吐量达800多万人次,跃居全国十大枢纽机场之列,即将开工建设第二跑道和第三航站楼。更值一提的是,重庆还是西部惟一拥有长江黄金水道的特大城市,三峡水库蓄水后,重庆库区航道通行船舶由原来1000吨级提高到5000吨级。种种迹象表明,按照国家级交通枢纽标准打造的重庆,正在成为承东启西、接南转北的西部最大交通枢纽。

    箭在弦上,重庆这个“弓箭手”的架势已经摆好了几年,只等发力。

    10年前,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也是西部惟一的直辖市。

    10年间,重庆每天都在“变脸”,主城以每年25平方公里的速度迅速扩张,人口以每年40到60万的速度向城市化过渡。重庆的面积是中国其他三个直辖市总面积的2.4倍。

    “过去的十年,是我们重庆励精图治的十年,是我们爬坡上坎的十年,是我们的经济建设、人的精神面貌都发生深刻而巨大变化的十年”。重庆市****王鸿举感慨,这是重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十年。

    直辖十年,重庆市人均GDP由750美元升为1500美元,翻了一番;工业销售值从1000亿元增长到4200亿元,翻了两番;工业利润由亏损转为赢利155亿元;进出口总额十年间增加2.4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00年的187天增加到2006年的287天。

    目前,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础基本夯实:承东启西、转南接北的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形成;通讯枢纽和信息中心地位基本确立;商贸中心、科教文化中心集散能力覆盖长江上游;基本形成以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资源加工、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为支柱的新型产业体系。

    今年3月初,******正式批复《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规划中,“支持重点区域优先开发,加快培育和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成为未来西部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就是说,在中国西部崛起“第四增长极”已是大势所趋。经过10年发展,重新掂量自己的家底,在重庆人眼中,“第四增长极”志在必得。按照他们的计划,到2020年,重庆将完全确立自己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地位。

    中国经济版图上那支“箭”已经架了很久。拉动大弓的四个“极”都已摆开架势,作为驱动“第四极”的那个“第四区”呢?

    “第四区” 箭在弦上

    有人说,用线条将重庆四十个区县串联起来,像一只凤凰。这个比喻形象地印证了重庆“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布局。“一圈”即以主城为核心的1小时经济圈,“两翼”即以万州为中心的渝东北和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两大区域。凤凰展翅,需要“一圈两翼”都动起来。按重庆市委****WY的设想,“一圈两翼”的飞跃式布局完成后,重庆80%的人口会集中在“一圈两翼”,九成以上的GDP也将在这里产出。

    而“一圈两翼”的中心点,也就是为“凤凰”供血的心脏,是“第四极”的核心动力所在。

    缘着“重庆向北”之说,在重庆主城北部,是这座山城难得的地势相对平缓的浅丘开阔地带,大片的土地紧连主城区,土地开发成本较低,为重庆发展提供了最切近的资源。这是山城重庆的风水宝地,也将是“第四区”的吉祥地。

    “重庆是著名的工业城市,以现代产业为基础、为支柱的开发新区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是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引擎,这是已为东部沿海地区实践所证明了的不争的事实。”重庆市前****包叙定为这136.6平方公里赋予了“重任”。在包叙定看来,重庆北部新区的设立,是重庆前市委**********和他在主政重庆工作时最具战略性的决策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最具长远意义的一项举措。

    “发展是一个梯度的过程,不可能是同时全部发展。在把重庆建设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过程中,北部新区无疑是重庆发展的重心和核心。” 长江中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白志礼教授这样分析。

    作为重庆市委市****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决策”,重庆北部新区于2001年4月25日挂牌成立。

    很显然,重庆市委、市****做出开发建设北部新区的战略决策,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区域的突破,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推进,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升。

    除了其诞生的独特背景外,这个承载了“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历史使命的区域,北部新区诞生时便凝合了许多要素优势。它紧邻重庆中心城区,拥有嘉陵江16.5公里天然生态水岸、重庆江北国际空港、长江上游最大的寸滩集装箱码头、中国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站、穿越重庆的国家级高速公路。如果说重庆是中国不多的交通大枢纽,那么北部新区就是这个枢纽的核心地段。

    重庆市****王鸿举要求,“举全市之力打造北部新区”。如今,他的要求已成共识。3200万重庆人民期望中的北部新区是“重庆21世纪的新城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创新试验田,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都市发达经济圈核心增长极和都市风貌展示区”。

    “我们的任务就是为重庆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铆足劲,拉满弓,把箭射出去。”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乃文如是说。

    梦想 从嘉陵江出发

    40里绵延的嘉陵江流淌了几多岁月,淘尽了历史的喧嚣。大浪淘沙始现金,那些留存下的梦想正在阳光下闪耀。

    对重庆北部新区的发展,重庆市前任****包叙定曾提出了一个形象化阶段性目标,“到2010年,要再造一个重庆工业”,即重庆北部新区包括经开区和高新区的年工业总产值要达到2000年重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水平——1500亿元。

      “当时,有人认为1500亿这个战略目标是一个数字游戏。但是,现实中的游戏很精彩。”重庆北部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菊梦说。

      几年前,这片土地上浅丘一个连着一个,勤劳的农民世代在这里耕种着他们的希望。那时,他们甚至把这片土地上崛起一座现代新城看作“天方夜谭”。在白纸上画画,征每一寸土地,修每一米道路,铺每一米管道,经过六年的发展,站在北部新区的土地上,已经让人唏嘘不已。

      如今,美国的产业巨头也要在这里寻找“光荣与梦想”,“我的回忆录要从这里写起,”今年3月初,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艾伦•穆拉利来重庆检查北部新区长安福特工厂时感慨。

      “实际上福特在中国的业务,已经成为福特在全球体系中的重要亮点。” 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所指的是,福特在华的合资企业长安福特马自达。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长安福特的业绩在福特亚太区即位居第一,投产仅4年,重庆长安福特已经成为福特在全球最赚钱的工厂之一。

      “我希望福特项目能成为北部新区产业的一颗种子,以带动新区的其他产业发展。”重庆老****的想法正在北部新区实现。目前,汽车产业已在北部新区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伟世通、江森自控、福耀玻璃等世界500强及知名汽车配套企业相继入驻北部新区。

      2006年,北部新区实现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值221亿元,占北部新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6%,占重庆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的52.5%。截至2006年底,重庆北部新区汽车城已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4个,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65家,汽车物流企业2家,汽车交易市场3个。汽车及零配件已成为北部新区的支柱产业。

      照母山下的“星”经济

      在北部新区中轴线上有条绿带,像是一片绿肺,镶嵌在北部新区的中间,这片绿肺就是照母山。在山上,有一座“揽星塔”。 站在塔上,抬头望天,欣赏日出、日落抑或月色、星辰。如今,站在塔上,低头往下看,也是星光耀眼,璀璨夺目。

      照母山下50平方公里,在这片让所有地产开发商都艳羡的区域内,建成了中国西部第一个生态科技商务区——重庆EBD。海王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太阳系七大行星命名的7栋科技孵化大楼共同组成了一个“星系列”百万方高新技术楼宇产业区。

      “这种都市型工业的新形态,比较适合重庆北部新区的发展情况,应该多搞几个百万方。”中国开发区协会会长刘培强非常赞同北部新区发展楼宇工业的思路,他认为这种具有“占地少、效益好、污染少”等特点的发展模式很适合北部新区。

      楼宇工业既很好的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和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又拉近了产业链,促进了产业集群,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北部新区

     分享按钮
    :::::::相关文章::::::::::::::::::::::::::::::::::::::::::::::::::::::

    中国“温泉之都”——福州、重庆、天津 (2014/5/17 23:58:05)

    全球新兴都市前景排行近日出炉 重庆名列第四位 (2012/4/5 12:14:19)

    2011中国十大创新城市出炉 重庆位居“榜眼” (2011/7/28 13:05:03)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名调查:广州居首 北京第八 (2011/6/13 0:46:39)

    2010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前10名的地区电影票房排名 (2010/7/29 13:19:53)

    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香港位列第8广州列第38名 (2010/7/29 13:05:03)

    《福布斯》公布最新10大富豪排名 盖茨重回榜首 (2009/5/20 12:02:59)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高居世界第七 (2009/1/18 18:06:10)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