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优势
据重庆市副****童小平介绍,成渝经济区之所以有能力也有信心做除开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第四极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区域条件独特。成渝经济区隶属于长江流域的交汇点,占有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成都和重庆两个代表城市又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城市,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位置。
二、前期的发展基础好。1、资源积聚好,在成都和重庆都是拥有极其丰富的能源、旅游资源;2、产业基础好。两地都拥有军工、电子、汽车等重要的产业资源;3、、城市基础好;最后则是要素功能好。
三、发展潜力大。成渝经济区现在拥有全国1.7%的土地,8%的人口,GDP为8000亿元,占了全国GDP的4.7%。发展水平有目共睹。预计在2020年达到4.8万亿元,占全国GDP的8%。
成渝经济区——措施
有了如此多“先天”和“后天”的优势,并不能保证成渝经济区就能成为中国的第四极。显然我们离其他三个经济区还有一定的距离。而如何缩小并赶超成为了当前的重中之重。四川省副省长王怀臣就进一步落实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措施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一、确定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和定位。
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承接悠久的合作渊源,重庆、成都两地特大城市将成为经济 区的龙头,重庆市副****童小平介绍说,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 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而该经济区的定位则是要共同争取成渝经济去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共同争取国家编制 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努力将成渝经济区建成继长三角、京津豫、珠三角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增长极。
二、确定成渝经济区的五个共建重点。
1、加快重庆市和成都市之间的快速客运 专线铁路等点对点快速通道和区域环型快速通道建设,完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民航 、管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畅通对外交通,共同加强电网通道、水利、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互相支持、合作共享。
2、要建立开放、规范、竞争、有序的商品市场,破除行政壁垒,加强交通、物 流合作,降低产品跨区域销售成本。建立有利于人口合理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取消就业户籍限制,建立流动人口“便参保、易转移”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跨地区的产权交易市场、金额市场等资本市场建设,制定区域产权交易规则,逐步实现产权市场一体化。大力促进价格管制产品的互惠贸易,构建要素无障碍流动机制,促进产业互动、利益共享。构筑企业合作的绿色通道,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消除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障碍。
3、共同引导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共同培育和建设国家重装备制造业基地、高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研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强区域内产业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物流配送、金融保险、技术服务、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加强相互协调,共同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
4、共同构建城市群和城市连绵带,充分发挥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在分别构建和完善成、渝两个单核城市群基础上,加快培育绵阳、德阳、内江、资阳、遂宁、自贡、泸州、宜宾、南充、广安、达州、眉山、乐山、永川、江津、合川、涪陵、长寿、铜梁、荣昌、大足、南川、綦江、壁山、双桥、潼南、万盛等若干紧密相连的大中小城市,共同构建西部最大的城市连绵带。
5、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同争取国家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长江上游长期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共同实施污染物排放问题控制制度,按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进行产业和重大项目布局。共同建立长江上游联防联治的水环境管理机制。开展环境监测合作。
三、建立统一的工作和协调机制,建立****统筹协调、规划衔接引导、部门对口推进的工作机制。
建立领导保障机制,两省、市分别成立经济区领导小组;建立日常工作机制,在两省、市发展改革委设立办公室,具体实施川渝合作有关事项;建立实质性工作机制。共同召开经济区域内区市县长联度会、开展沿边区市县合作共建试点等合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高层互访,按奇数年份在重庆、偶数年份在四川,共同召开经济区合作论坛。
成渝经济区——意义
最后,双方一致认为,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有助于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关于推荐成渝等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的要求,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生态安全,有利于形成国家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两省市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相关文章:::::::::::::::::::::::::::::::::::::::::::::::::::::: 2012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榜单出炉 重庆排名第27位 (2013/5/20 12:49:13) 2012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行榜出炉 重庆跻身前十 (2012/7/11 14:05:38) 2012中国35城市生活质量报告发布 重庆排后10位 (2012/6/18 14:32:30) 城市竞争力排名广州排60位 深圳降幅最大 (2012/4/8 14:03:57) 《经济学家》:最受重视的经济竞争力 重庆排第9 (2012/3/15 1:06:57) “重庆,非去不可”霸气外露 官方给出三大理由 (2011/6/13 15:10:56) 重庆荣获“网民眼中最美十大魅力旅游城市”称号 (2010/12/29 14:13:21) 中国城市成长竞争力排行榜:渝全国第八 西部第一 (2010/12/22 13:35: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