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三峡三城记--重庆、万州和宜昌风云史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07/2/7 10:29:29 【阅读】5201
    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如何影响、左右乃至决定着沿岸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我们将目光锁定重庆、万州和宜昌这样三个标本城市,这三座城市目前的风云际会应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史上极有价值的观测对象。


    11 月 6 日对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实施的截流有写进长江江史的价值。从这一天起,每年流经三峡的 4500 亿立方的长江来水,将按照人类的意志被调度、拦蓄和宣泄。与此同时,这个仪式的完成还意味着历时十年的长江三峡工程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大坝锁江和高峡平湖的景观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它们将在 6 个月后如期横空出世。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的报道视线在三峡库区纵深展开。我们关注的是这项 “ 世界上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 ” 工程的建设是如何影响、左右乃至决定着沿岸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我们将目光锁定重庆、万州和宜昌这样三个标本城市。


    重庆一直在借三峡开发的东风加速 “ 枢纽重庆 ” 概念的实现,努力打造西南国际大都会。在其主城区风起云涌的造城运动使这座山城原有的城市构造特色迅速同质化,并且这种同质化的城市模本正在其辖区大量繁殖与克隆;万州作为库区的中心城市,肩负着在短时间内改变重庆这个直辖市城市化程度最低这一现状的使命,它在利用国家三峡开发资金和契机落力招商引资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其工业化程度;宜昌倚重三峡工程在其辖区的优势,一直没有放弃成为三峡重镇的图谋,湖北方面也力图借三峡开发之力使宜昌成为中部地区锲入西部的一个棋子,宜昌因而得以迅速成为湖北第二大城市。


    这三座城市目前的风云际会应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史上最有价值的观测对象。


    同质化的重庆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一项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议。据说这项决议连标点符号在内只有196个字,但就是这196个字从此改变了这座著名山城的命运。


    重庆之所以能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一条最为重要的理由就是三峡工程的上马。在120 万三峡移民中,渝、万、涪三地占了102万;而当时的四川行政区域过大,人口太多,对该地区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指导有一定难度。为进一步理顺体制保证三峡移民工作的顺利进行,推动川东地区和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选择一个城市担当该区域的辐射源和支撑点。


    尽管三峡工程给重庆辖区造成面积最大的水淹,中国现代史上最为浩大的移民行动在此地演义,10万重庆人永远离开故土,远徙他乡……但记者在该市主城区采访时见到的每一个重庆人都认为自己所在的城市是三峡工程的最大受益者:重庆市的主城区距三峡工程坝址有 600 公里之遥,库区蓄水对这座城市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工程上马给它带来的实惠却明明白白地泽及山城的市民。


    10月25日,记者抵达重庆的当晚,就有朋友将我们拉到新开辟的南滨路欣赏山城夜景。这位还在重庆大学就读的年轻市民以一种毫不掩饰的自豪来表达对所居城市的满意。在随后的几天采访中,类似的夸耀在急性子的山城人身上随处可见,他们告诉那些外来客的无非是路宽了,桥多了,楼高了,景美了……


    今年“ 两会”期间,记者曾就重庆未来的发展趋势采访过该市的副****黄奇帆。据介绍,重庆将在未来 5 年之内解决交通瓶颈问题,成为西南最大的航空港、铁路枢纽、长江航运中心和西南高速公路中心;重庆正在推进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发展战略,进行 600 平方公里的主城区改造、2500 平方公里的都市圈的建设和 8 万平方公里的小城镇建设;未来 10 年内,重庆的现有城区面积将翻一倍,每年将有 50-60 万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一个国际大都会、国内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和镇的五级城市群将在西南形成。


    这次在重庆采访期间,记者的所见所闻,已经证实了黄奇帆副****当时所描绘的蓝图正逐渐成为现实。


    有社会学家指出,其实城市并不只是意味着提供一系列如街道、高楼、照明、市内公共交通、通讯以及学校、医院、法院和警察局等各种市政设施,更确切地说,城市应该是精神的寄托物,某种习俗与传统的载体,它深入到那些使其得以形成的人们的生命进程之中,它是自然的产物,更应该是人性的产物。


    我们注意到,重庆一直在借三峡开发的东风加速枢纽重庆概念的实现,努力打造西南国际大都会;但我们也同时注意到在其主城区风起云涌的造城运动,使这座山城原有的城市构造特色迅速同质化 —— 站在解放碑****商务区,你很容易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其街景与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大致相同。我们的记者跑到一个叫十八街的地方拍摄重庆目前仅存的吊脚楼群,立刻就有市民过来告诉记者,这里马上就要拆除了。


    就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而言,迫切大都会化的重庆在保留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色方面表现得乏善可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体现商业社会对城市的理解与演绎方面,直辖后的重庆则表现得酣畅淋漓:曾经万家灯火的长江码头,现在已成功脱胎为霓虹闪烁的西南大都会。


    记者离开重庆的那天,当地媒体正在大肆炒作一家即将开业的国际知名品牌超市,他们告诉市民:从国际大都市的发展规律看,居住区与郊区城镇商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商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参数。
    移民城万州


    和所有的三峡沿岸城镇一样,万州的老城区现在也是一片废墟。 10 月 28 日,记者从一个即将被废弃的码头进入万州时,看见海拔 135 线下的建筑物已如蛇蜕委弃在长江边上。有资料显示,在三峡工程完成之时,这座具有 1700 年历史古城的三分之二将永沉江底, 25 万万州人需要告别自己熟悉的家园迁往他乡。


    重庆直辖后,万州被确定为重庆第二大城市。尽管这种提法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 现在的万州仅仅是重庆的一个区,而非从前辖云阳、奉节、巫山等好几个县的万县市,所以它应该只是一座城市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城市 —— 但万州人看来很满意这个定位。


    早在 1993 年三峡工程决定上马之际,万州人就开始为自己未来的新家园未雨绸缪。当时开工建设的天城周家坝、五桥百安坝移民新城,是记者印象中三峡库区最早的移民新城。在 1994 年,万州人就已经立足移民迁建制定了一个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着力开发三个移民新区,拓展城市外延,拉开城市格局。


    这个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 1997 年后被重新规划。规划到 2020 年的《万州区城市总体规划》主题词就一个:重庆第二大城市。在城建局,记者看见一张名为 “ 三片区七组团 ” 的城区规划图,据说这就是万州未来发展趋势的核心所在。这个 “ 三片区七组团 ” 被 6 座长江大桥和两条滨江路串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与武汉三镇相似的滨江山城格局。


    按照这个规划,新万州城区面积将扩大两倍,不但能妥善安置全部城镇居民,而且留出一块相当规模的接纳进城农民的生活空间。


    万州作为库区的中心城市,肩负着在短时间内改变重庆这个直辖市城市化程度最低这一现状的使命。 10 月 29 日,万州区移民局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介绍说:万县市原辖三区八县,人口有 840 万之众,这其中农业人口的比例竟接近 80 %;更名万州区后,八县被重庆直接管辖了,万州区的人口 “ 瘦身 ” 至目前的 160 万人,城镇人口比例提高到 34 . 6 %。这位官员在此有个重点解释: “ 这可是万州有史以来最高的城市化比例,而且这个比例还在持续攀升,有望在 2009 年三峡工程彻底结束时达到 51 %,甚至更高。 ”


    “ 当超过 50 %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当中时,我们说,这个社会就已经实现城市化了。 ” 就这么简单吗?当万州地界的大量农民由于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水淹而涌入城市时,城市给他们准备的不应该仅仅是生活的空间,还必须考虑这批新生的城市居民如何谋生的问题。我们在采访过程中注意到,万州在利用国家三峡开发资金和契机落力招商引资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高其工业化程度。据万州区宣传部门提供的一份材料说,十年来,这个新生的城市在利用对口支援引进上海白猫、汇丽建材、信谊药业、江苏常柴、珠海格力等名优企业落户万州的同时,更以改组改造、兼并联合、引资嫁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盘活了辖区内的 295 家企业。由于农业技术方面的成功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卓有成效所创造出来的食品过剩,不仅为发展那些前途无量的食品加工业以及相对应的商务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更为小城镇的再生注入了经济上的保障,为农民的进城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范本。
    宜昌图谋


    现在的宜昌城其实只有30年的历史,这座城市的做大完全得益于两座大坝的兴建。随着三峡工程的逐渐推进,一个关于 “ 世界水电之都 ” 的说法正在宜昌的官方与民间日益喧嚣。记者在不同的场合听见不同的人士都在强调宜昌是我国甚至世界水能资源最集中、开发前景最好的地区。





    今年年初,记者在武汉采访时曾就宜昌的区位优势请教于中南财经大学的一位教授,那位老先生居然用了一连串的 “ 不得了 ” 来形容宜昌,他认为宜昌位于长江上游与下游的分界线,是 “ 长江一线 ” 与 “ 西南一片 ” 的重要联接点,在长江经济带中处在承东启西的位置上;尤其是国家连续在该地区投下两粒能源建设与水利开发的重要棋子,让类似三峡开发总公司和葛州坝集团这样实力强大的推进型企业落户宜昌,成为三峡经济区的一个重要增长极。


    记者从湖北省****了解到,在该省 “ 十五 ” 规划中,宜昌已是长江 “ 金三角 ” 地区的一个极点,湖北方面力图借三峡开发之力使其成为中部地区锲入西部的一粒棋子,宜昌因此迅速成为湖北第二大城市。然而,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注意到,这座一夜间膨胀的城市不可避免地潜伏着过快发展的城市化所造成的问题与后果。宜昌这一次的城市扩容,与前两次随着葛州坝工程与三峡工程而来的城市扩容有本质的不同。前两次随两大水利枢纽工程而来的不仅有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水电建设大军,更有********与各大金融机构注入的雄厚资金,这应该是决定着宜昌能以 “ 城市环境美 ” 、 “ 市民素质高 ” 两大优势在中国内陆城市中显得卓尔

     分享按钮
    :::::::相关文章::::::::::::::::::::::::::::::::::::::::::::::::::::::

    中国“温泉之都”——福州、重庆、天津 (2014/5/17 23:58:05)

    全球新兴都市前景排行近日出炉 重庆名列第四位 (2012/4/5 12:14:19)

    2011中国十大创新城市出炉 重庆位居“榜眼” (2011/7/28 13:05:03)

    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排名调查:广州居首 北京第八 (2011/6/13 0:46:39)

    2010年上半年全国省市前10名的地区电影票房排名 (2010/7/29 13:19:53)

    全球城市生活成本排名:香港位列第8广州列第38名 (2010/7/29 13:05:03)

    《福布斯》公布最新10大富豪排名 盖茨重回榜首 (2009/5/20 12:02:59)

    中国的文化影响力高居世界第七 (2009/1/18 18:06:10)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