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深圳房交会的时候,有几个楼盘很是抢了人的眼球,比如“十七英哩——我与这个城市保持的距离”、“慢城——慢是一种生活态度”。其实与重庆一样,每个楼的好处与不足,都是大同小异的,吸引人们购买的往往在于宣传和主张。
作为最新的一个直辖市,许多重庆人都说要奋起直追、要早日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要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王者……豪气冲天,反观重庆的那座未来规划沙盘,很是充分的体现了这一主张——要盖最高的楼、要有最漂亮的夜景,甚至请名人也是中国第一胖、中国第一高,常常反思那位在两江亭所遇的清洁女工,她手指长江说以后还要有多少座大桥时的憧憬表情。重庆人以自己“起步晚”为先天性的不足,其实,大可不必!
在IT业,流行一种说法叫“后发优势”,这是一种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可枪打的也是出头鸟;行业先行者可以抢占市场先机,可是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世界上有几家真正的百年老店?同样,重庆起步晚又何尝不是一种优越呢?海南建省,一时间房产大热,全中国的热钱都往海南涌,过几年之后,“海口的房子”有点民国金圆券的感觉了,烂尾楼、豆腐楼、无人楼比比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口原气还是没有缓过来;北京是首都,又是拆城墙又是狂热吸引外来人才又是建国际化建筑,现在沙尘暴每年光顾,楼宇之间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感,甚至关于迁都的说法都流传出来了;西安规定市中心的建筑不允许超过10层,市民居住区往市郊发展,所以在航空、军工、纺织竞争力不强时,又成为了西部旅游大市、文化圆心……
起步晚的人,可以抽着烟慢慢看前面跑的人是如何摔倒的又是如何中途加油的,别人摔的地方一定有坑,还用摸着石头过河去探坑吗?如同重庆的渝中与渝北,听重庆人说从前有个说法:宁要市里一张床,不要郊区一间房,现在呢?有钱的人都在新区买房,原因不过是生活质量高、未来发展空间大之类的理由,重庆多山,为何渝北显得比较平?因为在答选择题的时候,不同的年代选择了不同的答案:同样100万,先修路还是先盖房?
前几天出的一份报告,说重庆人均收入的事,结果一片非议,不论GDP和人口的基数多大,重庆不是一个人人都中产的城市,曾经有位中国社会学家把目前的中国人分为12个等级,如果这种划分合理,那么,在重庆,12个等级的人全都有了吧,能够让不同等级的人在一个城市和平相处安居乐业,才是一个真正的大都市。美国的《纽约时报》曾发出一篇文章,说不明白为何高尔夫球在中国成了贵族运动,在西方,它基本普及——否则“老虎伍兹”怎么能成为那么多品牌的代言人呢?美国商人为何不选他们的羽毛球国手当品牌代言人?深圳当年为了体现自己的时尚,修了不下13座18洞的高尔夫球场,直到2005年才有几位市政委员联名提案紧急叫停新的高球场建设——原来绿莹莹的高尔夫球场是靠杀虫剂给养大的啊!原来杀虫剂不仅虫吃会死,污染水源之后,人吃多了也活不好啊!而深圳身边的香港,和深圳一样的人口密度,却只有区区3座高球场,完全能够满足一个城的高球爱好者,对邻居视而不见,关上门来玩创意、搞国际化,结果13座高球场如果不是靠卖周边的房子挣钱,早倒的七七八八了,那么,现在的重庆当规划一片土地准备用于高球、星级酒店、顶级别墅之类形象面子工程的时候,可否对此借鉴一下呢?
关于“国际化大都市”,是个水到渠成的事,它不可能像1949年毛****站在天安门广场城楼上振臂一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样,有个具体的实现日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重庆也不可能在几年之内成为罗马。当一座城市能够为3000万谋得幸福生活的时候,它就是国际化大都市了。而这种幸福在于可持续的发展,绝对不是今天加铺电缆需要挖开马路、明天改道天然气又挖;也不是推了别具特别的吊脚楼盖洋房,再选一个点花大价钱翻新一个镇……比如一座桥,100年之后它仍然成为交通干道而不会拦住航道来往的船,比如一棵小树,20年之后可以为炎炎的火炉城市带来一片荫凉而不是挡路的木桩。据说北京一座桥(具体名字记不太清了)重选址的时候,一麻袋的专家,扛着一车的先进仪器,选好地方一挖,哈!竟然是一个宋代老桥的遗址!估计又是大建首都时被麻袋专家们给毁了修路的吧,谁说死人扇不了活人的耳光?不但能,而且挺响,“叭叭”,打的让人心慌……小时候的科教书在介绍中国时就写“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现代化发展起步晚底子薄”,现在不知改没,其实,多厚的底子才不算薄呢?20年对城市更新一次,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么折腾的吧。德国人在盖房子时,竞标时的要价一定是最贵的、工期也是最长的(类似的例子不举了,高手如云,哪容我喋喋不休),可一战败了挑二战、二战败了现在又成了世界强国,它的底子厚吗?主要是人家建一个工程,不在墙上刷“百年大计”,而是把它写在施工规划中了……如果有机会再见那位两江亭的保洁工,我会说,所谓繁荣,不在于长江上有多少座桥,而在于桥上行走的人现在个个幸福生活,他们的子孙在桥上也个个幸福。
当一个城市需要发展,并被标注上许多盛大的头衔时,外力与内力会催着它跑步向前,下围棋时讲究“金角银边草肚皮”,把边角布局好了,中间地带顺势落子,自然能形成一条强势的大龙,只有如我这样的臭手,才会急忙忙地在中间大做文章,从而深切的体会什么叫“南辕北辙”,方向不对,跑的越用力,在中间的草肚皮越落子如飞,越是成不了气候,当然,常败无胜。重庆的幸福明天,应该定在哪一年?10年后、20年后?也许,越快速建成的灯火辉煌越短促——重庆能够快速实现的,别的城市一样能,现如今哪个省会级的城市不是多少有些“不夜城”的样子?又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重庆有如此大的版图,用广告里的话来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呵呵,十几个区一起旺,才是真的旺!3000万人的集体快活,是个奇迹,国内外的人偷军用飞机、抢外星人飞碟都要来看看重庆为什么,国际化大都市,不是弯腰请人,而是手臂轻摆:整理衣冠,重庆欢迎您!
至于直辖市的名头,放淡一点,看开一点,普通百姓生活与直辖不直辖无关——重庆人吃2两的酸辣粉花4元钱,我这位从来不是直辖市人口的外地人,也花4元。
小声说一句:重庆,慢一点、稳稳的跑,好吗?
题外的:
关于许多人在QQ中质问我的话,当时没回复、以后也不会回复,在此权当是统一回答吧:
负责任的说,直到今天,在我写过的文字中只提过一次“成都”,至于“粗口”、“素质差”、“重庆不好”、“不应该直辖”之类的字句,从未出现过,对于“上车让座”、“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之类的事,由于我从未是1天24小时全天候站在马路边看或是坐公交车领会,所以,从未对此有任何一个字的印象表达……不过,若有看官觉得全是我说的,也没太大问题,毕竟是我的《重庆印象》引起了一场热闹。相反,提到深圳时,讲过香港的二奶多、香港后花园,引用过香港孩子过新年的愿望,说过汽油储备不足、海滨城市看不见海,以及此篇的“高尔夫球场”……“一味抬高深圳”?呵呵,有点意思。
在此,感谢鼓励与平视我的人!以尊重回报尊重,以微笑回报微笑。本来气温就高,内火外热对身体不好。
有一个很是自恋的建议:点开此贴,在最左上边,点击“只看楼主”,也许能让诸位的火气降温2度。找不着?可以向“北风往南吹”版主咨询,这一片街道归他管理,呵呵,在我的“重庆印象”中,越是漂亮可人的MM,他越会温柔的解答咨询。
:::::::相关文章:::::::::::::::::::::::::::::::::::::::::::::::::::::: 一座两次改变世界历史的城池--重庆 (2010/8/19 0:01:10) 中国各省份世界级富豪数量排名 (2010/7/29 13:17:23) 全球最具创新公司TOP50出炉 苹果摘冠(组图) (2008/6/11 12:37:36) 一则网帖引发的激辩:天津抛离重庆? (2008/4/30 11:14:31) 重庆-中国未来的摩天之都! (2008/4/8 16:45:41) 四直辖市集体走上改革前台 战略布局呈现新亮点 (2007/6/21 17:05:58) 中国最有文化的五个城市排行榜 (2007/5/23 10:47:37) 民国****时期的中国十二大直辖市 (2007/5/23 10:39: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