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古镇
古镇磁器口的大名在重庆可谓家喻户晓,连外地的游客也纷纷慕名前往游览,磁器口已成为重庆旅游的一张锃亮名片。经过春节的喧嚣,磁器口显得颇为宁静。记者日前走访了磁器口古镇,感受古镇的新气象。据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磁器口正在谋求华丽转身,不做吃货街,将主打老重庆内涵风。
节后磁器口游客锐减
昨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磁器口古镇,从牌坊大门进入,顺着斑驳的青石板路顺街而上,游客较少,和春节期间的人潮涌动反差较大。
古街上的商铺门前,红火的灯笼高高挂起,门柱上的新春联增添了浓浓的年味。在陈麻花、手工酸辣粉、特制姜糖等名特小吃的店铺里,有游客正在选购,而一些出售字画、手工艺品的商铺前却显得冷清。几家相邻字画商铺的店员抄着手、缩着身子,说说笑笑地摆着龙门阵。
“今天还比较轻松,前几日忙得团团转。”陈麻花商铺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商铺每日的可销售麻花五百多斤,营业额在5000元左右,而今日,估计只能销售出一百多斤,营业额在1000多元。而其他如手工酸辣粉、张飞牛肉等商铺也出现类似情况。
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据不完全统计,春节后,因受人气变化影响,各商铺的销量与春节期间相比,降至五分之一左右。
突出老重庆元素揽客
“磁器口名气很大,但整体说来,旅游品位并没有太高水准。”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他们接到不少游客的意见和建议,认为磁器口的文化味不够,更像一个“吃货街”,各色小吃占据了古镇的很大部分。
该负责人说,曾有一位台湾大学的教授到磁器口游玩时感叹,在他从历史资料中了解到的磁器口是一个文化兴盛的古镇,特别是在抗战时期,沙磁文化曾名动中国,“这让我们认识到,磁器口不能仅停留于商业层面,更要深挖传统文化,文化留客才有出路。”
据了解,去年来,磁器口以传统文化为主线,着力打造体现码头文化、茶文化、非遗文化等旅游新景点。如今,这些新景点在春节期间已亮相,广受好评。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景区商业是留不住游客的。”该负责人表示,磁器口是一个文化多元的古镇,这里是老重庆的缩影,有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码头文化等,旅游需要产业推动,但不能让古镇的文化变了味。眼下,磁器口最需要包装和推销的,就是这里特有的老重庆元素。
吸引重庆老字号聚集
到一个地方旅游,都会想着买点特产带回家,但让人苦恼的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购买点。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出于这样的考虑,磁器口古镇将汇聚一片特色产业聚集区,引进一批中华老字号、重庆老字号品牌,集中建设古镇老字号总汇。
该负责人表示,让更多的“老字号”在磁器口生根,将对磁器口古镇整体文化品位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目前古镇已引进中华老字号2家,重庆老字号15家,“非遗”项目3个。该负责人说,老字号总汇还是以重庆的居多,下一步将考虑引进其他省市的老字号,让游客在磁器口还能买到国内的老字号品牌。
相关新闻
我市拨款
修缮名镇
昨日,记者从市文物局获悉,今年我市拟在历史文化名镇范围内计划修缮项目10个,投入保护资金3000万元,重点保护铜梁安居镇东岳庙和下紫云宫、酉阳后溪镇彭家祠堂和白家祠堂等一批会馆建筑、寺观教堂和民居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