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博物馆。 重庆晨报航拍工作室 鞠芝勤 王海 见习记者 曾雪嵩 摄
陈列在火锅博物馆内的“锅”
高37米、直径约20米!昨天上午,世界上最大的火锅在九龙坡金凤镇惊艳亮相。即使从数公里外远望,这口火锅依然威猛震撼。重庆三耳集团董事长聂赣如宣布,重庆火锅博物馆正式开门迎客。
37米高的大烟囱
走进火锅地标建筑,一根直径约2米的烟筒从火锅建筑中拔地而起,直插锅顶,圆形的火锅建筑围其而建,共有6层楼。聂赣如介绍,这座火锅地标建筑的所在地原是一个废弃的砖瓦窑,37米高的烟囱被保留在巨大的火锅建筑中。据说,如果在锅底烧柴火,锅顶的烟筒会冒烟,整个火锅建筑也会暖洋洋的。
在这个巨大的火锅建筑内,用2层楼设置了9桌火锅,它们共同构成了蔚为壮观的世界第一大火锅。“与常规火锅不同的是,人们是坐在锅中烫火锅。”聂赣如说。
600多口小火锅
博物馆2楼集中展示了聂赣如30多年来收藏的600多口古今中外的火锅。有宋、明、清等朝代的造型奇异、功能奇特的火锅,也有来自法国、英国等国的火锅,还有来自世博会的一口大型火锅。
聂赣如指着一口唐三彩火锅说,它是火锅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他在收藏市场上捡的一个大漏。聂赣如说,10多年前,他听说成都某人有一口出土的陶瓷火锅,于是找到此人用180元买了下来。后来,经专业人士鉴定,这口火锅是唐三彩的,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估价180万元。
火锅店的鼻祖
火锅博物馆里还有一口重达8.3斤的锡火锅,火锅盖的两只耳朵上清晰地刻有“马记老正兴”字样。聂赣如介绍,据考证得知,清代末期,南纪门川道拐的杀牛场宰杀牛羊时,会把牛羊的内脏扔掉。当时,住在附近的贫困纤夫们,将这些牛羊内脏捡来煮上一锅,名为“水八块”。再后来,纤夫们又在“水八块”中加入了辣椒、花椒等作料。
住在江边吊脚楼上的回民马氏兄弟,品尝到了纤夫煮出来的美味,并从中发现了商机,他们第一个把火锅搬进了店铺,取名“马记老正兴”,这就是重庆火锅最早的品牌。
博物馆的3楼用来展示火锅历史文化,里面有很多雕塑、书画和摄影照片。此外,火锅博物馆的5、6楼,将打造成精品火锅馆,到了明年,食客和游客就可以坐在火锅博物馆里,一边品尝美味的火锅,一边了解重庆悠久的火锅文化。
相关报道:重庆火“锅”样式多 快去火锅博物馆免费看
昨日,国内首个重庆火锅博物馆亮相,被称为“火锅奇侠”的聂赣如将珍藏的600多口“锅”端进该博物馆。商报记者了解到,即日起至12月18日,火锅博物馆将免费对市民开放。
“别看它个子小,这可是我花5000元从上海一个古玩店‘淘’回来的。”昨日上午,位于九龙坡区金凤镇的火锅博物馆内,年近七旬的聂赣如小心翼翼地托起手中一只巴掌大的小铁锅,大声地向游客介绍道。
为了开这个火锅博物馆,这位老人花了数十年,搜集了600多口不同年代的锅,有青铜方鼎锅、铸铜锅、铸铁锅、白铜锅,还有西藏墨脱石锅等,它们和上万件火锅相关的楹联、书画作品一起组建了国内首个火锅博物馆,该馆形似一口火锅,占地5000多平米,高6层。
在博物馆内,记者发现一口题有“马记老正兴”字样的锅子。
“这是我20年前在新华路的古玩市场买的,当年它被架在南纪门一家火锅店内供客人烫食”,聂赣如介绍,虽然重庆火锅诞生的时间、首个经营重庆火锅的店址一直存在争议,但根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重庆火锅是“水八块”,也就是纤夫在河边随意架锅煮食的动物内脏。“当年在南纪门附近的吊脚楼居住的马氏兄弟,最早开了重庆火锅店,首个将路边的‘水八块’带入店堂”。
记者采访获悉,火锅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此外,该博物馆将有望和金凤镇的乡村游景点进行串联,打造一日、两日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