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龙湖畔。永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 刘浪 吴刚 见习记者 杨艺
永川是成渝合作的前沿阵地。如何利用这一区位优势,推动城市发展新区建设?
永川的路径有二:一是在产业选择上对接成渝;二是完善城市功能,让人才和资本进得来、留得住。
写字楼里“发洋财”
你在华尔街有多少存款?什么时候买进了股票?什么时候卖出了债券?每一笔投资的收益率是多少?
随着金融业不断发展,金融的前台服务和后台数据处理已经分离。其中,金融数据业务正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一家名为“永川信息产业城”的公司,其主要业务之一便是金融数据。此外,他们还打理了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个人健康数据库。形象地说,密西西比州的医生,调看的病人血压、脉搏、血稠粘度等信息,可由中国永川的这家公司提供服务。
永川信息产业城执行总裁苏坤介绍,明年下半年,该项目一期建成后,公司员工人均创造产值将超过60万元,是传统制造业的3倍以上。
该区外经贸委主任张朝国算了这样一笔账:永川信息产业城项目总占地100亩,总投资高达7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能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无论投资密度还是新增就业数,均为传统工业项目的数倍以上。
永川信息产业城项目,是永川“在写字楼里发洋财”的真实写照。以增量调结构,被永川区委、区****寄予厚望:到2016年,该区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产值,达到200亿元,在GDP总量中占到1/5。
与此同时,降低“大老粗”等传统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占比,曾一度作为永川地方经济支柱的化工、冶金和能源工业,正悄然丧失其主导地位:2012年,该区能源产业产值同比下降6.23个百分点;冶金产业产值同比下降4.31个百分点;化工产业产值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
永川城区一景。(永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选择:对接成渝,发挥战略支点作用
以增量调结构,永川区人民****区长方军称,这正是该区在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后,针对城市发展新区的战略定位作出的新选择。
在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出台的《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中,永川被定位为渝西地区唯一的大城市。在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中,永川要发挥战略支点作用。
同时,《意见》还明确,城市发展新区要推动成渝经济区联动发展。永川地处成渝经济走廊核心地段,历来被认为是推动川渝合作的前沿阵地。
“大城市+川渝合作前沿”,方军认为,《意见》给永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以永川目前的实力,还面临诸多挑战。
优先发展工业经济,成为永川建设大城市的关键步骤,但选择什么样的工业门类,却成为一道难题。
永川区******主任石浩说,如果继续做化工、冶金和能源工业这样的传统工业,即便能维持经济短期增长,但随着国家对落后产能的淘汰,这些产业所支撑的城市,有可能随着产业的衰败而成为徒具规模的空城,不具有可持续性。
在《意见》出台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永川相关部门经过数轮讨论,确立了要建设“4+1”工业经济体系的目标。所谓“4”,即是电子信息、机械装备、金属压延加工和纸及纸制品四大产业,所谓“1”,即是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
石浩解释说,新产业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是立足永川介于成渝两个大城市之间、地处成渝经济走廊的区位优势,与我市其他城市形成错位发展。
例如,成都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较为发达,但近年来随着大城市人力成本的高企,该产业中附加值较低的环节,有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势。
承接这样的产业转移,永川优势明显:该区有20多所高校,在校学生总数达13万人,每年3万个毕业生,是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优质人力。
再如电子信息产业。随着重庆和成都两市笔电产业集群的壮大,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配套企业,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至成渝两地。这些企业如果落户永川,则能以较低的物流成本,同时为两个大城市的笔电主机企业配套。
让资本和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是永川大城市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永川面临的新课题是:如何增强城市辐射功能和聚集能力?
在永川区委、区****看来,大城市建设并不是简单地扩大城市规模。“你这里什么都有,周边的人到这里工作和生活,然后你就成为人、财、物的汇聚地,就自然成为大城市。”方军说。
为完善城市功能,永川首先要做的,是加大交通建设。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后,该区提出要打造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据了解,目前,永川通用机场项目已经取得了开展前期工作的“路条”。加上既有的成渝铁路和此前已经立项的朱沱深水码头、“一环六射”高速网络和“六纵六横”的城区干道网络,永川集聚“铁、公、水”的交通枢纽,已见雏形。
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是永川“三中心一枢纽”工程的一部分。所谓“三中心”,分别是:区域性教育中心、区域性医疗中心、区域性应急中心。
在区域教育中心建设方面,永川计划到2016年,基本建成西部职业教育高地和重庆市教育强区。目前,美国常青藤大学将在永川设立分校,届时,四面八方的学生在永川上学可拿美国文凭,这为教育中心建设增添了筹码。
在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方面,永川计划在既有的一座三甲医院基础上,新建中医、儿科两座三甲医院,有望成为我市区县中三甲医院数量最多的区县之一。
通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力,有利于让周边人口愿意来、进得来。但人来了,如何留得住?
张朝国认为,永川未来的新增人口,将主要是新型工业化带来的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对居住环境较为挑剔,为此永川将着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而在这方面,永川也加大了力度。目前,一家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已在永川实施了两个重要的商业地产项目,总投资达60亿元,包括建设永川城区的****商务区,和比邻城区的“昌州古城”,这被认为是永川宜居建设的“大手笔”。此外,永川城市周边的茶山竹海、黄瓜山、圣水湖风景区的改造项目,也已经正式向民间资本发出“英雄帖”,永川城区面貌将会迎来新的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