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伟程动画有限公司工作现场
重庆剪爱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国际经验表明,60%以上的专利是由中小型企业创造的。
建立“从小到大、大浪淘沙、滚动发展、生生不息”的企业成长机制,是实现创新的本质要求。
瞄准这一目标,渝北区以促进百姓创业和就业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专精特新”、新兴业态、“两新”(高新、创新)型企业为抓手,全面实施百姓创业“151”工程,即到2016年实现区内平均每15人拥有1个市场主体,打造创业型城区,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为加快临空都市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降低创业门槛 鼓励创办实体
老百姓收入要提高,创业是个好途径。但是由于创业门槛过高,不少人只能止步于门前。
渝北区鼓励老百姓创业的第一个实招,就是降低创业门槛。
渝北区按照“非禁即可”原则,鼓励、支持创业者兴办市场主体。除法律、行政法规、******决定对公司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直销企业、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以及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等外,其他公司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渝北区还放宽了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同时首次出资比例、出资金额占注册资本比例、缴足出资期限等“硬框框”也全部取消。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除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其他公司登记无需提交验资报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住所登记条件也得到了放宽,以住宅作为住所用于行政办公、从事电子商务等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经营活动的,不再审查房屋用途,也不用业主委员会出具相关证明。鼓励“一人多照”,符合条件的市民在不同地点、同一地点不同区域从事经营活动,允许申办两个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升级为微企,还可享受财政扶持和贷款优惠政策。
渝北区的目标是,通过降低创业门槛,促进市场主体放量增长,使市场主体保持10%的增速,到2016年总量达10万户以上,其中在内资企业增量中“专精特新”企业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
落实扶持政策 鼓励自主创业
在渝北,除了规定的“四类人群”外,还把具有重庆户口的毕业年度的在校大学生、农村留守人员、“4050”人员纳入扶持对象,鼓励其创办微企。同时,渝北区还鼓励辖区微企“走出去”,凡是参加市内外与本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会展活动,可享受展位费50%的补助。
此外,渝北还出台了一揽子扶持政策鼓励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泛海扬帆”大学生创业行动和创业大赛,通过市级评审的项目可获2万至5万元的项目资助;鼓励征地农转城人员就业,除了就业有补贴外,创业稳定经营半年即可申请每户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支持社区商业和网络零售业发展,最高给予5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新建基础设施均有补助,支持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
渝北区的目标是,到2016年,全区新增微企1300户,新增规模以上农业企业50户,新增家庭农场30户,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户,新增社区便民店1500个,新增村级便民店130个,消除零就业家庭。
加大金融支持 助力创业融资
融资难是大多数创业者遇到的“瓶颈”。
渝北将鼓励民营资本组建和参与设立各类创新型金融机构,引进和培育风投基金、私募基金等投资成长型、初创型企业,助推创业发展。对新落户渝北的民营担保机构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一次性开办补贴。
对创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并稳定经营一年以上、资金周转出现困难的城乡劳动者,按有关规定提供****全额贴息的5万至10万元不等的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资金还将通过投资参股方式,参与设立各类产业引导资金,解决中小微企业创业初期资金困难;高新技术研发保险险种,保费支出纳入企业技术开发费用,享受税收优惠;建立科技投融资补助,并支持涉农企业三权抵押融资。
提供税收优惠 降低创业成本
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渝北区也着力降低创业成本。着力减轻重点创业群体税费负担,符合条件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标准减扣相应税费,限额标准最高还可上浮20%。
小微企业也有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以及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中,季度销售额不超过6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均暂免征收增值税。
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也有税收优惠。对新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需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催生下,渝北已形成全社会关注创业、扶持创业、服务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创业形成土壤和环境。
文/王彩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