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名世贸城效果图 本组图片均由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叶檀
曹允春
赵弘
投资热点
商报记者 程心 实习生 杨莉菊
重庆商报讯 走进未来的临空都市区,你不仅能看到现代化的制造业、农业集群,还能利用等飞机的时间去逛逛“朝天门”;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你还可以入驻临空商务中心,零距离感受临空物流的便利,分享仙桃大数据谷带来的金融信息……8月27日,“2014重庆临空经济发展高层研讨会”在渝北澳维酒店举行,来自会上的消息显示,规划超1000平方公里的“临空都市区”将被打造成一个聚集了五大产业集群、三大战略平台、四大枢纽的“全能商业中心”。另外,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中国临空经济专家曹允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等著名经济学者也受邀前来,为重庆临空经济的建设出谋划策。
重庆临空经济“起航”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当机场客货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的临界点,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临空经济就进入了实质的起飞阶段。”来自会议现场的消息显示,江北国际机场的客货吞吐量在去年就已经超过3000万人次,这为区域内临空经济的打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了利用好这一条件,渝北向临空都市区建设转型。”在此次会议上,渝北区相关领导介绍了临空都市区的“规划蓝图”:围绕临空经济发展和现代都市建设两大主题,将优化打造临空制造基地、临空商务中心、临空物流枢纽、临空会展中心、临空都市农业等五个临空产业集群分区;打造仙桃大数据谷、临空创新经济走廊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三大战略平台;构建人、货物、资金和数据四个“大进大出”枢纽;提升创新、枢纽、高端制造和生态、宜居、平安六大功能。
“未来,区域内的经济增长将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城市形态从与航空关联性不强的工业城区向机场为中心的航空大都市转变、社会治理从以物为主的管控型向以人为本的服务性转变。”据介绍,临空城市的目标境界是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落户的企业不想走”。
将打造“第四航站楼”
作为临空创新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渝北)台商工业园回兴片区的规划面积为10余平方公里,按照规划,该园区的建设将包括临空商贸总部基地、科技创新研发、企业孵化中心、线上产业园等发展方向。
“临空经济创新走廊内还将迎来一个标志性建筑,重庆首个150万平方米城市级临空经济商业范本,圣名世贸城。”两江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晓余介绍,该项目将被打造成为重庆首个世界级全业态购物地。
“目前,世贸城还将被打造成重庆‘第四航站楼’,它将具备除了起降飞机之外的所有功能。”周晓余说,世贸城将是江北国际机场以外重庆唯一的值机服务中心,提供换领登机牌、行李寄存、航班信息滚动播放、提醒登机、机场接送等值机服务。
建议
“利益共享”打造重庆特色
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重庆临空经济面临郑州、武汉、成都的竞争。在此背景之下,重庆做航空枢纽港,需要打造成物流集散地,将周边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产品、高端产品的集散都吸引到重庆来。第一按照市场原则办、保护产权、建立定价权,标准越统一,成本越低越有优势;第二是发展相关产业,保证货流量足够的充分;第三货运公司要足够多。”
中国临空经济专家曹允春:“临空经济一方面是来源于全球产业价值链,另一方面来自于区域产业,而这两个产业链在机场周边的投影,实际上就是临空经济。重庆渝北区临空经济的发展考虑到了江北机场的发展,以及重庆市大区域的影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未来渝北区可重点发展航空产业、临空商务、临空物流、临空制造等临空产业。发展临空经济,首先应建立‘利益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减少城区之间对总部资源的过度争夺;其次,应由****包揽到市场主导,积极引入第三代园区开发理念,吸引社会资本共同组建开发公司;第三应从开发机制上从自由放任到有序监管,遏制投机资本过度进入商业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