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出台5方面19项政策;19个受援区县中重庆占15个
重庆晨报讯 (记者 杜海)昨日,******发布了《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14年-2020年)》,涉及到三峡库区19个县(区),其中重庆占了15个。支持库区发展,合作规划出台了5方面19条政策。
《规划》指出,自1992年党****、******作出开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重大决策以来,三峡库区城乡面貌和居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2年,三峡库区地区生产总值4986亿元,人均2958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15.9倍和14.7倍。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2008年~2012年,为三峡库区引进资金1049亿元。
《规划》明确,支援方包括21个省(区、市)、10个大城市,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受援方包括三峡库区19个县(区),重庆占15个。
《规划》明确,以提升库区发展能力为核心,结合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在库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移民小区帮扶和农村扶贫开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努力使库区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劳动就业有着落、脱贫致富有盼头。支持每个县(区)至少形成1-2个特色优势产业,明显提升库区生态农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对口支援双方****积极组织开展劳务合作,基本消除移民家庭零就业现象;努力使库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规划》要求,加强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加大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支援库区合作力度,深化支援省(区、市)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工作,强化湖北省、重庆市和库区区(县)在受援工作中的作用,保证对口支援机构稳定、人员到位、职责清晰,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与时俱进,确保对口支援合作工作持续开展。
5方面19条政策
扶持库区发展
支持引导产业发展
○支持发展生态农业。
○支持发展旅游业。
○支持发展商贸物流业。
○搭建制造业合作平台。
推进移民小区帮扶和农村扶贫开发
○实施移民小区帮扶工程。
○重点支持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扶持致富带头人创业。
○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库区农村扶贫开发。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继续支持库区基础教育。
○支持库区提升职业教育水平。
○加大对库区医疗卫生支持力度。
○支持库区科技、文化、体育等领域发展。
○支持库区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强化就业培训服务
○支持库区强化就业培训。
○支持库区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合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支持库区水环境保护。
○支持三峡生态屏障区建设。
○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新模式。
解读>
规划给重庆带来六大利好
这份《规划》的出台,给重庆带来了六大利好。”昨日,重庆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然说。
首先,加速推进产业转型。三峡库区产业结构尚处于调整期,规划提出支持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商贸物流业等,对于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有效解决就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有这几大利好:夯实工业发展基础;突出解决移民就业和生计问题;有效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除了六大利好,李然还总结了六大商机:生态农业、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就业培训、环保产业和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市旅游局:渝鄂联手打造大三峡旅游
重庆晨报讯 (记者 吴国富)昨天,市旅游局副局长秦定波说,结合大三峡旅游规划,重庆市将与湖北省联手打破区域界线,制定出长江三峡的一体化规划,同时还将把三峡旅游推向世界。
秦定波表示,三峡是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三峡旅游带动库区发展很有意义且非常重要,市旅游局将按照******的要求,从注重保护三峡生态入手,与湖北建立交通互动信息合作、智慧旅游联网,从而达到客源互送目的。他认为,此时正是三峡旅游发展的极好机遇,渝鄂两地将在游船、景区、基础设施及三峡文物保护上联动,打破地域限制,着力把三峡培育成为库区的支柱产业。
市农委:将成立农产品电子商务联盟
******规划指出要“帮助库区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和建立电子商务网络”。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正大力支持农产品企业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同时也在积极协助和促进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联盟的成立。
市农委市场与经济信息处副处长高保春介绍,目前,我市至少有20家农产品企业已具备电子商务服务,内容涉及网络下单、产品订购、远程配送等,已形成一定规模,发展前景良好。有意向开展电子商务的农产品企业,可通过区县主导的项目进行申报,经过县级和市级评审合格后,可获得由市农委提供的相应的鼓励政策和资金补助。
高保春透露,我市部分农产品企业已提出成立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联盟,目前正在争取注册。联盟的成立,有利于全市的农产品企业形成合力,搭建一个更好的农产品展销平台。
高保春说,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可开辟新的销售渠道,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变得更宽,可足不出户选购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形成后,与传统经营模式形成竞争,还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价格上的优惠空间。
市商委:着手建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
市商委结合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与三峡库区九大特色工业、八大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工业园区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轻工业产品、特色农产品等大中型专业市场,扶持发展市级边贸市场。
其中,分别以万州、黔江为重要节点,建设全市重要的特色网络零售产品生产基地和特色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着力打造辐射川陕鄂湘黔的区域性网络零售物流中心。
通过3~5年努力,初步建立起以功能集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绿色便捷的农产品零售市场为基础、以高效规范的电子商务等新型市场为重要补充、有形与无形市场相结合、产地与销地市场相匹配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全市三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不断完善,农业规模化生产组织产销直接对接率60%以上,超市生鲜农产品直采率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