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更多涉农小微企业走上集约化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道路,我市将在5年内扶持建设250个微企村。昨日,市工商局发布消息称,市****办公厅近日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特色村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市每年建设50个微企村,对微企村内的小微企业,除享受“1+3+3+3”的扶持政策外,还可获得科技、水利、交通运输、销售渠道等帮扶政策。
涉农微企靠微企村尝甜头
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底,重庆农林牧渔小微企业达到21971户。目前已有29个区县申报创办微企示范村,今年将审批认定微企村50个。微企村的成立让不少涉农小微企业主尝到了“甜头”,南川水江镇长青村的陈福木便是其中一员。
陈福木如今依托微企村,创办微企,将原有的5亩香菇地扩大到46亩,年产量15万公斤。而就在两年前,陈福木却常因销路、保鲜等问题犯愁。
陈福木说,南川区****根据该村特色,将其命名为“金佛山香菇微企专业村”,不仅补贴资金,还派出农业专家进行“保姆式”培训,并出资统一修建了排水、保鲜等基础设施。截至去年底,该村累计投资1000万余元,年产香菇240万公斤,销售总额近3000万元,供应量占重庆供应市场份额的70%。
每年扶持建设50个微企村
为了让更多的涉农小微企业,依托微企村,发展生态农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近日,我市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特色村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全市每年建设50个微企村。到2017年,我市将扶持建设微企村250个,其中在贫困村计划建设微企村100个。
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产业引导,我市将从事粮油、蔬菜、柑橘、畜牧、渔业、林果、中药材、花卉、茶叶、蚕桑、烟叶等11大产业的农林牧渔类小微企业列入重点扶持产业,予以资金、政策倾斜。同时,对微企村内的小微企业,除享受“1+3+3+3”的扶持政策外,对从事现代农业开发、生态建设微企村及相关微企予以政策支持,并在科技、销售、水利设施配套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帮扶。目前,帮扶细则仍在研究制定之中。
另外,市中小企业局将从今年起,将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的80%用于扶持农产品加工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也将向农产品加工业倾斜,其中25%~30%将投向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