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老李正在品尝小面 受访者供图
“说起重庆小面巴适,最近又想起小面50强,于是决定亲身体验。”近日,网友“123台灯”在天涯重庆以《2012重庆小面50强品尝游》发帖,称要一家一家的吃遍重庆小面50强。网友们迅速围观,还在微博上分享“123台灯”对各面馆的点评。截至昨日,网友“123台灯”已经品尝了其中10强。2009年,重庆小面50强由本报与天涯重庆联合推出,十万网友参与评选,成为全城流传的经典,一拨又一拨网友挨家品尝。3年过去了,重庆小面50强生存状态如何呢?
每家有特色也有缺陷
昨日,记者联系上网友“123台灯”,他名叫李杰平,今年44岁,家住南坪。老李告诉记者,虽然对重庆小面情有独钟,但他并非一个地道的重庆人,老李老家四川省内江市,1982年来到重庆后,也和小面结缘——每天一碗小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保持了30年。11月20日,老李开始了他的小面50强品尝游,他的首选就是50强榜单上排名首位的老太婆摊摊面。
“老太婆摊摊面,用汤讲究,有牛肉味,总体来说,味有特色,但如今若还排名首位却有待商榷。”老李告诉记者,小面应该是麻辣鲜香,面条要筋道。截至昨日,小面50强老李已经品尝了10家,他说,很多面馆的面不是辣味不够,就是香味不全,菜油和猪油的比例也有所欠缺。目前来看,从传统角度讲,还是老太婆摊摊面更胜一筹,其他几家,则以特色为王,比如南岸区花园新村万寿路的豆花面就以豆花取胜。
邀网友组队一起吃面
“吃完后,就想发表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老李说,他决定每次吃完小面50强中的一家,就在网上写下自己对这家店小面的评价,和网友分享。老李认为,自己的点评,能让网友看到小面50强的发展与变化。
老李较为中肯的点评,深受网友的好评。在帖中,记者发现,诸多网友跟帖回复,还有网友向老李推荐面馆,邀老李一同品尝。老李向记者坦言,50强中,很多面馆都分布在各区,找到很不容易,为此,老****望邀网友和他组队一起吃面,“这样写出来的评价更准确”。
现状
三年后 小面50强各有转变
2009年的“寻找新版小面50强”评选活动历时仅5天,却有超过10万网友关注,1万多人参与投票。如今时间已过了3年多,“50强”的现状如何?味道是否依然地道?
有的做起培训、加盟业务
昨日,老太婆摊摊面老板廖光淑的儿子秦云告诉记者,虽然距评选小面50强的时间已经过去3年,但他们重庆小面50强第一名的招牌却更响了。秦云透露,现在面馆只经营半天,价格依然不变,2两小面4元,能卖出200多斤面。而其余的时间,他们则会开展培训加盟业务。秦云说,通过推广,去年开展了115家培训、加盟业务,今年也开展了一百多家,比去年还好,“现在培训、加盟业务的收入比卖面更好”。
回访中,记者发现,和老太婆摊摊面一样,诸如宜宾燃面、大众豌杂面、胖妹小面、彩电面、眼镜牛肉面、邓记牛肉面等多数面馆,在小面50强名号的推动下,生意越发红火。眼镜牛肉面的老板告诉记者,如今,他每天的销售收入在4000元左右,比以往更好了。
有的换牌换址甚至消失
昨日,记者来到渝中区实验剧场对面,寻找银丝面,但并没找到。附近居民介绍,银丝面已经搬到了较场口****娱乐广场附近。
记者了解到,小面50强中,并非所有的面馆都发展得很好,有的面馆当时赫赫有名,如今却不知所终。
曾在小面50强中排名第六的刘肥肠面馆,在玉带山已经无法寻觅其踪迹;江北花卉西路的干溜小面已经变成了高档中餐馆;上清寺团市委旁的豌杂面也在搬迁后不知去向……
而最早走创新路线、推出48元一碗“天价面”的毛毛面,由于被不少消费者投诉,目前已经更名毛家炒菜馆。昨日,记者致电该店老板毛砚笔,她说,卖面太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是要卖面,价格也和原来一样,不会下调”。
从老李帖中的留言,或许能从一方面说明部分小面衰败的原因:有些小面的味道变了。
观点
小面兴衰,味道为王
味道重庆餐饮集团董事长刘越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市场规律发展的作用下,小面50强不可能一直都强,有发展得好的,也有掉队的。小面兴衰,味道为王。对于重庆人来说,都有一种小面情结,评价一碗小面的好坏,主要看作料是否上乘、面条是否筋道,调配出的面是否麻辣鲜香。能始终保持住传统味道的面馆,才能在小面江湖风生水起。“小面馆也能做成百年企业,主要看经营者是否能守得住诚信经营的原则”,刘越说,要让经营的面馆不被淘汰,能始终受消费者的喜爱,既要保持味道,还要诚信经营。
链接
网友“123台灯”的点评
老太婆摊摊面:量多,实惠,油足,用汤讲究,但花生米脆度不够,海椒香味被汤压完了。
宜宾燃面:配料用得比较实在,花生香味特别,芽菜香味略显不足,海椒香味有点欠,综合口感还算可以。
两路口胖妹小面:用料简单,辣味有,非油辣子那种辣香,麻味不足,芽菜香,鲜味还行,绝招在汤里。
小小面庄:便宜,实惠,属于重庆传统小面,香味略显不足,花椒味未出,榨菜香味不足,姜蒜味被油压住了。
六娃子面庄:口感还行,花椒味有点淡,榨菜很香,用的黄豆不错,姜蒜味没体现出来。
海关对面:口感不错,调料粘附性较好,香味略差,花椒味较淡,汤有点糊。
枯井湾小面:汤口感不错,鲜味醇厚,海椒比较细,有辣欠香,花椒味过淡,姜葱蒜能体现出。
学田湾陈氏面庄:油、汤口感不错,海椒较红、较细,但辣椒香味不足,花椒没感觉到,这相当于差了一味。
四娃面庄:味道还不错,有点淡淡卤香味,芽菜也香,用料偏少,面差了点。
吴记豆花面:面吃起来不错,味道很鲜香,但是只能说是特色,不是重庆传统小面。
商报记者 李坐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