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在方特科幻公园“水上世界”内玩耍 记者 龙在全 摄
国庆黄金周期间市民在洋人街玩耍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近日,继长影集团斥资436亿元在海口投建“环球100”电影主题乐园后,华谊兄弟也意图“掘金”主题乐园。投资主题乐园,似乎已成了不少大型企业开疆拓土的另一重要途径。在重庆,美心集团、华生园、成都天友集团等也纷纷下叉主题乐园。
然而,重庆的主题乐园与国内大牌主题乐园相比仍逊色不少:不仅在游客量上无法与华侨城投资的欢乐谷相比,在收益上也难望其项背。重庆的主题乐园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打造独具重庆特色的主题乐园?
上午10点刚过,洋人街早已人潮涌动。百多辆私家车差不多塞满了每个能停车的角落。每个小商铺门前都没断过客,在“1元馒头”店门前,更排起了长龙。
资本涌向主题乐园
“截至今年10月,洋人街已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年底预计将突破2000万人次。”重庆美心集团营销策划总监卢小庆表示,洋人街去年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今年游客量预计同比增长将超20%。“最旺的时候,一天接待了近40万人。”卢小庆称,去年,公园产值已突破亿元。
在重庆,青睐主题乐园这块“蛋糕”的企业远不止美心。华生园食品有限公司投建的金色蛋糕梦幻王国,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与世纪金源集团共建的金源方特科幻公园,成都天友旅游集团打造的“龙门阵·魔幻山”、“龙门阵·水魔方”两大主题乐园等,相继亮相重庆。
华生园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崇华介绍,这个以“梦幻”为主题的乐园,已建起6座不同的城堡,投入约3亿元。“这只是一期工程,4年后将完成后两期,届时将有20座形态各异的梦幻城堡亮相,总投入约10亿元。”“现在,公园每年为企业增收至少30%,企业品牌也可借道推广,一举两得。前几天,国际著名品牌施华洛世奇和茜茜公主的相关负责人,还特意前来参观,谋求合作。将来我们一定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刘崇华对前景很有信心。
日前,重庆帝华广告传媒有限公司发布规划,打算投资35亿元在合川建以“嘻哈游记”为主题的乐园。在重庆野生动物,旅投集团也投入巨资打造世界大型都市游乐主题乐园,正在建设。
经营状况差强人意
各路资本涌向主题乐园,如今他们的经营状况如何?
龙门阵市场营销部经理刘海透露,龙门阵魔幻山一年人流量40万~50万,水魔方接待量在50万人次左右。两个项目共投入16亿元,目前年产值已超5000万元。据悉,虽然目前龙门阵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门票,但随着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这一格局将改变。
“方特公园斥资3.9亿建成,目前年均接待游客数量在30万左右。”金源方特科幻公园相关负责人透露。刘崇华告诉记者:“我们的日接待能力2000~3000人左右,现在每天接待游客平均约1000人。”
每年数十万游客接待量,看似不少,但与国内大牌主题乐园相比,差距明显。
昨日,华侨城集团欢乐谷事业部业务经理翁晓瑜告诉记者,目前,成都、武汉、上海等地的欢乐谷,年接待人次200多万;北京和深圳的欢乐谷,每年接待游客更多达300万人次。江苏常州恐龙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也告诉商报记者,目前园区年均接待量在300万人次左右。
门票收益成主要支撑
与大牌主题乐园相比,重庆主题乐园不仅游客接待量差距大,在收入来源上也逊色不少。
在重庆几大主题乐园中,除了洋人街、华生园梦幻王国不收门票外,其他的都主要靠门票支撑。
而公开资料显示,美国迪斯尼乐园每年的收入30%来自门票,30%来自媒体影视,30%来自衍生品,其他占10%;日本迪斯尼门票占收入比为45%,商品占35%,餐饮占19%,其他为1%。凡是进入迪斯尼乐园的游客,总可找到喜爱的项目。而大部分内地主题乐园,衍生品收益仅占整体收入10%左右甚至更少,80%以上收入来自门票。即使是生意做得很红火的欢乐谷,门票收入也占了其收入的80%左右。
原因
营销欠火候 游客宁可舍近求远
为何重庆主题乐园的成绩与大牌主题乐园相比差距那么大?
“重庆主题乐园主要以散客为主,旅行社很少组团前往,更别说带外地客人去了。”重庆中国旅行社国内部经理蓝宁告诉商报记者,以前有几家主题乐园主动与旅行社联系合作,现在几乎没有了。“而外地的主题乐园明显更会‘叫卖’,宣传营销的方式和力度都比重庆的好。”
“做好宣传营销,和旅行社联手,可以带来更多客源。”重庆新亚国际旅行社计调刘红梅称。重庆新世纪旅行社公民中心副总许丽萍也遗憾地表示:“其实通过跟旅行社合作,他们可以做得更好。”
蓝宁透露,部分市民宁可“舍近求远”去成都欢乐谷,也不愿选择本地主题乐园。
“我每年都会带孩子去成都欢乐谷玩几次。”家住大坪的黄晓说,重庆大多数主题公园,都是照搬外地模式,设施和服务却远远不及别人。“水魔方、洋人街、方特等,我以前去过很多次,一直没有太大更新,孩子早已提不起兴趣了。而且孩子想在园内买些玩具、衣服等也难挑到喜欢的。”
“我们旅行社每年至少要带3000多游客去成都欢乐谷,更多的散客也通过旅行社订票。”蓝宁称。许丽萍也表示,几乎每天都有很多客人电话咨询成都欢乐谷的相关情况,但重庆的主题公园却少有人问津。
借鉴
不断更新产品 让游客随时都有新体验
为何欢乐谷、迪斯尼等主题公园,会如此受游客喜爱?
深圳欢乐谷市场部品牌室相关负责人曾春林告诉商报记者,现在景区最多接待游客达4万~5万人次,即使在淡季每天也有近1万人入园。
“一个好的主题乐园,离不开设备投入和配套服务。”曾春林称,“大到后期维护与保养,小到导游图、指引路牌、路线推荐等,都要为游客考虑周全,园内园外的餐饮、住宿等配套,更需要精益求精。”
“我们一年定了6大节庆,在不同季节推出不同活动,游客每次来都能感受到新鲜的东西。”华侨城集团欢乐谷事业部业务经理翁晓瑜告诉商报记者,“我们现在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步营销的方式。一方面,与分销商合作是很重要的渠道建设,联系好各地旅行社,不仅可增加许多客源,也可把欢乐谷的品牌推广出去。另一方面,通过微博营销、团购服务等线上渠道,也是宣传的重要途径。”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负责人马晓龙表示,迪斯尼乐园有一条强大的产业链,围绕乐园本身,有丰富的周边产品,不仅为乐园带来收益,也让乐园品牌深入人心。“提起米老鼠、唐老鸭,消费者自然就会联想到迪斯尼,这就是它的成功之处。”
“不断更新产品,也是迪斯尼成功的秘诀。”马晓龙透露,迪斯尼的项目每年都有创新,但不是急于打包推出,而是循序渐进,每隔一段时间展示一个新项目,这样一来,游客便总有新体验。
建议
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全产业链
重庆主题乐园究竟如何突破瓶颈?
“主题乐园成功与否,最重要的是游客是否能体验到独特的游玩感受。如果在这里的感受和在其他地方一样,游客便不会再花这个冤枉钱了。”资深旅游营销策划专家郑泽国向商报记者坦言,“同质化”是目前国内诸多主题乐园存在的最大瓶颈,重庆地区的主题乐园也面临这一难题。
如何让游客来了还想来?郑泽国建议,可以把消费者体验与山城独有的特色结合起来。
“到底以什么样的形式待客,首先需考虑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所负责人马晓龙称,为何国外的嘉年华做得好?这些主题乐园契合了外国人娱乐的性格和冒险的精神,给人张扬、外在的旅游体验。而中国游客大多内敛、含蓄,一些过于刺激冒险的项目,或许并不适合,因此不能照搬。
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副院长王宁也表示,旧貌会让游客厌倦,重庆主题乐园还需做深入的市场调查,切合本地需求、经济水平、文化底蕴等打造主题乐园。同时,选址也是影响客源的客观因素之一,“交通方便市民才更愿意去。”
“成都欢乐谷结合四川文化,上海的则贴近海派底蕴,每个地区的欢乐谷都有当地特色,适应当地游客的习惯。”翁晓瑜告诉商报记者,虽然华侨城在很多城市都有欢乐谷,但每个乐园都会结合当地特色。
“主题乐园的成功,除了飞速提升商业地产价值,还能提供其他供给、服务,从采购到销售,可形成一条上下游原料商的完整产业链。”王宁则认为。“主题乐园是一个循环经济体,条件成熟后,玩具商的投入、餐饮酒店进驻等都会纳入辐射范围,相关配套商家纷纷涌入,又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重庆帝华广告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毅刚如是说。
记者 朱妍 衷敬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