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不用再喝农田边的‘黄水水’了”。近日,潼南双庙村村民屈明桃站在自家老井边感叹,红层找水工程让他终于喝上了干净的井水。记者8月22日从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获悉,今年我市已在缺水地区打了2.3万口井,解决了12.8万人的饮水难问题。
渝西片区的潼南县一直“喊渴”。在双庙村,这里居民日常生活的饮用水都来自于几口十多年前打出来的老井,而且井里水源的多少还得看气候和环境的“脸色”。“更重要的是,这些井还有被污染的风险。”在双庙村的农田边,市地勘局208队负责人说:“这些老井紧挨到农田,农民平时往田里撒农药时很可能就会浸到井里。”老井中,水已发黑,上面还漂浮着一些残枝落叶。
“以前,我喝从这个井头打出来的水,生了不少病。”屈明桃说,村里缺水,所以不得不喝这老井里的水。若遇到大旱,井空了,就只有步行近半小时山路去河边挑水,每天至少2-3次。
自打红层找水工程在双庙村启动后,村民们就一直盼着能出水。“现在好了,208队打出的井水又干净又清亮还多得很,喝起好像还有点甜。”屈明桃说。
据了解,208地质队打一口新井要花1-2天。打好之后,要抽五六次水之后方可饮用。该队负责人说,打好井后,村民只需要花几百块购买水泵和管子,就能喝到干净安全的水。之后,技术人员还会对井水的卫生指标进行检测,使之达到地下水第三类水质标准。同时,通过红层找水项目争取做到一户一井,且每口井一天出水量能保证当地居民每天的用水。
今年,208队计划在江津、潼南、大足、綦江、渝北、铜梁等6个区县打1.24万口井,在全市共打2.5万口井,解决17个区县的缺水问题。不仅如此,据市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市今后还将继续加大投入资金及技术力量,力争到“十二五”期末解决全市农村分散农户约100万人的饮水问题。
记者 项菲菲 实习生董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