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甜甜的糯米团为何成了记忆?那些被小面掩盖的早餐

    【来源】:经典重庆网   【时间】:2012-5-31 13:10:15  [发表评论]

     

    范敏华正在制作糯米团子。 重庆晨报记者 王秋思 摄

      当你在街上拉住一个人,问什么是重庆的传统早餐?很可能,你听到的是“小面噻”。唉!重庆火锅、麻辣小面是不是太强势了?它们的盛名掩盖了很多老重庆的美食记忆。

      如果你拉住的是一个地道的老重庆,他(或她)嘴里恐怕就会蹦出糯米团、油茶、发糕、熨斗糕、三角粑……这些让老重庆人难以忘怀的经典早餐搭配。可惜,它们,已经在越来越快的都市节奏中被人忘却。

      许多人认为,重庆人的一天是从小面开始的。事实上,还有一部分人是从一个小小的糯米团开始的。

      在外地工作的重庆市民,逢年过节回到家乡时,总不忘清早走到学田湾春森路,吃着糯米团与范敏华攀谈几句。

      范敏华笑着说,这里就是做熟客生意。大家边吃早餐边闲话家常,觉得很开心。“春节前,有人买了十几个糯米团打包上飞机,回济南过年。成都的几位熟客每次驾车来都会带上二三十个回去。到了周末,龙湖啊、南坪的顾客还是开车过来吃早餐。”

      她还有两个徒儿,一个河南人,一个东北人将糯米团卖到了当地。

      两个月前,吴江(化名)从东北到重庆来旅游。他希望在这里发现一些生意回家乡做。

      范敏华回忆说,一天上午,吴江拿着地图经过她摊位,顺道买一个糯米团当早餐。

      吴江吃了一个糯米团,在上清寺走了一圈之后,重新回到了摊位。他告诉范敏华,希望能学习糯米团的做法,将它带回东北做。范敏华说:“当时我告诉他这个利润薄,一个不到五毛钱,而且很累。”

      但是吴江坚持要学习,表示东北卖价可以高一些。最后范敏华同意了,她觉得如果重庆的早餐能卖到异地,还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于是收了这个徒弟。

      范敏华笑着说:“现在我们还通电话,前几天还告诉我,东北没有酥脆的油条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就一步步的教他,希望能帮到他吧。”

      重庆晨报记者被记忆中的重庆早餐勾起了回忆,于是,我们决定,找寻记忆中的糯米团。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在渝中区春森路找到了这家闻名多时的早点摊,而糯米团正是其“主打产品”。

      今年,范敏华43岁,她的早点摊已经有七个年头。当记者问起她还要做多久时,她笑了笑:“六年吧,那时候女儿大学也就毕业了。”

      由于“货真价实”,她的糯米团逐渐远近闻名。范敏华告诉记者,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周末,江北等地的人们都会到她那儿买糯米团,“不到中午就卖光了。”

      从早上站到中午,范敏华的腰一直没直起来。几个小时,由于总有人来买糯米团,范敏华几乎没有挪动过一点脚步。

      范敏华很清楚,这样的劳作,对她来说是一种透支。她说,自己身体很好,除了迎接卫生检查以外,几年来她几乎没有一天停止摆过摊。

      这个小小的生意有这么大的魅力么?

      “5000?”,“没有。”,“4000?”,“没有。”,“3000总有吧?”,“只有2000多。跟在外打工差不多。”与范敏华的对话,才让记者了解到,看似每日上百个的销售量,却只有如此薄利。

      范敏华表示,每个糯米团的纯利最后算下来只有不到5毛钱。2005年摆摊时,一个糯米团5毛起,随着物价上涨,2007年涨到1元起,接下来的几年里,卖到了2元一个。

      不过,尽管利薄,范敏华却依然很乐观。她说,至少每天能够看到钱进钱出,也不会为每日的销售发愁。而更让她坚持下去的是正在读高一的女儿每个月、每学期,每年的一笔笔费用。

      糯米团如今做的是熟客生意。

     

      现场>

      她每分钟可以裹4个糯米团

      头天13:00

      做清洁、采购

      头天16:00

      准备食材

      范敏华的一天从凌晨1:30开始。从起床到晚上九点睡觉,她几乎一天工作要超过18小时,只为了做出市民喜爱的早餐。

      头天21:00

      睡觉

      范敏华凌晨1:30开始做早餐

      将不同早餐的食材如糯米、黄豆、银耳、大米分别用水洗净泡好。同时会提前用卤水,煮上一些鸡蛋。

      1:30

      煮银耳汤

      凌晨1:30闹钟一响,她将泡好的银耳和枸杞子放入铁锅,加入大块****,调至中火炖煮。

      3:00

      蒸糯米

      锅上煮着银耳,这边范敏华将即蒸锅铺上湿纱布,把泡好的20几斤东北糯米捞出铺上,撒上水用大火蒸2~3小时。

      4:30

      煨八宝粥

      清晨4:30,家人还未醒来,范敏华将煮好的银耳汤端到客厅,回到厨房重新起锅,用慢火煨煮八宝粥。

      5:30

      准备豆浆

      每天女儿的早餐都会有一杯豆浆,除了为家人准备,她还会装20袋豆浆卖给顾客。

      6:00

      油条切段

      天色渐亮,外送油条的师傅提着两袋(80根)骑着油条,来到范敏华门前。一根油条1.5元,交付完毕后,她开始将油条切段装袋。

      7:00

      摆摊

      女儿上学了,老公外出上班,范敏华已经在春森路搭上了桌子,摆摊做生意。

      饭后开始刷碗,打扫清洁后,出门到菜市场进货食材并准备晚上家人晚餐。

      晚上为一家四口准备好晚餐。差不多21:00,累到不行的她只要一碰床,立马儿睡着。

      糯米团要现做的才最新鲜,也最好吃。

      每天早上7点到中午11点,范敏华都站在春森路包糯米团,20斤糯米,她能完成150个,顺带卖豆浆、鸡蛋、八宝粥和银耳汤。

      糯米团制作步骤简单,需要的料也很少:蒸好的糯米饭(要热的)、油条一节(现炸的)、白糖芝麻、黄豆粉。

      接到顾客的“订单”后,范敏华迅速地铺开一张纱布在铁盘上,用饭勺从砧子里舀出适量的糯米,放在纱布上将其压平。随后,用勺子分别取少许糖与黄豆面均匀地铺在糯米上,再从一旁的油条袋里挑选两节炸成金黄酥脆的油条放于糯米中间。

      把糯米揉搓成一个长条团子后,双手握住纱布两边,朝着同一方旋转四五下,拧紧包裹住糯米团,“这样顾客在在吃的时候,糯米就不会散掉了。”

      最后,将糯米团从纱布取出,经过沾糖(白砂糖)、裹粉(黄豆面)、装袋递给了买早餐的市民。

      一个糯米团的制作时间,在范敏华手中,变得非常短。每分钟可以裹4个糯米团,每份的分量却大致相同。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决不拖泥带水。

     

      重庆传统早餐

      还有这几款经典

      油条豆浆

      记者了解到,从渝中区枣子岚垭往上,与红球坝交界的三岔路口,有一家早餐店,卖一些传统早餐。诸如糍粑块、麻元、包子等,也卖豆浆油条,有板凳数根,但营业时间只到上午九点左右。

      熨斗糕

      江北老海关对面(外贸大厦)地下通道出口处,依然有卖熨斗糕的,并且售卖时间较长,一般中午都能吃到。

      三角粑

      在黄花园地下通道,记者发现了一家店。据老板介绍,他们已经卖了20几年的三角粑,每块一元的价格吸引了不少坐轻轨的路人。不过,由于城管等原因,该摊点只卖到早上8点左右。

      稀饭自助餐

      一元一碗的菜稀饭,可以选择的下饭菜很多,豇豆、豆干、萝卜、藕丁……重庆最传统的咸菜可以一次吃完。在解放碑重医附二院外科大楼外、大渡口重钢大厦旁边,还能找到这样的摊点。

      这些摊位大都只能卖到早上8点过,想吃的要赶早哦!

     

      哪一款美食让你动心?

      自本报推出“发现重庆之美特别策划———舌尖上的重庆·重庆美食大寻访系列活动”以来,热心读者们纷纷通过重庆晨报官方微博、966966热线分享了自己平时“打牙祭”的地方。

      王勇:我推荐三口鲜土鸭坊,因为诚信好,都是土鸭子,酸萝卜汤很安逸!

      李女士:两路那家城门洞老火锅,菜品丰富,味道好!

      刘先生:江北华新街桥北第一面,个人认为这个小面可以代表重庆风味儿,非常好吃。

      王先生:山城往事老火锅店,装修很有特色,是重庆唯一一家民国风格的火锅店。追求原汁原味,不加香料,菜品的名字很有特色。

      张先生:南岸区五公里回龙湾的张三烤脑花,烧烤大排档,味道很不错。

      李先生:江北区金源路下面的“有钱人家的餐馆”,里面的清汤鹅火锅非常好吃。

      向先生:黔江区镇阳有家餐馆名叫“鱼摆摆”,主食是豆花鱼,味道鲜美。

      涂女士:观音桥香港城里面的小丸子泡椒米粉,很不错。

      怎么证明你是吃货?

      昨日,针对“舌尖上的重庆”这一话题,重庆晨报官方微博上发出了请用一句话证明你是重庆地道吃货的“征集令”,比如:看到手机#号键,就想吃火锅。不少网友别出心裁地秀出了自己有趣、个性的一面。

      网友悦惠Chimmy:还好我是在吃饱后才看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记者点评:减肥虽重要,美食价更高。)

      网友破只只:二两豌杂,多点豌杂少点面!(记者点评:老板:要不要再送你点啥子?)

      网友火锅很忙:俺随手掏出一包餐巾纸,上面必定印着餐馆的名字。(记者点评:还能说什么呢?老兄,你赢了。)

      网友landydou:纵然肠炎来袭,依旧渴望二两小面。(记者点评:身体健康更重要啊!亲!)

      Kingsley_宝:重庆的鸡杂!实在是巴实哟!(记者点评:约上几个兄弟伙,再加瓶冰镇啤酒斗更安逸了!)

      资讯>

      《舌尖上的中国》年底拍续集

      大型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作研讨会昨日在京举行,国内外知名人文学者、专家和该片创作人员与会。

      据央视调查,《舌尖上的中国》收视表现极佳,超过CCTV-1原时段电视剧30%。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宣布,《舌尖上的中国》将在年底开拍第二季。据了解,陈晓卿最早向央视申报选题时,临时取的名字叫《柴米油盐酱醋茶》。

      据央视新闻联播、《都市快报》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从地方小吃到走上全国餐桌——重庆丰

    巴南:双河口镇第五届采梨节即将启幕

    时光熬出老味道 融合拥抱“新食尚”

    火锅料理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施行

    重庆:防空洞内的超级火锅店亮相

    涪陵同乐羊肉美食文化节启动

    一袋底料炒出火锅大产业——重庆綦江

    重庆火锅发源地9月29日正式开街

    从地方小吃到走上全国餐桌——重庆丰

    巴南:双河口镇第五届采梨节即将启幕

    时光熬出老味道 融合拥抱“新食尚”

    火锅料理师国家职业标准颁布施行

    重庆:防空洞内的超级火锅店亮相

    涪陵同乐羊肉美食文化节启动

    一袋底料炒出火锅大产业——重庆綦江

    重庆火锅发源地9月29日正式开街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