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坪商圈万千百货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商圈的核心在偏移,商圈的定位在改变,大型购物中心在重庆各大商圈大行其道,曾经驻扎在商圈黄金地段的百货商场在此冲击下应该何去何从?
昨日的南坪步行街上,行人行色匆匆,作为商社集团重百旗下首个定位时尚的尚熙百货,再度打出了“调整大出清”标签,宣布启动新一轮调整。随着万达广场、星光广场、上海城等大型商业中心的进驻,曾经占据南坪步行街黄金地段的百货商场,不得不出手调整以适应商圈的“新气候”。
尚熙百货一年两次大调整
“去年4月才停业调整过,还不到一年怎么又开始调整了?”家住南坪庆隆花园的戴玲最近发现,离家不远的尚熙百货再度打出了“调整大出清”的招牌,相应的服装、鞋类均开始大力度打折,不少鞋类更是低到了3折。虽然折扣诱人,但是频频调整也让她感到有些困惑。
昨日,记者来到尚熙百货,尽管工作人员纷纷表示对调整详情并不清楚,但是满楼因出清促销贴满了打折的标签。
“出清从这个月就开始启动了,我们确实有调整的计划。”据尚熙百货相关人士透露,对于进驻南坪商圈近4年的尚熙百货来说,这一次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动作,相应的方案已经上报,正在等待批复,具体的调整思路,目前还不便对外公布,但是出清将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可以肯定的是,此次调整,将更加丰富尚熙百货的经营业态,以适应目前的市场。”一位重百内部人士透露。
万达星光打破商业格局
“南坪的商业环境最近两年变化太快。”尚熙百货相关人士表示。据了解,尚熙百货是重百旗下首个定位时尚的卖场,2008年进驻南坪商圈,当时,南坪商圈内仅有重百、新世纪、百盛3家百货商场。然而,2010年以来,万达广场、星光广场等大型商业中心的相继开业,商圈的平衡被打破。
在南坪转盘向四公里方向,形成了以万达广场、星光广场为代表的商业群,交通便捷,环境舒适,停车便利,在星光广场,甚至没有传统的主题百货,仅靠着精品店、餐饮、娱乐,便分流了大批中高端、年轻消费群。而在南坪转盘向南坪西路方向,上海城的百联购物中心、家乐福也成功吸引了该区域大批的消费者。
而在南坪区****的规划中,南坪商圈的步行街商业区,也从过去的贝迪步行街商业区1个,变为了5个。南坪商圈工作人员介绍,由北向南,南坪依次分布着工贸片区、上海城片区、万达广场片区、贝迪步行街片区和协信城片区。
商社系重新布局南坪商圈
实际上,在南坪商圈,商社系曾经占尽优势。在曾经独一无二的贝迪步行街上,不到两三百米的直线距离里,商社集团旗下就有两大超市、两大百货在此驻扎,新世纪江南商都、江南商都生活馆、尚熙百货、重百超市。而在南坪转盘区域,还有一家重百大楼与外资的百盛商场分庭抗礼。
然而,在现在看来,颇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尴尬。步行街从1条变为了5条,而在竞争对手密集的区域,仅有重百大楼一家在此孤军奋战。
当然,作为本地的商业航母,商社集团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在原有尚熙百货多元化调整的同时,新世纪正瞄准南坪商圈高端市场的相对空白。据新世纪透露,新世纪已经签约入驻位于原南坪工贸区域的新商业项目——盛汇广场,其将在这里打造全新的江南新都,定位于高端品牌。
业内人士分析,新世纪此举试图差异化经营,因为目前南坪商圈在高端购物中心方面基本属于空白。
纵深
以变应变 传统百货频频调整
实际上,随着大型购物中心的遍地开花,商圈不断升级、商圈的核心也因此转移,在此之下,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一站式的消费方式正在成为市场的主流。南坪商圈所上演的商业版图裂变只是重庆各大商圈的缩影,对于不少传统百货商场来说,遭遇严峻挑战,继而不断传出调整升级之声。
“今年5月,大家就可以看到解放碑王府井的新变化了。”重庆王府井营销部部长张彬告诉记者,作为国内老牌百货,王府井进入解放碑已经8年了,这是首次进行大规模调整,而原因也正是为了适应解放碑商圈的升级。张彬透露,在此次调整中,7万多平方米经营面积,其中3万多平方米将用于经营餐饮、娱乐、休闲等功能性业态,强调类似购物中心的“一站式”。为此,商场甚至还匀出了大量的办公和仓储区域。
与此同时,盘踞在解放碑的重百大楼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打破数十年的传统,首度引入了哈根达斯、遥记甜品等餐饮企业。在3月底进行的上市重百的股东大会上,还专门就重百母公司经营执照的经营范围中,是否增加“餐饮”项目的提案,进行了专门的审议。“对于重百大楼来说,一方面在于品牌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表现。”业内人士表示。
专家说法
传统百货依旧存在优势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具有多功能性的购物中心受到消费者的追捧,传统百货商场的一系列调整,正是为了适应市场。”重庆商委商贸流通处研究员陈远怡表示,目前重庆已经有大都会、北城天街等一系列成熟的购物中心,“一站式”消费已成为市场主流,传统百货确实需要不断调整,适应市场的变化。但是他表示,着眼于重庆市场环境,对于传统百货来说前景仍然乐观。“相对于购物中心,传统百货依旧存在优势。”他表示,尽管体量相对较小,但是传统百货在经营品类规模更大、品牌更换速度上更加灵活,多元化的调整更能适应市场。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商圈环境的变化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本组稿件由记者 陈柯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