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区统景,市民泡温泉的盛况。记者 唐浩 摄
昨日,重庆召开创建“世界温泉之都”重点项目建设汇报会,据了解,为早日建成“世界温泉之都”,重庆将在“五方十泉”、“一圈百泉”和“两翼多泉”的规划基础上,精选50个重点温泉旅游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副****谭栖伟出席会议并讲话。
遴选50个重点项目
昨日,谭栖伟出席重点项目建设汇报会时指出,从近期建设情况来看,重庆温泉旅游创建存在硬件和软件方面的问题,当务之急是抓硬件建设。“世界温泉之都必须要有一批世界级的温泉旅游项目来支撑,我市拟精选一批重点项目进行培育。”谭栖伟说。
据透露,重庆拟从全市范围内精选出50个温泉旅游项目,作为主力军进行重点培育,报名企业的投资强度以及工程形象将成为挑选标准。
初步流程拟定为企业申报、区县批准和市领导小组审议的方式。年末,将组织专人对这50个项目进行验收,合格者将获得“重庆市创建温泉之都重点项目”的称号。
突出“江滨湖畔”特色
腾冲的高温温泉、海螺沟的雪中温泉、海南的健康温泉……在国内各具特色的温泉旅游产品中,重庆也计划打造出一批独具匠心的特色项目。
谭栖伟指出,重庆造温泉应突出“江滨湖畔”的特色,并从森林、都市等方面入手打造。原则上50个温泉要纳入质监和旅游部门的标准化建设管理中,同时应考虑服务质量的等级化和服务标准,实行星级管理。
如何利用温泉设施为消费者服务?谭栖伟表示,温泉企业首先应从产品设计思路上进行考虑,不少温泉企业利用资源和场地来打造以“水”为主题的公园,不失为一种优秀的模式。
据透露,重庆拟在江津等区县各配置5000亩地用于建设水主题公园。
温泉项目抛“橄榄枝”
据了解,目前已有部分“五方十泉”的重点项目如融汇国际温泉城、柏联SPA等已部分建成。谭栖伟表示,温泉产品具备特殊性,是“长线投资”产品,目前大多数项目均采用“温泉产业+房地产”的模式进行运作,该模式虽然不是唯一的,但却值得推广。谭栖伟称,各区县应考虑在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优化”。
基于温泉旅游项目的惯有开发模式,市旅游局局长刘旗透露,为合理开发温泉资源,今年上半年我市计划开展一次项目招商活动,争取吸引一批有实力、有信誉、有品牌、有资质、有规模的业主进行温泉开发。
同时,按照行业标准所设定的星级标准和相应的建设要求,确认建设星级调整设计方案,加快实施进度并投放市场,实现今年改造和新建50个温泉旅游项目的目标,同时加大策划指导力度,重点支持一批温泉景区向主体性泡泉等方面转型,形成一批品质有档次、文化有特色、品牌响当当的精品景区。
延伸阅读
规范行业
温泉产业应力避无序竞争
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至少有17个区县具备温泉资源,并正进行开发。重庆温泉旅游产业如何壮大?
市旅游协会温泉分会副秘书长王旗接受采访时称,重庆温泉产业正处于发展期,但市场缺少一定的培育,目前正面临功能欠缺、营销渠道受阻以及市场定位不清晰等困难。
统景温泉城营销中心经理宾显华称,全市正在开发建设的温泉数量众多,势必会产生很多不规范的温泉。比如,有的温泉本来是原生态的自然温泉,而有的则是人为加工过的温泉。市民在消费时会产生疑惑,怎样帮助消费者判断正规、健康的温泉,成了温泉企业应思考的问题。
他还称,竞争加剧带来的服务不到位,安全事故等现象也频频发生。此外,部分区县温泉项目距离主城较远,交通不方便也成了产业发展中的短板。
王旗认为,温泉行业应制定“规范守则”,并以此来规避行业竞争无序的弊端。此外,应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一些交通不便的温泉项目,更应该积极赚“吆喝”。
错位发展
中低端温泉不宜盲目高攀
针对市场定位不清晰的问题,业内人士分析称,大多数中低端温泉场所可借助日本、新加坡等模式,和高端项目区别开来寻求发展。记者从巴南区旅游部门了解到,该区计划将南、东“两泉”定调为高端和大众市场来进行差异化发展,如南温泉主攻中高端市场,东温泉则主要面向大众市场。
对此,王旗分析称,除了区分消费群,中低端大众市场的温泉项目还可通过创新设计等方式来寻求发展,而不是一味模仿中高端温泉追求大规模和华丽的硬件措施。价格方面,也应尽量平民化,适当放低价格,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
王旗称,成本低是中低端温泉的显著优势,因为成本较低所以价格也会相对便宜。另外,中低端温泉可以开发的形式多样,不仅仅局限于开发成传统的温泉池。
东泉商会会长罗国强认为,中低端温泉项目更应将温泉和旅游相结合,“光是一个温泉池是吸引不了消费者经常前来光顾,要将周边的一系列资源开发利用起来”。他称,温泉公司在选择温泉开发地质的时候要考虑各个方面,包括周边环境、还有对来此泡温泉的消费者的定位,都应该探究清楚,开发出有自己特色的大众温泉场所。(见习记者 谭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