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巴渝大地掀"绿色革命" 重庆5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来源】:经典重庆网   【时间】:2011-12-14 13:05:11  [发表评论]

     

     

    照母山公园,市民们在栽满了大树的路上骑车健身。 记者 牛强 摄

    在林间享受冬日暖阳。 记者 罗斌 摄

    春暖花开。 记者 罗斌 摄

    边健身边赏美景。 记者 罗斌 摄

    绕城高速绿意盎然。 记者 罗斌 摄

        2008年9月,随着“森林工程”的全面启动,巴渝大地掀起了一场千军万马上山造林的“绿色革命”。随后,重庆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又提出,到201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0%,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基本建成“森林重庆”。

        “‘森林工程’的实施,不仅仅是栽树的问题,它还是一项系统工程。”市林业局局长吴亚说,近四年来,通过在林权体制改革、资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自上而下的努力,“森林重庆”建设快速推进。今年11月,正式通过了“创森”国家专家组的验收,距“五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的目标仅一步之遥。

        林改:一证激活“万木春”

        近日,在铜梁县庆隆乡冬笋村,村民秦钟荣正忙着为自家的树木除草、施肥。他告诉记者,面前的40亩林地,能让他每年收入近5万元。

        “这一切都始于这个小本本。”在秦钟荣手里,记者看到了一个绿色的小本,上面“林权证”三个金色大字格外醒目。秦钟荣说,以前,这片林子是“代管林”,自己也很少去管护,整个林子“杂乱无章”,很多树木都枯死了,基本没有效益。林改后,他得到了这么一个小本本,但就是从那时起,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2009年12月,秦钟荣雇人清理了林地里的杂草和“小老树”,并购回近4000株巨尾桉进行补植补造。秦钟荣算了笔帐,5年后,这数千株巨尾桉能产木材400立方米左右,按现在500元/立方米的市场价格,平均每年收入4万元,加上林下养鸡,每年能收入近5万元。

        “从2008年起,我市实施林改落实林权后,逐渐唤醒了‘沉睡的大山’,”市林业局副局长杨富全说,为了保证“森林工程”大面积造林的顺利实施,我市首先从林改入手,实现了林改主体改革“五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共为531万户发放林权证,成为全国首批12个完成主体改革的省区市之一。加之建立林业要素市场等配套改革的快速推进,林业产业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之一,全社会造林积极性高涨。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农民自发造林、合作造林面积就达150万亩,比林改之初增长了2倍。

        投入:****和社会投资前所未有

        林改为林业发展扫清了障碍后,****和社会资金的大量投入,对重庆快速实施大面积造林至关重要——这是回顾四年来,我市林业跨越式发展所总结出来的、最重要的经验之一。

        截至目前,在我市已完成的1688.8万亩“森林工程”建设任务中,****的资金主要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对各种经济林、苗圃的建设等进行补助。从目前来看,****的投入是历年之最,仅工程前三年,市级投入就达31.7亿元,是前10年总和的近3倍。

        同时,在林改和补助资金的引导下,大量的社会资金涌入林业。“森林工程”实施以来,我市已累计投入资金402亿元,其中,社会投入达133.3亿元。业主大规模的造林,在我市各地随处可见。仅在丰都县,规模造林1000亩以上的大户就达220多个。

        2005年9月,总投资30亿港币的香港理文重庆造纸项目落户永川。包括高档文化用纸、生活用纸、包装用纸、竹浆纸、牛皮箱板等多条生产线。然而,因重庆本地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在2007年部分生产线建成后,公司60%左右的木竹原料,只能从四川、贵州、广西等地购进。

        “后来,我们发现公司自己种树更加划算。”理文一负责人说,在永川本地造林,可以保证木材质量,节约大量的时间和造纸成本,另外,****还能给予一定的造林补助,因此,2008年,公司决定自己投资建设速丰林基地。

        “目前,理文一期投资6000万元的5万亩速丰林已基本建成,”该负责人说,速丰林成材后,能为企业提供10万—15万吨木材原材料,与从外省直接购进相比,每吨能节约100元左右的运输费用。为此,理文还将在2012年,投入上亿元启动二期10万亩速丰林基地建设。

        创新:****、企业和群众的“三赢”

        如果体制机制不创新,那么,即使林改和资金这两样“硬件”上去了,最后,也会使林业产业发展和持续的大面积造林止步不前。在这方面,重庆探索出了有益的经验。

        在创新投资机制方面,我市按照“****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和市区县财政投入为引导,整合工程项目资金,搭建投资平台,争取金融支持,鼓励社会投入,基本形成财政补助、金融支持、社会支撑、农民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

        在创新造林机制方面,各地还探索出了“农民供土地,业主出资金,双方共管护,收益两分成”、业主租地造林、****+公司+基地+农户”等筹资造林模式,改变了依靠财政单一投资造林的传统做法。

        大足县采用“业主制”造林——农民以土地入股,由业主进行栽植,最后业主和农民按51%和49%的比例享受收益分红。 “这样做对业主和农民两方都有利。”大足县林业局一负责人表示,对业主而言,以往的租地造林模式,由于在造林投入的同时,要向农民支付土地租金,往往对业主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同时,由于农民“坐地收租”,不利于林木的管护。

        “在实行‘业主制’后,一方面减轻了业主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农民也占有股份,对林木的管护更加积极了。 ”该负责人说,“业主制”调动了业主和当地农民的造林积极性,仅2008年,大足就完成8万亩速丰林的建设,超计划200%。不仅生态变好了,还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最终实现了****、企业、群众的“三赢”。

        实干:人工造林增速全国第一

        解决了体制机制的问题,落实了各项资金政策,接下来就是铆劲儿造林了。据统计,2008年以来,重庆人工造林增速全国第一,仅2008到2009年植树造林季节,全市就完成造林798万亩,创造了“一年栽了十年树”的奇迹。而近四年来,全市已累计完成森林重庆建设任务1688.8万亩。

        在城市,种大树、种好树,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全市完成城市森林工程70.8万亩。新建各类城市公园530多个,市民步行5分钟就可以到达一处社区公园、小游园或城市公园;绿化和升级干道90多条;种植10厘米以上大树630万株,大苗成活率保持在98%以上。

        在农村,广栽摇钱树、致富林。全市建成生态镇100个、绿色村庄2000个,完成荒山绿化250万亩,培育产业基地540万亩;各类苗木花卉基地总面积近40万亩,种苗生产能力达16亿株以上,在圃苗木价值超过116亿元。地方特色的生态产业应运而生:秀山金银花、黔江桑药、巫溪和城口干果、渝西和梁平笋竹等。全市打造出一批森林旅游精品,如武陵山区 “乌江百里画廊”、巫山“国际红叶节”、巫溪“百里花海”、石柱黄水森林旅游、武隆喀斯特地貌自然生态景观等,2008—2010年,全市森林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0亿元。

        同时,通过通道森林工程和水系森林工程,构筑起绿色的生态网络。完成通道森林工程42万亩,建设林苗一体化11万亩,绿化里程达2万公里,9500公里国省道绿化率达到96%,道路红线以内形成了“风景线”,红线以外壮大了产业林;围绕乌江、嘉陵江、大宁河及区县绕城河等重要水源地,营造景观林、防护林、水源涵养林41万亩,改善了水质,健全了江河水系森林生态系统。

        验收:10多项指标超国家创森标准

        2011年11月25—30日,重庆迎来了“创森”国家专家组的验收。在验收过程中,专家们分为5个小组,深入我市19个区县103个考察点,分别围绕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等方面对我市“创森”工作进行全面考察。

        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5类38项,专家组一致认为,我市所有“创森”指标均已达到该评价标准,其中十余项主要指标大幅超过“创森”评价指标。

        例如我市的森林覆盖率,现在已达到38.3%,超过国家35%标准3.3个百分点;建城区绿地率达到37.3%,超过国家33%标准4.3个百分点;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3平方米,超国家标准3.3平方米。

        在乡土树种使用率、城市森林自然度、生态科普活动、创森市民知晓率、支持率等方面,也大幅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创森’只是重庆森林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逗号’,而不是‘句号’。”市林业局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此次“创森”通过专家组验收为新起点,纵深推进森林工程建设,完成第二、第三阶段的建设目标。

     

    美丽的生态家园。杨敏 摄

    银杏树下漫步。记者 崔力 摄

    森林公园吸引游客。特约摄影 谭华祥

    巫山红叶红了。 记者 任伟 摄

    保护母亲河,大家齐动手。 特约摄影 梅喻鑫摄

    退耕还林,推动生态经济发展。 记者 张其宏 摄

        (数据说话)

        2011年1—11月,全市累计投资109.2亿元,完成森林工程建设任务428万亩,占全年任务的85%。其中新造林264.7万亩、低效林改造163.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3.25亿株,其中胸径5—10厘米大苗1360万株,10厘米以上大苗164万株。

        近四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森林重庆建设任务1688.8万亩,占2200万亩规划总任务的78%,累计投入资金402亿元,栽植各类苗木15.5亿株。其中新造林1081.9万亩、低效林改造606.9万亩。

        按工程分,完成城市森林工程70.8万亩、农村森林工程1322.3万亩、通道森林工程43.9万亩、水系森林工程44万亩、长江两岸森林工程196.3万亩、苗圃基地森林工程11.3万亩。

        截至11月,全市森林覆盖率已达38.3%,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3平方米。

        (市民反响)

        江北区五里店街道居民曹新宇:树越多越好,看起舒服,不仅是遮阳的好去处,还是随时工作的“制氧机”。

        丰都县虎威镇红岩村返乡民工李刚:参与植树造林不仅解决了我的就业问题,还能照顾家里。我每天能打20个窝子,上个月就挣了1800元,和我一样的农民工对种树都很“来电”。

        (专家观点)

        贾治邦(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局长):重庆市实施森林工程,建设森林重庆,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创举,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重庆市委、市****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蒋有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森林生态学家):森林工程的建设,必定能够强化三峡库区的防护林体系,很大程度地促进库区经济发展,解决了****特别关注的三峡库区生态安全问题。

        侯元兆(中国林科院首席专家、林业经济学家):重庆市借助森林工程建设,大力提倡生态文化、生态文明,最深层次的就是研究、建立和宣传人类与自然的伦理关系。重庆市在全国的生态伦理发展中,可以起一个带头作用。

        尹伟伦(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生态资源、生态效益、生态价值本身就是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城市林业与“森林重庆”的建设是造福民生的重要工程。

        李文华(森林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从全球来看,目前大家非常关心的就是环境的问题,特别是气候变暖。重庆做林业建设,也是解决全球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就这个意义来讲,重庆森林工程建设,既有当地的意义,也有全国的意义,对全球来说也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新闻

        长江两岸森林工程建设任务完成过半

        长江主干流再现“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美景

        绿化长江“母亲河”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心愿!记者日前从市林业局获悉,自2009年我市启动长江两岸森林工程以来,长江沿岸各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建设任务已完成过半,造林190万亩以上。长江主干流两岸,已逐渐呈现出古时“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

        “绿化长江 重庆行动”筹资超21亿

        2009年2月,我市启动了长江两岸森林工程,拟用3—5年时间,在长江两岸造林380万亩,使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并先期开展了4个区县示范段建设;2010年8月,我市又启动了“绿化长江 重庆行动”,掀起了全社会绿化长江的热潮。

        “我喜欢长江,希望她变得更绿。”说这话的人是一位盲童,她叫李梦轶,是市盲人学校的学生。她的爸爸早年去世,妈妈带着她和妹妹到江北黄泥塝捡垃圾为生,并供养姐妹俩上学。

        2010年9月27日,在学校举行的一次“绿化长江”捐款中,这位盲童从自己暑期捡垃圾挣来的21元中,捐出了10元。她说:“我们家租的房子在长江边上,我经常能听见长江的声音,我喜欢长江。在我心中,长江是绿色的,希望她变得更绿。”

        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活动,“绿化长江 重庆行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外的企业,以及像李梦轶一样的老百姓纷纷捐资造林。目前,“绿化长江 重庆行动”已募集认捐认建绿化资金21.6亿元,大大推动了长江两岸绿化的进程。

        长江两岸已造林190万亩,存活率90%以上

        长江两岸绿化的年度计划是:2009年38万亩,2010年62万亩,2011年130万亩,2012年130万亩,2013年上半年20万亩,2013年下半年全面验收。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江两岸造林绿化步伐迅速,截至目前,造林总面积已超过190万亩,建设任务过半,有望提前一年完成。

        近三年来,由于各地将造林重点放在了长江干流上,因此,长江两岸已逐渐呈现出古时“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美景。

        为了保证造林的成效,各地采取了许多创新性的措施。如奉节探索出了大窝大苗、足水足肥、客土栽植的方式,虽然造林成本较高,但栽植的数十万亩各类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

        “很多地方还采取了带资入场、三审三验的办法。”市林业局造林处一负责人说,由于各种措施较为得力,目前,长江两岸已造林存活率都在90%以上。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一江清水两岸翠——重庆绘就山水之城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以钉钉子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重庆要做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智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 上半年经济运

    闲置厂房变为商业地标 重庆又一城市

    物畅其流 央企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

    “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大提速

    一江清水两岸翠——重庆绘就山水之城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以钉钉子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重庆要做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智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 上半年经济运

    闲置厂房变为商业地标 重庆又一城市

    物畅其流 央企助力重庆打造内陆开放

    “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大提速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