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户籍制度改革最新进展情况:截至12月3日,全市累计转户301.35万余人。
相继出台36个户改政策文件
据市****秘书长陈和平通报,全市户籍制度改革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截至12月3日,已累计转户301.35万余人,整户转移76.72万余户,平均天转户6331人,区域分布、群体分布与改革预期基本相符,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改革前夕的29.2%上升到37.7%。
陈和平说,我市户籍制度改革着眼于制度层面积极稳妥,着力于政策的创新和突破,相继出台了36个户籍制度改革政策文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户改制度体系。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立足统筹城乡发展和保护农民工权益,始终坚持自愿原则,坚持转户居民平等享受各种权益,有效促进了转户居民个人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整体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户改对缩小三个差距意义重大
“前一阶段的户改实践效益明显,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对解决民生问题,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陈和平说。
一是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通过减少农民,增加市民,从根本上改善了城乡资源配置,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促进了农民富裕和农村繁荣;二是推动了城镇化健康发展。城镇化只有以真正吸纳农民并使之向市民转变为目标,让进城农民享受城市居民的同等待遇,才能实现健康发展;三是扩大了内需。农民工转户在城镇安家落户,其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意愿的改变,创造出巨大的内需;四是加快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农民工转户,在城市安居乐业,造就了一支稳定熟练的工人队伍,造就了产业大军;五是促进了社会和谐安定。户改改变着农民工“边缘化”的社会地位,给农民工摘掉农民的帽子,做到权利平等,对促进城市社会安定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
明年起户改工作转入常态化
陈和平表示,为了进一步巩固户籍制度改革成果,保护改革政策的延续性,最终形成科学有序的人口城镇化机制,全面助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市委三届九次全会要求,从2012年开始,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将转入常态化。今后,将按照现行户籍政策和城市容量、农民转移规律来进行户籍的迁移,保证农村居民有序地向城市流动。
近期,市****将出台户籍制度改革转入常态化的相关文件,对有关问题进行明确。
4年内500万人转户进城 ——市****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
在12月4日召开的市****新闻发布会上,市****秘书长陈和平及市******、市****局治安总队、市国土房管局、市农委、市人力社保局负责人接受了媒体采访,就相关户改问题进行了解答。
到2015年共有500万人进城
记者:现在户籍改革第一阶段任务完成了,今后工作重心会向哪方面转移?
解答:我们对流入城市里面、相对固定的人群作了一个测算,一共有338万人,到现在已经转移300万人,以进城农民工为主。这300万人绝大多数是在摸底数当中,也有不在其中的。今后进入常态化,每年大约转移50万人,4年也就是200万,加上现在的300万,到2015年前就有500万人口进入城市。
今后在镇上居住的人越来越多
记者:转户到乡镇的占转户总数的46.7%,将近一半,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解答:我们作过一些分析,全市现在的城乡人口户籍分布大致状况是城市占1/3、农村占2/3,全国各省大体都是如此。重庆地理条件特殊,从高山搬到镇里也意味着前进了一大步。从调研和摸底情况来看,转户到乡镇的很多人其实在县城、主城工作,他们感觉到把父母亲接到重庆主城来居住,暂时不够条件,所以先转到镇上。另外,这几年,重庆的乡镇发展很快,很多人在城市打工,回到镇上买了房、落了户,一样能够享受城市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待遇。预计未来在镇上居住的人会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条件较好的中心镇。
满足相关条件的外省籍农民工也可落户重庆
记者:市****是否针对六大笔记本电脑代工企业出台了转户特殊政策?
解答:是这样。在六大笔电代工企业就业的市外籍职工申请转户,可以享受重庆市户籍改革政策。对符合在重庆主城务工经商5年、区县务工经商3年以上并且具备购房等相关条件的外省籍农民工,也可以落户重庆,享受重庆市户籍改革政策。
50亿元周转金能满足退地周转需求
记者:宅基地和承包地的退出流转,是否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流转退出机构和市场?
解答:转户农民对宅基地的处置有三种方式,一是选择保留,二是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流转,三是退出宅基地和附属设施用地。三种处置方式由农民自愿决定。选择退出宅基地的,可通过市农村土地交易所这个平台进行。市里面准备了50亿户籍改革土地退出周转金,主要用于周转使用,不是直接承担全部宅基地退出的价款,周转金运转起来可以撬动数倍的资金运转,发挥更大的资金效益。目前估算,50亿周转金,能够满足全市转户农民退出宅基地和附属设施用地的周转需求。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全市有30余个区县已经建立了土地流转市场和服务中心,区县、乡镇、村、组、合作社都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从组织体系和程序上,可以基本满足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服务的要求。到目前为止,全市还没有发现服务不到位的地方。只是有些边远山区,由于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的约束,造成暂时还无法流转。
转户群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记者:农民转户进城后,****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转户居民的就业问题?
解答:人力社保部门一直把促进转户居民就业作为重要工作,凡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给予小额贷款、贴息贷款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就业帮扶政策。对有一技之长的,已经纳入全社会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网络体系,一有岗位就可以实现对接。对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扶,开发公益性岗位,凡家里没有一人就业的,****托底解决至少一人就业,同时给予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截至11月底,我们已经对转户居民开展就业培训1.2万余人次,推荐就业2万多人次,全市转户群体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记者 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