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讯 记者 何清平 “川陕渝是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高地,建设川陕渝经济协作区,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昨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在论坛上如此定义“西三角”的战略地位。 川陕渝是战略大后方 以川陕渝为中心的“西三角”的战略地位,有史为证。李德水举例说,二战期间,我国中东部地区半壁江山沦陷,川陕渝地区却是固若金汤,成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后方,不仅是中国的****中心,也成为当时的工业中心。三线建设时期,也正是川陕渝地区发挥了大后方的战略作用,帮助全国走过最艰难的时期。 李德水认为,川陕渝地区的战略意义在当今同样不该被忽视,建设好川陕渝这个大后方,仍有重要意义。 川陕渝是西部大开发经济高地 李德水说,****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攻坚布局思路是: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以线穿点,以点带面,点线面相结合,实行重点开发,形成兰新线、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南贵昆经济区。在这些交通干线上,多点发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近年来,******及有关部门依据总体思路,提出建设西部大开发的三大经济高地: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其中,川陕渝占了两个,凸显川陕渝是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高地。 做大中心,培育周边城市群 川陕渝为中心的“西三角”思路已形成,该如何实施? 李德水认为,要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同时,必须重视周边城市群的培育。“长三角、珠三角的成功,正是发挥了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而将辐射作用进一步放大的,正是其周边星罗棋布的城市群。”李德水说,相较之下,北京、天津两大中心城市,依附集聚功能强于辐射作用,原因就是周边缺乏以产业为支撑的城市群。 “既然提出了‘西三角’的概念,就必须突破本位思想和地区保护主义,努力创造各种有利于地区协作的条件。”李德水建议三地要精心谋划区域合作大计,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李德水告诫说,三地名字如何排序,如何取名都不重要,关键是要行动,****规划,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作用,广泛开展经济协作。 李德水建议,在国家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既要阐述西部大开发的内容,更要重点规划关中天水、成渝、北部湾三大经济高地,强调这些经济区之间应以各种方式,切实加强相互协作与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