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09年重庆“打黑”让全中国侧目,那2010年“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崛起”必将令全世界所关注。从09年1月份的******三号文件,到2010年2月全国最大综合保税区落户重庆,再到不久之后即将出台的重庆“两江”规划,加上“金融****”的重庆到任,这一切都似乎正在告诉我们:重庆,要成为中西部的“上海”!
战上海研究中心独家调研:
●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即将出台 第四增长极呼之欲出
● ****政策大力扶持
● 金融****操刀 从“上海模式”到“渝富模式”
● 重庆国资重组翻版上海国资重组 “借壳”将是其中最精彩的一道主菜
● 四大受益行业“大翻版”
地产篇:渝开发翻版上实发展 汽车篇:微车反转长安翻版上海汽车
港口篇:重庆港九翻版上港集团 公路篇:四川成渝翻版宁沪高速
重庆——成渝经济区的龙头,复制上海成功模式
在成渝经济区中,重庆可谓成渝经济区的龙头,从其机遇和发展路径上,我们可以发现它与长三角区域中心上海在发展道路上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
相似一:****政策大力扶持
和十余年前的上海一样,重庆不仅仅具有区位和产业方面的发展优势,在政策方面也面临诸多机遇,无论所享优惠政策的力度、频率还是持续性,相比西部地区其它省市都具有明显优势。
"314"总体部署
2007 年3 月,总**********提出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314"总体部署成为重庆未来科学发展的总纲,其最重要的经济意义在于认同重庆建设成为西部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定位,对重庆区域经济建设意义重大。
"国三号"文件
2009 年1 月,******出台第三号文件《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3 号文件是********在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对重庆特殊的****地位与经济地位的肯定,重庆经济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文件明确提出“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将对重庆金融中心的建立实行政策倾斜。文件提出“改造老工业基地”、“能源开发建设”、“实行内陆开放”等战略规划,与之相配套的财政、税收等优扶政策将对实体经济形成巨大推动。
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在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起,被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这是继******3号文件后,又一重要规划将重庆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
所谓国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重庆能跻身一线顶尖城市,这是城乡建设部对重庆城市地位的进一步明确。体现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战略调整。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中心城市,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二:“金融****”操刀 从“上海模式”到“渝富模式”
1999年,上海本地股重组过程中的“净壳模式”声名远播——上海原来的嘉丰股份、交运股份、电器股份进行净壳重组的操刀者,就是时任上海市经委主任的黄奇帆。黄奇帆懂经济,谙熟金融工作,早已是经济学界公认的专家,如今,他是重庆市委副****,重庆****,重庆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
2003年,在已调任重庆市副****的黄奇帆推动下,重庆成立了上市公司重组领导小组和上市公司重组办,黄亲自主导了包括ST渝开发、ST西南合成、ST农化在内的重组。2009年12月和今年1月,黄奇帆任重庆代****和****。从"上海模式"到"渝富模式","黄奇帆式拯救"已成为中国国企改革的价值样本。
在黄的主导下,以“八大投”和“渝富公司”为中心,重庆开创了所谓的“重庆模式”,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重庆国资迅速走出了困境。
相似三:重庆国资重组翻版上海国资重组 “借壳”将是千亿重庆国资重组中最精彩的一道主菜 在过去的数年当中,重庆的国资一直是当地最为活跃的力量。通过重组、并购等资本运作,重庆国资的总量已在2009年底逼近万亿大关,总量跃居全国第四位,而此时的重庆GDP总量尚在全国二十名开外。而国资的强势亦在重庆板块得到体现,除去长期停牌的ST朝华和ST威达,在重庆板块的27家上市公司之中,国资亦占据半壁江山。其中,重庆市国资控股参股企业11家,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控股参股4家,****国资下属的有3家。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重庆数千亿国资大腾挪将沿着股权增值、资产注入以及借壳三条主线展开。对此,战上海研究中心认为,因为十年的上海本地股重组“净壳模式”的一炮而红,因为重庆国资重组的“掌舵人”是黄奇帆,因为重庆千亿国资亟待“证券化”……因此,重庆的国资重组完全可以****上海国资重组模式,而“借壳”或将是千亿重庆国资重组中最精彩的一道主菜! 盘点重庆国资控股的“净壳资源” 1、“太极系”净壳势在必行 “借壳指数” ★★★★★ 太极系三家公司(太极集团、西南药业、桐君阁)虽然公司主营各有侧重,但整合并非不无可能。并且,公司高层似乎对整合并不忌讳,据了解,太极集团的重组路径可能是通过重组出让壳资源,为重庆国资集团整体上市让路。 上海本地股中,与“太极系”相似度较高的是“上实系”,通过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新上药”做大、做强主业的梦想得以实现。“太极系”与“上实系”同样的主营业务,同样是三家上市公司之间的重组。另外,“太极系”的重组可以得到宝贵的上市公司壳资源,对于A股上市公司本就不多的重庆地区而言无疑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2、ST渝万里(600847):小盘“袖珍壳” 上市公司借壳的理想目标 “借壳指数” ★★★★★ 据市场消息人士透露,持有公司18.63%股权的重庆机电控股曾考虑把这部分股权让渡,但最终这个设想并未成行,机电控股未让渡股权的目的其实还是想保持对于ST渝万里一定的话语权。同时,ST渝万里的总股本约为8866万,难能可贵的是公司每股净资产为正,壳资源属性特征明显,是典型的小盘“袖珍壳”。 3、上海三毛(600689):重庆国资控股的上海本地股 “借壳指数” ★★★★ 上海三毛——在入市已有些年头的投资者眼中,公司是一家曾在上个世纪创造出“三蝶”呢绒、“企鹅”羊毛衫、“皇后”绒线、“地牌”西裤等“老上海”著名品牌的纺织工业股。而这家曾经辉煌过的上海本地纺织企业,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已被重庆国资控股,成为了“重庆国资控股的上海本地股”。 早在2006年2月,原上海三毛的大股东上海纺织控股将持有的36.11%股权无偿划转至重庆轻纺集团后,其主要的生产基地也迁至重庆市丰都县,成为一家准重庆籍上市公司,重庆多位券商分析人士指出,由于重庆轻纺集团已退出四维控股,而旗下的啤酒资产已依托重庆啤酒实现上市,集团旗下的一块优质资产——诗仙太白有注入到上海三毛的可能。 4、四维控股(600145):重庆轻纺控股的“弃儿” “空壳”公司期待华丽转身 “借壳指数” ★★★★ 这是一家被重庆轻纺控股放弃的上市公司,我们戏称为重庆轻纺控股的“弃儿”。公司将子公司重庆四维卫浴的资产转让给轻纺控股之后,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空壳公司”。而承接轻纺控股原本所持有的四维控股18.94%股权的深圳益峰实际控制人为“中技系”,入住四维后,相信对于公司的整合将会比较迅速。 另外,坊间传闻称,公司或将主业转型为具有金融运作特点的股权投资。鉴于四维控股在信托领域的经营,有可能成为深中技金融资产的上市平台,公司后市想象空间巨大。 |
相似四:四大受益行业“大翻版”
地产篇:渝开发翻版上实发展
相似程度 ★★★★★
渝开发(000514),公司是重庆市具有一级开发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也是重庆市上千家房地产公司中唯一的上市公司,大股东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是重庆“八大投”之一。
公司2009年报显示,全年营业收入总额为4.54亿元,比2008年同比增长9.84%;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55亿元,比2008年同比增长20.36%。从具体业务看,会议展览是贡献收入最多的项目,为1.84亿元;其次是商品房销售,为1.11亿元。值得注意是,截至2009年年底,公司有超过2.86亿元的预收款项,比2008年同期增长比例高达800.66%。增长原因是主要子公司预收销售房款2.43亿元等所形成的。
2009年9月10日,在****电视二台证券时间栏目题为深度调查《重庆两江的机会在哪里》中,城投公司华渝生董事长接受了记者采访。华渝生称,城投公司现储备土地达10万亩,主要分布在主城1200平方公里范围内,现正在征用整理的土地达8000亩;又称城投公司现总资产为600亿元,所控股的渝开发总资产为30亿元,只相当于航空母舰旁的小舢板。这个集团的结构是不合理的,渝开发在今后3-5年应该实现100亿资产规模。
尽管公司之后澄清了该百亿资产规模的传闻,但其留下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在上海板块中有一家公司叫“上实发展”,在大股东上实集团不断将优秀资产注入公司后,其目前已成为上海本地地产类公司的旗舰之一。从这点上看,渝开发翻版上实发展,或也只是时间问题。
汽车篇:微车反转长安翻版上汽
相似程度 ★★★★★
如果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分布,投资者会发现南有广汽,北有一汽、东有上汽、西有长安。中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异,造成以生产微车及自主品牌为主的长安汽车长期以来均落后其他汽车企业。2009年,在汽车下乡、鼓励小排量汽车以及大力发展中国中西部地区背景下,长安以前的弱势成了其优势,微车销量猛增、自主品牌悦翔销量不断走高,公司经营情况大为改观。
2009年11月10日,长安汽车实际控制人南方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举行了重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签字仪式。中航集团以其持有的昌河汽车、哈飞汽车、东安动力、昌河铃木、东安三菱的股权,划拨南方集团旗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南方集团将旗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23%的股权划拨中航集团。重组后,“新长安”市场份额已跃升全国汽车集团前三名之列。另外,近期市场也盛传长安与PSA标致雪铁龙谈合资的消息。
最新的数据显示,去年以186.98万辆销量夺得销量第四名的长安汽车集团,今年1月继续发力,当月销量25.69万辆,同比增长121.5%,连超东风的22.01万辆、一汽的23.85万辆,坐上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二把交椅。据悉,长安汽车集团将力争今年第一季度实现50万辆销量。
如果说上海汽车的成长史就是上海这座城市近十余年来的发展史,我们相信重庆长安的未来十年,就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未来十年经济发展最好的缩影。
港口篇:重庆港九翻版上海上港 相似程度 ★★★★★ 重庆港九(600279),重庆板块中唯一港口类上市公司。公司目前正推进采用资产置换及非公开发行股份相结合的方式购买大股东相应资产的方案。公司将购买控股股东港务物流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万州港所属的主要港口航运资产及其相应负债。目标资产的预估价值约10.5亿元,公司将向港务物流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万州港累计非公开发行股份约12,144万股,每股价格不低于8.44元。公司将通过本次交易实际持有化工码头公司、集装箱公司、港盛公司、龙港实业和万港船务的全部股权,同时拥有猫儿沱港埠、红溪沟作业区和江南沱口作业区的全部港口经营性资产,大幅度提高公司资产的完整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减少公司与港务物流集团的关联交易。目前该方案已获得重庆国资委批复,另外仍需取得证监会的批准。 如果说上海的外高桥保税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是上海经济在过去十余年经济支柱之一,那么我们坚信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将为重庆未来十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10年2月26日,我国规划面积最大的综合保税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挂牌成立。相关资料显示,西永综合保税区将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平台,目前该区已经吸引惠普、富士康、英业达等一批IT巨头相继进驻, 将助推重庆建成中西部第一大加工贸易基地。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0.3平方公里,分为A、B两个区块,面积为全国最大。据了解,该区将重点打造外向型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至“十二五”末期,产值将超过5000 亿元。另外,重庆“两江新区”规划也已上报******,根据规划,两江新区定位于“一门户两中心三基地”,即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长江上游地区现代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内陆国际贸易大通道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长江上游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 我们认为,无论从重庆的地理位置,还是从高层对重庆经济未来几年的发展定位,都与十年前的上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十年前以上海的出口带动长三角,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我们相信重庆未来也将凭借其区位优势,带动成渝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
公路篇:四川成渝翻版宁沪高速 相似程度 ★★★★★ 四川成渝是西部大型高速公路投资、营运及管理公司,同时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基建类H股上市公司。公司现在拥有成雅分公司,控股城北公司、蜀海公司、蜀工公司、蜀厦公司等四个子公司,具体承担了226.00公里成渝高速公路、144.20公里成雅高速公路、去年A股上市募集资金收购的86.44公里成乐高速公路、10.35公里城北出口高速公路的运营、维护和管理工作。 最新数据显示,受益于四川区域优势、灾后重建的运输需求以及成渝经济圈的迅速崛起,2010年1月份成渝高速实现通行费收入为9,547.1万元,同比增长20.53%;成雅高速实现通行费收入4,987.74万元,同比增长38.42%;成乐高速实现通行费收入2,926.6万元,同比增长28.17%。 此外,公司计划收购的城南公司股权还在筹备中,顺利的话2010年上半年可以完成。城南公司净资本22亿,负债58亿,预计评估的资产总价值在100-110亿之间,公司收购需要继承60亿的负债,以及40-50亿的现金,这部分资金公司计划通过发行分离债和银行贷款解决。 如果说十年前在上海经济辐射长三角的带动下,宁沪高速开始走向蓝筹之路,那么我们同样也有理由相信成渝高速必将成为连接重庆和四川经济的纽带,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