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携90余份提案赴京,呼吁建设重庆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
商报图形 苏小鸥 制
“截至昨日13时,政协委员们已经汇集90余份提案”,市政协副秘书长陈昌齐介绍,从目前收到的提案看,关注国家经济社会政策的有20多件;“西三角”经济区和重庆经济高地建设也是关注的重点,大约有20件左右的提案;其它提案主要涉及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医疗改革等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陈昌齐告诉记者,在渝全国政协委员准备了3件集体提案。记者昨日了解到,如何加快发展“西三角”战略区域有望成为集体提案,委员们还呼吁建设重庆—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并支持在“西三角”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
“西三角”涉及61个城市
据了解,“西三角”战略区域包括:重庆、四川、陕西三省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员约1.4亿,2008年GDP总量约2.15万亿元。
在渝全国政协委员认为,“西三角”囊括了西部地区最发达的城市群,是西部地区综合实力、竞争力最强,具备与东部沿海地区呼应联动发展实力的重要区域。委员们认为,推动“西三角”加快发展,有四方面的战略意义。首先,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西安、重庆、成都处在城镇化西纵线的核心区域,加快成渝、成西、渝西之间的联系,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城镇化发展,早日实现“两横三纵”城镇化发展战略;其次,重庆、成都、关中三大城市群基础条件、综合实力及发展潜力在西部地区优势明显,加大规划引导、构建战略区域,可更好促进东部地区产业优势与内陆资源优势有机结合,实现沿海内陆地区联动开发开放,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第三,推动西三角发展,有利于刺激更广大的内地市场;第四,西三角通过现代交通体系建立和生产布局调整,可突破秦岭天然屏障,将长江、黄河流域经济带紧密连接起来,实现我国内陆腹心地带西南西北统筹发展。
多条便捷通道连起“西三角”
“目前,西三角战略区域加快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渝全国政协委员认为,主要体现在交通日趋完善、合作基础好等方面。
“西三角”的时空通道日趋完善。已建成的成渝铁路、遂渝铁路、成渝高速、遂渝高速等项目,构建起成渝之间快速交通网络骨架。此外,成都—西安、重庆—西安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纳入规划建设,将使三地间陆上交通十分便捷。三地间航空均在1小时理想半径内。
合作基础较好,在资源开发、旅游联动、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已多方位实质性开展,国家编制并推进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为西三角战略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建议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为推动“西三角”加快发展,在渝全国政协委员拟建议将推动“西三角”战略区域加快发展,纳入国家深入推进实施西部大开发意见、国家十二五规划、成渝经济区规划等国家重要的文件和规划予以部署安排。
此外,还建议支持川陕渝紧密联系的交通干线提速建设,将重庆—西安客运专线纳入国家“十二五”相关专项规划并尽快实施建设,争取在交通重大项目建设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支持在“西三角”战略区域优先布局重大产业项目,特别支持资源优势或有产业基础的天然气化工、国防军工、汽车制造、装备制造、信息产业等重点产业做大做强;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指导和统筹协调,促进川陕渝加强战略合作,如加强旅游合作,构建“西三角”旅游大环线;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合作,共建西部地区重要生态屏障。
“西三角”经济区
“西三角”战略区域位于我国腹心,承东启西、横贯南北,经重庆沿长江可促进川、陕共同与长三角经济、太平洋地区互动,经成都、重庆可促进陕西共同与珠三角经济区、印度洋地区共振,经西安向东北延伸可实现重庆、四川共同与西北地区、环渤海呼应,三地互为通道,共同筑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形成东有长三角、南有珠三角、北有环渤海、西有“西三角”的犄角鼎足之势。
据此前发布的2010年重庆发展和改革报告,经初步分析,到2015年,西三角的GDP总量有望达到5万亿元以上,占西部地区比重达到45%左右,占全国比重达到12%以上,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区共同支撑全国55%左右的经济总量。到2020年,“西三角”GDP总量有望达到9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达到50%,占全国比重达到12%,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区共同支撑全国60%左右的经济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