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榫卯新生:一位“乡村CEO”的吊脚楼守护记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25/11/12 15:53:47  [发表评论]

    酉水河畔,曾经年久失修的木质吊脚楼,如今焕发了新生。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华网重庆11月11日电(彭博)在武陵山深处的酉水河畔,53岁的土家族汉子单一站在河湾村三层高的吊脚楼前,抚摸着光滑的木构件,眼中闪着光。这座耗时近六年建成的“正三间式”吊脚楼民宿,柱、梁、墙、门窗全靠榫卯严丝合缝,整屋找不出一根铁钉。几年前,他还是重庆一家年营业额两千多万元的家政公司董事长,如今却是这座被誉为“最美土家山寨”的乡村CEO。身份转变的背后,是一场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的抢救性实践。

    依山傍水的土家吊脚楼,不仅是承载人居的住所,更是有形的文化载体。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河湾村保存着500多座土家族吊脚楼,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这些木石结构的建筑是土家族传承最久且有形的文化载体,其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当单一第一次走进河湾村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凉:西寨40多栋、东寨6栋新建的水泥房如疮疤般矗立在吊脚楼群中,与整体格局格格不入。更让他忧心的是,走访酉水河镇寻找匠人时,发现懂全套技艺的老师傅平均年龄已在70岁左右,年轻工匠几乎无人会建造纯榫卯、无铁钉的传统吊脚楼。

      “守着破木楼能当饭吃?”村民的回问深深刺痛了他。原来早在数年前,河湾村就曾修缮保护吊脚楼并发展民宿,但因缺乏运营管理能力和基础设施配套,旅游经济停滞,村民对吊脚楼失去信心,甚至推倒祖屋改建砖房。

    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白开贵老师指导和带领徒弟修建土家族传统建造艺术博物馆。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对此,单一做出人生重要抉择:他将经营多年的家政公司交由家人打理,只身前往河湾村,投身吊脚楼保护。他定下了目标:建造一座纯榫卯结构的吊脚楼民宿,并配套建设土家族传统建造艺术博物馆,通过活态展示让村民重拾文化自信。

      从认木料、学榫卯开始,他拜老匠人为师,自己抡起斧凿。资金紧张就精打细算,人手不足就亲自扛木材、凿卯眼。寒来暑往,他手上的茧厚了,皱纹深了。

    这座三层吊脚楼民宿成为土家族吊脚楼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村民们的眼神也从怀疑渐渐变成了自豪。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2023年,这座三层吊脚楼民宿终于落成。在其侧配套建设的悬空式吊脚楼作为餐厅及会议室,飞檐翘角,悬柱下端精雕着鱼、瓜等装饰。

      与此同时,博物馆也初步建成——它系统地展示了吊脚楼的历史沿革、营造技艺与文化内涵,成为土家族吊脚楼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吸引了众多研学团队与外地游客前来参观。人流量的增加为古老村寨注入了新活力,也直接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停车场、公共厕所、文化长廊等配套设施陆续建成,违规钓鱼平台全面拆除,河湾村的整体旅游接待能力显著增强。

    新生的民宿群为河湾村村民们带来了共富的星火。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量变引发质变。2023年9月,酉水河湾景区成功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游客激增,民宿如雨后春笋。单一敏锐意识到,单打独斗、服务参差会损害长远发展。于是他联合30余家民宿成立“民宿联盟”,统一服务标准,定期开展培训,推动乡村旅游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2024年游客量再破10万,总收入突破4000万元。村民腰包鼓了,笑容多了。

    对传统土家吊脚楼充满热情的“小鲁班”邹君洁。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非遗的生命力关键在人,有了年轻血液,才会有传承和发展。”单一说道。

      过去,年轻人觉得老手艺没前途纷纷外出打工。如今,河湾山寨焕发的新生机正悄然改变他们的想法。在“两河书院”和博物馆里,越来越多“90后”“00后”甚至“10后”的身影出现,他们围着老匠人专注学习辨识木料、练习凿刻榫卯,系统研习营造原理。单一欣喜地发现,年轻人眼中闪烁着热情,像12岁土家族少年邹君洁这样的年轻一代,通过制作迷你吊脚楼模型展现了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正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目前,单一正筹划将博物馆升级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为河湾青年搭建更广阔舞台。他希望回来的年轻人不仅能找到工作,更能找到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创新激情,成为守护、传播、创新土家吊脚楼营造技艺的主力军。从变卖家产到村寨增收,从老师傅70岁高龄到青少年主动回归,单一用坚守与创新证明:古老技艺不仅能焕发新生,更能开辟出一条文化传承与共同富裕相辅相成的可行路径。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中国-东盟共绘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石柱立足本土文化根脉创新 “啰儿调

    文化中国行丨重庆为新发现老建筑挂上

    典耀中华——第六届“人教杯”诵读活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从长江来》

    《重庆·1949》:用艺术镌刻城市

    中国动画电影《火凤重天》获中美电影

    巴山渝水颂英烈 薪火相传铸荣光 重

    中国-东盟共绘命运共同体新篇章——

    石柱立足本土文化根脉创新 “啰儿调

    文化中国行丨重庆为新发现老建筑挂上

    典耀中华——第六届“人教杯”诵读活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歌从长江来》

    《重庆·1949》:用艺术镌刻城市

    中国动画电影《火凤重天》获中美电影

    巴山渝水颂英烈 薪火相传铸荣光 重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徐东皓|刘艺然,于桂清,王静死

    徐东皓|刘艺然,于桂清,王静死

    徐东皓|刘艺然,于桂清,王静死

    徐东皓|许愿刘艺然,于桂清,王静死

    徐东皓|刘艺然,于桂清,王静死

    徐东皓|刘艺然,于桂清,王静死

    徐东皓|刘艺然,于桂清,王静死

    徐东皓|刘艺然,王静死,取完卫生巾

    徐东皓|刘艺然,王静死,取完卫生巾

    徐东皓|刘艺然,于桂清,王静死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