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记者从重庆市通信管理局获悉,近年来,重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和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已覆盖全市汽车、医药等30余个行业。
据悉,标识解析体系被认为是工业互联网的“神经中枢”。而工业互联网标识相当于一个设备或者产品的身份证:在产品流通过程中,为了进行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或各个流通环节的管理,通过扫一个标识,就能知道这个产品的功能、产地、组成等。如果说,互联网、物联网实现了万物网络互联,那么,标识解析体系则实现了万物信息互通。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上线运行6年多来,至今已接入西部十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节点共54个,累计标识注册量超447亿个,累计标识解析量超426亿次,接入企业节点突破4万家;标识应用已覆盖全市汽车、医药、白酒、电子信息等30余个行业,形成供应链全流程管理、追踪溯源、网络精准协同等20余类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
同时,重庆市信息通信业积极实施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深度融合“链网协同”行动,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重点企业园区、核心生产环节进行深度应用。目前,已累计建设5G工厂重点项目110项,形成“5G+生产过程追溯”“5G+设备预测性维护”“5G+AI机器视觉质检”等30余类典型应用场景。(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