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文旅兴 “最佳旅游乡村”荆竹村蝶变背后的武隆密码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25/8/11 11:32:46  [发表评论]

    8月4日,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游客走进民宿。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清晨,仙女山的薄雾还未散尽,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党支部****高燕的手机就急促响起,“高****,上海来的客人反映有异味……”“乡宿联盟”成员、归原小镇民宿负责人闫成强的语气里透着焦急。

      高燕记下房号,立刻拨通片区网格员老杨的电话:“老杨,赶紧去看看,要让游客住得舒心!”

      自今年3月担任荆竹村党支部****以来,高燕对这类突发情况的处理已驾轻就熟,“仅7月就来了30余万人次的游客。人多了,各种小问题就难免,我们尽量争取第一时间解决。”

      谁能想到,这个曾因山高坡陡、地少人穷被戏称为“光棍村”的小山村,如今随着成千上万游客的涌入,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

      “没有党和****的带领,这样的变化是不可能发生的。”荆竹村农家乐经营者杨小波的一句话,揭开了荆竹村蝶变的密码。

      党建引路

      三级****联动破穷根

      平均海拔超千米的荆竹村,大半区域属喀斯特地貌,地块破碎、石漠化严重,加上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曾长期发展滞后。村民们祖祖辈辈靠种植土豆、玉米、红薯这“三大坨”勉强糊口。

      荆竹村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15年。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打响,叠加仙女山被评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利好,为这个山村注入了全新的发展动能。

      “区里构建了区委****抓全域设计、乡镇****抓全景打造、村级****抓全时服务的‘三级****联动抓总’责任体系,推动‘三栖’经济+文旅融合发展。”高燕介绍,武隆区委、区****制定的《武隆旅游“三次创业”发展规划》让荆竹村找准了发展方向。

      正是在三级****联动下,荆竹村引来了“金凤凰”——归原小镇项目。

      这个采用“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模式的项目,用现代创意激活传统乡愁,致力于把荆竹村的一片“荒原”变成令人向往的“归原”。

      2016年,随着武隆旅游热度攀升,涌入荆竹村的游客越来越多。武隆区顺势将村里原来的产业路升级为标准化旅游路,为荆竹村的转型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随后,葡萄仙坛、仙家菜圃等10多个高山特色产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30多家中高端精品民宿错落分布在荆竹村的绿水青山之间……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荆竹村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诗与远方”。2022年底,荆竹村成功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评选的“最佳旅游乡村”。

      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之际,武隆区成立的7个涉旅工作专班,更成了荆竹村发展的“定心丸”。闫成强的民宿生意红火,却因门前道路狭窄导致游客进出不便。“核心景区内外旅游联动”专班迅速介入,协调交通部门制定拓宽方案,很快解决了难题。

      “7个涉旅工作专班让区里资源第一时间响应村里需求,高效、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高燕介绍,仅2024年,专班就以“一项工作、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机制,为村里啃下了景区开发、用地供应等32块“硬骨头”。

      组织筑基

      双网格服务解决涉旅“烦心事”

      夏日炎炎,走进荆竹村“无有图书馆”旁的“红色服务驿站”,咖啡香味扑鼻而来。咖啡师冉光芳指尖翻飞,一边拉花,一边耐心解答游客的问询。

      几年前,冉光芳还只是个围着灶台转的普通农妇。村党支部组织的咖啡制作、旅游接待培训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现在一年能卖出两万多杯带着武隆茶香的‘乡村特调’!”如今的她,不仅用咖啡让游客感受宾至如归,更用笑容和讲解,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

      在冉光芳身旁的墙上,“党员责任区”标牌格外醒目。标牌上清晰标注着村里每一个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也讲述着基层党组织在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014年,回乡的杨小波把自家老宅改建成了农家乐,“一开始客源少、知名度也不高,17个房间的年收入勉强能养活一家人。”

      时任荆竹村党支部****的王福宁了解情况后,便通过各种途径帮他宣传、介绍游客,并对农家乐的定位和日常管理给出中肯意见和建议……

      在王福宁的帮助下,杨小波的农家乐生意渐渐好了起来,如今已扩展到20个房间,年收入超过30万元。

      “村党支部还牵头成立了‘乡宿联盟’,统一标准、共享客源,把大家拧成了一股绳。”杨小波介绍,“乡宿联盟”整合了全村几十家民宿、餐饮主体,不仅统一服务标准、统筹调配客源,还建立了问题“直通车”——游客在驿站扫码或向任何成员反映的问题,最终都会汇总到村党支部,再逐一解决。

      武隆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通过“线上收集+线下敲门”,武隆区梳理出320多项涉旅“烦心事”:环境卫生、停车难、扰民(如烤烟味)……“线上和线下双网格服务,党员先锋队认领包干,限时解决,办结率达到了100%。”

      人才活水

      “四民”共绘山乡新图景

      旅游产业要想长盛不衰,人才是“源头活水”。

      在村党支部牵头下,荆竹村创新实施“原村民、新村民、云村民、荣誉村民”“四民工程”,为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澎湃新动能。

      市农技总站退休专家胡蕾是荆竹村的“新村民”。多年前,怀揣田园梦的她来到荆竹村,流转了30多亩地种植果树。她虽然是植物营养专家,但种果树却是 “门外汉”。没多久,果园被荒草淹没、水管冻裂、病虫害频发,胡蕾也心灰意冷。

      荆竹村村支两委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果树专家为胡蕾的果园“问诊把脉”。根据专家建议,胡蕾结合村里高海拔、温差大、光照足等特点,筛选了蓝莓、葡萄等7大类10多个适种品种进行栽植。

      果园渐有起色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又帮她流转土地,将果园规模扩大至100余亩,并帮忙建设了灌溉设施。

      如今,仅在夏季采摘季,胡蕾的“寻梦园”果园就能吸引3万余名游客,并带动了周边不少农户种植果蔬。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受聘成为荆竹村的“荣誉村民”。他的团队在村里设立了高山水果种植科研基地,专攻贫瘠土壤的蔬果种植难题,研究成果直接惠及荆竹村的特色农业。目前,在荆竹村像向仲怀这样的“荣誉村民”已有6位,通过项目合作、担任技术顾问等方式为山村发展添智助力。

      活跃在“云上荆竹”直播平台的李思颖,是荆竹村4000多名“云村民”的代表。她和伙伴们把村里的糯玉米、老腊肉、竹编、蜡染等特产卖向全国。2024年,李思颖团队通过直播定向收购村民农特产品就超过150吨。

      “归原茶馆”经营者王万碧则是典型的“原村民”。2016年,在村支两委帮扶下,王万碧把自家老宅改成“归原茶馆”,“生意不错,旺季一天能有200多人,但总觉得茶馆里缺点特色。”

      2022年,在村支两委帮助下,王万碧引进了当地蜡染匠人,在茶馆开设蜡染体验课。她自己也通过学习掌握了蜡染技艺,“现在游客不仅能喝茶,还能体验蜡染工艺,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

      “我们还积极构建四级服务阵地,为‘新村民’‘荣誉村民’等提供游玩、住宿、购物等13项贴心服务。”仙女山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486名各类人才长期或周期性在仙女山街道居住,成为仙女山街道乃至武隆区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智囊团”。

      数字赋能

      让旅游管理和服务更贴心

      8月7日,记者走进荆竹村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时,被墙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吸引。

      “以前,涉旅纠纷投诉和解决就像‘九龙治水’:多头管理导致游客投诉难,解决效率低。”高燕介绍,武隆区试点“1+4+N”综合执法监管新体系:1个平台统一接诉;市场监管旅游分局、旅游警察、旅游纠纷调解委、仙女山旅游巡回法庭4支力量常驻;交通、物价等多部门联动。该体系运行后,2024年,武隆全区涉旅检查频次和处罚案件量分别下降36%和10%。

      武隆区还在全国首创了旅游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平台或商家先垫钱赔偿再处理纠纷。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投诉解决得又快又好,游客满意度达到100%,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针对景点“冷热不均”的问题,武隆区在2024年推出了分层分类分时段的“Tourist Pass”通票系统:游客可自由组合热门与冷门景点门票,还能享受各项优惠。这一举措不仅让散客比例大幅提升,也带动了芙蓉江、白马山等昔日“冷门地”游客量大幅上升,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冉光芳对此有着切身体会,“往年国庆后人就少了,去年冬天游客就没断过,买那种组合通票的散客特别多。”

      此外,依托“数字重庆”建设,武隆区上线了“文化·安心游”应用。该系统能实时监测景点人流和交通,拥堵前预警,人满即分流;投诉App一点就提交,处理进度随时查;遇游客急病或意外,“一键救援”瞬间定位启动。效果也立竿见影:2024年旅游高峰时段,荆竹村游客量增加了25%,堵车事件反而减少了7%。

      这个平台也是“云村民”李思颖们的舞台,直播将荆竹风光、手艺和特产推向全国,“云上荆竹”的名号越来越响。

      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武隆全区接待游客472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28.1亿元,文旅增速领跑重庆区县。荆竹村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1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4399元,户均增收1.1万元。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摩围星空露营地开营 彭水发布系列“

    “令人难以置信!” 库里夜游重庆盛

    摩围星空露营地开营 彭水发布系列“

    酉阳:文旅消费热 古城人气旺

    重庆出台十条措施助力奉节脐橙高质量

    渝北矿山公园:“生态伤疤”蝶变打卡

    风景好、耍事多、政务服务有保障——

    大熊猫生日怎么过?重庆永川用果蔬“

    摩围星空露营地开营 彭水发布系列“

    “令人难以置信!” 库里夜游重庆盛

    摩围星空露营地开营 彭水发布系列“

    酉阳:文旅消费热 古城人气旺

    重庆出台十条措施助力奉节脐橙高质量

    渝北矿山公园:“生态伤疤”蝶变打卡

    风景好、耍事多、政务服务有保障——

    大熊猫生日怎么过?重庆永川用果蔬“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