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红色旅游如何点亮乡村

    【来源】:经典重庆   【时间】:2023/3/22 13:00:49  [发表评论]

      游客在綦江区石壕镇邱石坝红军宿营地旧址参观体验。(资料图片)通讯员 吴先勇 摄/视觉重庆

      黔江区水市镇水车坪红军纪念碑前,退役军人组成“八一”图案。(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杨敏/视觉重庆

      各地把主题党日、党课等现场“搬到”红色资源所在地,图为江津区某机关的党员在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资料图片)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今年****一号文件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

      红色旅游是乡村产业的新业态之一。重庆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且这些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乡村,比如展现脱贫攻坚精神的巫山下庄“天路”,凝聚着三峡移民精神的奉节安坪镇三峡移民精神传承馆,能从中感悟长征精神的綦江区石壕镇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等。这些红色资源经过发掘、整理、修缮,打造成了红色旅游景点,既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又能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为乡村增添新活力。

      如何进一步激活红色资源的价值?如何对本土红色资源进行系统挖掘整理,提高管理和运营水平?重庆日报记者近日对我市发展“红色+”旅游新业态进行调研。

      旅游市场走“红”

      红色文化成乡村旅游新亮点

      “我都60多岁的人了,还能开起农家乐,全是因为下庄这几年的旅游发展起来了。”3月15日,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三合院”老板杨元顶快人快语。

      下庄曾经是一个“天坑村”,进出村的道路无比艰险。杨元顶曾在村里种过庄稼,做过会计,都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他只好离开下庄外出谋生,在广东、成都等地的工厂当保安。

      2017年,杨元顶回家探亲时发现,以前安静的村庄突然变得热闹起来,尤其是在下庄人历时7年打通的“天路”上,熙熙攘攘的游客拿着手机拍照打卡。

      “你们居然能在绝壁上凿出这样一条天路,可真了不起!”游客上前,提出想与他合影。

      “下庄有这么多游客,开办农家乐,有搞头!”2018年,杨元顶与两个亲戚合办“三合院”农家乐,第一年就赚了7万多元。

      “以前,下庄发展靠的是‘三色产业’: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现在有了红色旅游,升级成为了‘四色经济’。”下庄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毛相林说,村上的旅游接待已经排到了今年6月。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毛相林第一个上台,接受******总****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奖章和证书。从这一天起,毛相林和下庄“天路”的事迹享誉全国,到下庄来参观、学习、旅游的人更多了。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下庄村顺势而为,新建了下庄人事迹陈列室、愚公讲堂等景点,去年5月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挂牌成立。这些景点、学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下庄。去年,虽受疫情影响,下庄的游客接待量仍有4万多人。杨元顶的农家乐也“背靠大树好乘凉”,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去年,我们全村的旅游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元,村集体收入有14万元,今年下庄天路还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毛相林说,发展红色旅游让下庄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利用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案例,在重庆并不鲜见。

      铜梁少云镇邱少云烈士故居、潼南双江古镇杨闇公旧居、城口县双河乡城万红军指挥部旧址、黔江濯水古镇“红军渡”群体雕塑……我市不少乡镇正围绕红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这一现象在业内已引起高度关注。

      “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景观与绿色自然景观、革命传统教育、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主题旅游形式,是传统教育理念与旅游产业理念的结合,既是理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重庆新闻旅游集团总经理王先平说,正因为如此,他们十分看好乡村红色旅游的市场前景,目前已与石柱县中益乡在红色旅游产业、研学教育、党建培训等方面开展共建合作,下一步还将与其它区县开展合作,深挖当地红色旅游资源。

      资源未能变现

      红色资源有待充分挖掘、活化利用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我市红色资源丰富,但目前许多地方并没有将资源转化为产业。其中部分原因是没有系统挖掘整理红色资源导致起步较晚,同时缺乏相应的运营能力。

      比如,拥有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红军烈士墓、红军桥、红军街等红色资源的綦江区石壕镇,直到前年才开始真正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煤炭是石壕镇的主导产业。”石壕镇党委副****、镇长王胜明解释,当时镇上有近30家煤矿,挖煤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

      2018年,石壕镇决定舍弃“黑色经济”,逐步关停矿场,唤醒沉睡的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但由于缺少经验,没有对红色资源进行系统地挖掘整理,镇上又缺乏资金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全年仅有5000多人来旅游。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奉节县安坪镇。1992年,安坪镇被确定为首批三峡移民试点乡,该镇三沱村作为移民重点村在1997年实现整体搬迁。为了让三峡移民精神代代相传,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三峡移民精神传承馆去年在三沱村建成。传承馆共有两层,一层主要展示照片,记录三峡移民搬迁时的场景,二层以物件展示为主,用雕塑呈现三沱人从渔民到果农的生活变迁。

      “但传承馆正式投用之初,没有正式的讲解员,只能由我‘顶班’。”三沱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黄明说,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忙村上的事务,游客只能通过传承馆内的文字注释了解三峡移民的历史。此外,三沱村也没有规划相关的旅游路线,导致游客旅游体验不佳,去年三沱村红色旅游的游客接待量仅在1万人次左右。

      “红色资源未能发展为成熟的旅游产业,其核心问题在于旅游产品的供给与游客的需求不匹配。从供给端来看,一些乡村没有把红色资源充分挖掘整理,开发的旅游产品形式单一、不成体系,仅仅以观光为主;而从需求端看,游客追寻的是沉浸式的红色旅游体验以及优质的旅游配套服务,这方面的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市文化和旅游协会文旅教育分会秘书长张云耀表示。

      赓续红色血脉——

      挖掘整理红色故事,提升运营能力

      红色资源无疑一笔宝贵财富。在许多地方,红色景点成为中老年人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的体验地,成为年轻人聆听红色故事、致敬英雄模范的“打卡地”。

      如何赓续红色血脉,利用好红色资源?各地在摸索中前行。

      基础设施首当其冲。

      2021年,綦江区****组织重庆南州旅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帮助石壕镇完成红军街立面改造、红军桥修缮、石壕红军烈士墓及纪念碑改造、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修缮等工程建设,完善了石壕游客接待中心、石壕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与此同时,石壕镇还对红色事迹进行挖掘整理,围绕五位无名红军战士为国捐躯的故事,在烈士墓中修筑了红军纪念碑,并在司令部旧址内打造烈士雕像,建立红色景点。

      一系列动作后,效果立竿见影:石壕镇去年游客量达到13万人次。与此同时,游客的骤增,对仅有4家民宿和酒店的石壕镇,在住宿接待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运营管理紧随其后。

      针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管理问题,三沱村选择培养村上的年轻人为三峡移民精神传承馆的讲解员,运营管理传承馆。

      “我们还在村上规划出渔民艺术区、数字脐橙区、生态康养区、观光度假区,并将依托四大区域规划出红色旅游路线,为红色旅游增添相关的配套休闲项目。”黄明说。

      “对于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不能仅停留在修缮和保护阶段,要创新探索‘红色+’旅游新业态,应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故事,通过包装营销形成传播点,以此吸引游客;而红色旅游也要求相应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仅仅是道路和住宿等,人居环境、高标准农田等都在这个范畴内,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重庆社会科学院《改革》杂志社副总编辑丁忠兵表示,一些大型旅游项目开发需要专业化的市场主体介入,与当地****共同运营管理。

      记者手记>>>

      创新“红色+” 打造旅游新业态

      乡村的红色旅游如何提质增效?记者通过调研后认为,应立足自身特色,打造“红色名片”,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体验。

      一是将红色旅游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让党政干部、中小学生、社会青年等群体在红色旅游中重温红色事迹,感悟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红色精神。例如,下庄村将巫山县委党校下庄校区、“愚公讲堂”与乡村旅游融合,下庄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毛相林作为讲师与游客面对面交流,讲述下庄战贫故事,赓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二是将红色旅游与休闲农业相结合,让红色资源与农业资源重叠,形成共存、共赢的局面,提升休闲农业和红色旅游的市场竞争优势。例如,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借助“王良故居”这一红色文化资源,以王良故居为轴心,向周边拓展延伸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出柑橘、草莓、荷花、锦鲤等特色果园和农场,让游客在接受红色教育的同时,还能进行采果、赏花、垂钓等。

      三是将红色旅游与各项体育赛事相结合,让红色旅游更加具有参与感、体验感和趣味感。例如,巫溪县红池坝镇在城万红军宿营地“扎鹿盘”举行国际攀岩大赛,綦江区安稳镇围绕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观音桥战斗遗址等红色景点线路,举办“长征路上”定向越野赛,让游客在运动中感受红军精神。

      此外,这张名片还可与艺术、科技、文娱、康养等相融合,形成旅游新业态,让红色旅游获得更多关注度。

      本报记者 苏畅 实习生 李金倩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

    聚焦4大领域 永川向全球发出合作“

    重庆南川:一句承诺 半世纪坚守 三

    解码江北“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记者手记: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

    重庆永川:抢抓晴好天气 晾晒粮食作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重庆垫江:光伏赋能,荒坡变身“绿色

    两江新区加快建设15分钟高品质生活

    聚焦4大领域 永川向全球发出合作“

    重庆南川:一句承诺 半世纪坚守 三

    解码江北“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记者手记:乡村产业振兴,巫山脆李为

    重庆永川:抢抓晴好天气 晾晒粮食作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