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经典重庆

  • 经典CLASSIC
  • 重庆
  • 新闻中心
  • 经济频道
  • 交通频道
  • 重庆图库
  • 中企互联
  • 重庆论坛
  • 圈子
  • 许愿墙
  • 宣传片
  • 摩天迷
  • 企业免费推广,请来重庆商务网,重庆电子商务网
    无标题文档
    重庆解放碑商圈的60年

    【来源】:   【时间】:2009-9-14 12:57:24  [发表评论]

     

        上世纪50年代,解放碑重百外观旧貌

        二十一世纪,解放碑重百外观新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重百老商场

        解放之初,物资供应依然成问题,成立国营公司保障供应成为当务之急;

        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使得原本已经构筑好的商贸体系,在风雨中成长;

        改革开放带来的春风,吹走了凭票供应的体制,更使重庆商贸诞生了第一家上市企业。

        60载风雨,60年峥嵘岁月,从有了上顿想下顿,到打造长江上游购物之都,重庆商贸发展的帷幕正在缓缓拉开。

        大米一天两价

        建立国营公司保供应

        1949年11月30日凌晨,蒋介石从林园官邸乘车往白市驿机场逃往成都。当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所部第11、12、47军的五个营进入重庆市区,重庆解放。虽然翻身当了主人,但米、面、布等生活必需品却仍不能保证。

        “解放前,重庆没有国营公司,解放后,像米、面、油这些物资还是掌握在私人手中,当时这些物资又非常紧缺,握有物资的‘老板’们就漫天要价,上午2500元/斤(当时货币,下同),下午可能就涨到3000元/斤,虽然是大城市但不一定能买到米。”作为重庆商贸发展的见证人,已经82岁的张昌礼仍然记忆犹新。“我正好大学毕业,卖米就成了我的第一份工作。”

        然而,张昌礼的第一份工作也来得非常不易。“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解决市场混乱,物价飞涨,我们主要解决两件大事。首先就是要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商业体制,其次就是旧商业的改造。”曾任市二商业局局长的朋吉德回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之上,1950年2月,在如今的棉花街附近,重庆市国营零售公司成立了。

        “那时候我在零售公司的陕西路商店卖米,我们卖的米是国家调拨的,所以价格相对便宜,1000元/斤。”虽然价格便宜,但由于购买人实在太多,张昌礼在卖米之前都要问一句,“你家几口人,这样我们才能按人数估算。”按计划供应、按计划销售,新的社会主义商业体制——计划经济的雏形就这样建立了。

        而对旧商业的改造,则不得不提及现如今的重百。1950年5月1日,在宝元通百货公司重庆分支机构基础上,成立了西南区百货公司门市部,标志着重百大楼建店。至此,重百不仅成为我市第一家国营百货商店,宝元通也因此成为我国第一家由私营转向国营的民族资本商业企业,我市商贸领域的破旧之路由此开篇。

        直到1957年,重庆私营商店改造基本完成。“成立了92家大的国营公司,8000多人并入国营企业;合作商店达到134个,1.7万多人获得了职位。但还是保留了部分个体经营。”朋吉德认为,正是通过统购统销、加工订货等措施,把80%以上的商品掌握在国营公司,以进行有计划的调节,安定人心、稳定社会。

        三八红旗手

        进京见到毛****

        在体制建设完成后的第二年——1958年,重庆商贸史上书下了浓重的一笔。

        这一年全国大办工业。“当时潮流是男工女商,重百于是抽调男职工支援工业生产,全店女子化。”于是,西南区百货公司更名为“重庆三八百货商店”。由于男职工的抽调,“三八商店”人员不足,丁竹英便从针织批发部抽调过来。

        对于那段岁月,丁竹英虽然记忆犹新,但不太愿意向别人提及,只是不住的说,我只是干了自己该干的事。

        而曾在二商业局纪检部门工作过的谢会吉,却对丁竹英赞不绝口。“那时候我们都才20多岁,她肯干得很。”在谢会吉的记忆里,虽然那时候物资紧张,但“三八商店”的营业员从来没有给她脸色看,反而一到“三八商店”,营业员们都笑脸相迎,有时候还要倒上茶水,而不管你买不买东西,都热情的打招呼。

        “有时候去买东西,当时没有货,丁竹英都会把我们需要的商品记下来,并抄好我们的地址,等到货的时候,她总是抽休息时间把货送到我们手上。”像这样的待遇,不仅谢会吉享受到了,当时话剧团的陈新(音)也享受到了。

        提及送货的事,丁竹英也只是笑笑,“市中区好多地方我都熟悉得很。”老人质朴的语言透露出了工作的艰辛。

        当然,“三八商店”员工的辛勤付出,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丁竹英就是代表之一,她不仅被评为了全国三八红旗手,还被多次评为全国劳模。

        而让丁竹英最高兴的是,她参加“全国先进工作者、生产者劳模大会”时,第一次来到了首都北京,并见到了毛****。虽然没有和毛****说上话,但丁竹英在领奖时,脚一直在抖。

        除了见到毛****,丁竹英说,虽然工作辛苦,但当她穿着工作服坐公交车时,市民主动让座,“再辛苦都值得”。

        筹集物资

        小姑娘一年200天奔波在外

        虽然“三八商店”全国闻名,在1958年的群英会上,该店被评为“全国十大商店”。但朋吉德说,这仍然不是重庆商贸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岁月。“那时候连最基本的供应都成问题。那时候修房子脚手架都是用楠竹搭建,但重庆楠竹太少,只得到湖南运,但根本不能随便运,每根竹子的分配都要经过批准。”

        “文化大革命时,粮食最少的时候只有10多天的库存。”朋吉德称,正是由于物资紧张,那时的重庆也发生过“海盗”事件,“当时有一艘运了2300多头猪的船在望江厂附近的河段被劫持了。”以至于以后,运送物资的车辆大多由军车运、护送。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重庆商贸必须改变。朋吉德记得那是1978年11月,经市委批准,一商业局颁布了《关于在重庆百货商店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意见》,此时岗位责任制就提上了重百的议事日程。

        改革开放第一年,重百又被四川省列为17家改革试点企业,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财务、人事方面的自主权。也是这一年,钟世荣第一次拿到7.9元(人民币,下同)奖金。

        虽然7.9元钱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可能也就一碗牛肉面,但在上世纪70年代末,这不仅是一笔巨资,更有划时代的意义。“工资只有38块,每5年才加一次,而奖金一词根本没有听说过。”已经从重百江北商场经理退休下来的钟世荣,回忆起第一次领到的7.9元,嗓音突然提高了。

        “那时候虽然规定有营业时间,但大家为了多创销售收入,卖针织的还兼职卖起了面包。早上7点,我们就拿起面包在重百门口卖。下午下了班,还要在门口摆摊卖围巾、手套这些东西。”然而,东西虽然好卖,但要进货却并非想象中容易。

        转眼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二十出头的钟世荣当上了组长,这时她要开始到外地拿货。“当时市场已经逐步放开,我们可以走出去拿货,但物资紧缺,很多东西没有。比如说毛毯都是紧缺物资。”

        回忆起当初跑货源的岁月,钟世荣眼圈有些红了。“那时我们一年至少有200天在外。一次,我和同事去牡丹江拿毛毯,毛毯厂的厂长是东北人,喜欢喝酒,一天要喝三四顿。”为和厂长套近乎,原本滴酒不沾的钟世荣,不得不端起酒杯往嘴里倒,“喝了两三天,厂长看到两个女娃娃很耿直,就批了一千条毛毯。”而按当时的规则,组长顶多拿到一百条,要拿到一千条毛毯,非得经理级别人物出马才行。“那时,看到厂长批的条子,我和同事高兴得抱头大哭。”

      改制上市

        重庆有了第一个上市商业公司

        虽然岗位责任制、工资与绩效挂钩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重庆商贸的发展,但真正促使重庆商贸更上一层楼的则是企业改制上市。

        那是1992年,经批准,重百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向社会募集资金。1993年,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重百的管理体制正式从传统转向现代。“当时我们基本是全员持股,少则一千多股,多则上万股。”现任重百百货经营分公司经理段平称。股份制的施行,让每个职工都明白,自己实实在在成了企业出资人,利益与企业发展休戚相关。 

        1996年7月2日,已完成公司体制改革的重百在上海成功上市,成为重庆市唯一商业上市公司。 这一天,重百员工手中的股票从1.5元/股涨到了9块多。重百的这次成功改制抢在了国内同行的第一步,此后,很多在当时没有实行公司体制改革的国有商业企业相继消失,因为公司管理结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或被重组、或破产。

        而此时,重庆商贸流通业正悄然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新世纪百货、太平洋百货、家乐福一系列商场、超市的开业,极大的促进了重庆商贸的发展。

        在这些巨头抢滩重庆前,重百似乎已嗅到了“****味”,提前布局抢点。

        1994年12月18日,重百首家子公司在重百北碚商场成功开业,连锁发展第一步迈出。段平回忆,之所以选择北碚,是因为事先进行了调研,“当时北碚有好几个仪表厂,效益都不错,再加上几所大学,北碚人均消费水平比较高。另一个重要原因,还未通高速的北碚,市民当时进城购物,单面一趟至少得1个半小时。”

        开业当天,营业面积仅2000平方米的重百北碚店,营业额近80万元。“记得当时北碚商场开业,我让老伴去重百买件新衣准备过年穿,老伴那欢喜劲,足足在重百逛了6个小时。”在天府煤矿上班的徐师傅回忆。北碚商场成功开业,江北、九龙坡、南坪分店相继开办。1998年12月18日,重百沙坪商场成功开业,标志着重百在主城五大商贸中心区完成网点布局。就这样,重百奠定了主城五大商圈的基础。

        从公私合营到计划经济时代,到改制上市,从7000平方米、年营业额2亿元,到去年销售额实现73.8亿元,从一个店到现在的120多家店——重百,见证了半个多世纪以来重庆商业风云变幻的兴衰沉浮。记者 罗薛梅   



    我要投放>>推荐广告



    更多>>网友评论


    温馨提示:当前还没有评论!欢迎发表评论!

      用户名
      评 论
    验证码   

    新闻中心>>相关新闻

    重庆解放碑:“顶流”新活力

    国际时尚品牌将亮相第三届解放碑国际

    解放碑步行街进博会上展魅力 呈现重

    摘得“全国示范步行街”金字招牌,为

    解放碑全国示范步行街揭牌 国际消费

    解放碑上榜全国十大商圈热力图

    未来三年解放碑怎么变 “八大工程”

    江北嘴CBD:崛起中的功能性金融中

    重庆解放碑:“顶流”新活力

    国际时尚品牌将亮相第三届解放碑国际

    解放碑步行街进博会上展魅力 呈现重

    摘得“全国示范步行街”金字招牌,为

    解放碑全国示范步行街揭牌 国际消费

    解放碑上榜全国十大商圈热力图

    未来三年解放碑怎么变 “八大工程”

    江北嘴CBD:崛起中的功能性金融中

    更多>>论坛新帖

    更多>>最新视频

    培养造就创新型的人才,促进科技自立

    中国的|大足石刻,有点东西!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全球连线|加拿大“网红”体验中国式

    重庆奉节:层层梯田景如画 绿水青山

    航拍五月三峡 赏看江山如画

    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川渝主会场活

    重庆多地现日晕奇观

    三峡橘海又到“花果同树”时

    走进企业看信心|高效“全球购”在这

    重庆巫溪: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花开

    重庆江边浮现“小方块” 扎堆成片犹

    更多>>图片新闻

    祈个福>>最新祈福

    ZKE|发财发财发财,平安幸福!

    深圳重庆人|菩萨保佑我早日在深圳全款买

    柏塆人|寻找小学同学刘春兰,万州区

    不孝子|妈妈我想好您,您在那边还好

    李宇|祝愿我身体没有疾病,舒舒服

    李宇|祝愿我尿频疾病痊愈,舒舒服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的身体。

    甲乙|重庆更美好

    创金|创金MBR膜超滤膜

    李宇|祝福我舒舒服服身体,尿频疾

    更多>>投票调查


    你希望从经典重庆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重庆房产置业方面的最新信息
    重庆统筹城乡方面的及时信息
    重庆美食方面的信息
    二手,黄页,招聘,交友方面的信息
    有关重庆生活方面的及时信息
    有关重庆发展的最新信息
    重庆高楼大厦最新资讯
      

    更多>>实用工具

    手机归属地查询 快递查询

    万年历 手机话费查询

    常用电话号码 邮编查询

    QQ强制对话 QQ号码吉凶

    地图查询 股市行情查询

    IP地址查询 预产期自测

    英文词典、翻译 交通标志大全

    生男生女 列车时刻表

    车牌号码查询 中国朝代表

    古书排版 身份证号码查询

    火星文转换 全国著名医院查询

    下载地址转换 绕口令

    电视节目 购房计算器

    两日距离天数计算 网速测试

    ICO图标生成 汉字转换拼音

    重庆论坛!
    收藏本站吧
    (收藏后不再显示此按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