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全封闭特训学校觉得如果孩子没有物权归属意识,他们很可能将自己的东西随意地送人,或随意地拿别人的东西,严重的甚至会有偷窃行为。因此,当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时,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抓住良机,循序渐进地培养好孩子的物权归属意识。
1、要允许孩子“自私”
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小气,非要想办法把他的习惯改掉不可,而应该借机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权的确认,来让孩子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等到孩子三周岁的时候,父母再慢慢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自己的物品。
2、制定必要的行事规则
让孩子懂得“凡事要商量”,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在拿起来之前,要先询问父母可不可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和父母商量“要什么”,但不必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父母一旦答应孩子的要求,就一定要兑现承诺。
当孩子表现好时,父母应适时地给予孩子赞美和奖励;当孩子出现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时,父母一定要要求孩子将偷拿的东西亲自归还,并给予一些额外的处罚。
3、别用强迫分享的方式引逗孩子
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特别敏感,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他,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说孩子小气。
烟台全封闭特训学校认为允许孩子自我发展,不要拿大人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孩子。一个孩子只有按照他的成长规律去成长,孩子的自我人格和心理才能健康。父母在教孩子分享的过程中,要多做示范、少强迫,这样孩子在父母行为的潜移默化中慢慢就会乐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