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孩子的性格表现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宝贝性格内向,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慢,平时相对比较安静。有的孩子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快,相对来说更外向活跃。这是每一位孩子的个性,家长应该学会尊重,而不是简单的下定义判断好坏。
那为什么还有让孩子变得爱说话呢?因为在现代社会交际中,爱说话会表达的人让人更没有距离感,容易交到朋友拓宽人脉,而且能轻松的化解社交中出现的小意外,成为集体中的“领导者”。厦门叛逆学生成长教育学校认为孩子内向并不意味着表达能力不好,大部分是因为家长忽视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得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没有存在感经常被忽视。孩子没有参与的乐趣,逐渐排斥社交陷入内心闭塞的“死循环”。
厦门叛逆学生成长教育学校来教家长用3种方法与孩子沟通,让孩子胆大“爱表达”
一、耐心陪伴,了解孩子内心想法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家长应该多花些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父母不要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在孩子脑海中,已经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父母不妨多跟孩子沟通沟通,相互了解,有助于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帮助家长找到孩子心里“结”的位置,对症下药,才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孩子从不愿说话的误区中走出。而且,父母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安全感和自信心,让孩子能更乐观的看待表达,也更有勇气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积极推动孩子“开口表达”。
二、培养兴趣,让孩子感受社交乐趣
性格内向的人往往天生就不喜欢多说话,如果想让他们改变自己的心态,就要先改变他们的认知,让他们感觉到跟别的小朋友一起交流是开心的,孩子才能乐意与他人交流。
作为家长,需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多去发现孩子有哪些兴趣爱好,并多多为他们创造与之相对应的社交环境。与兴趣爱好一致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分享自己的心情,就是一件能让人极其愉悦的事情。在分享的过程中,克服说话害羞、内向的状态,让开口说话变成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三、说错也没关系,鼓励孩子多说话
有些孩子不爱说话因为说错话受到过责备或嘲笑。这种情况父母应先放低要求,告诉他说错话并没关系,多带着孩子出去,慢慢引导孩子在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